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沸石生物滴滤器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性能及生物膜特征

发布时间:2018-11-22 09:37
【摘要】:构建沸石生物滴滤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了滴滤器的挂膜启动特征、进水水力负荷对滴滤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的影响.滴滤器采用连续进水的方式挂膜,挂膜26d后,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68%以上,且COD和氨氮相邻两次监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低于10%,表明滴滤器挂膜成功,并基本达到了稳定的运行状态.滴滤器表现出对进水水力负荷变化较强的适应性,水力负荷为300L/(m~2·d)时,滴滤器对COD、氨氮、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8%、87.1%、67.2%、90.1%.滴滤器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微生物降解和转化作用对污水中COD、氨氮、TN的去除贡献率最大,填料的吸附则是TP去除的主要途径,铁屑的氧化是影响填料吸附去除TP的重要因素.生物量及生物膜的分布特征表明,滴滤器内生物膜中细菌的多样性十分丰富.
[Abstract]:A zeolite bio-trickling filter was constructed to treat rural domestic sewa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mbrane start-up and the effect of influent hydraulic loa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rickle filter for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were studied. The drip filter was suspended by continuous influent. After 26 days, the removal rates of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reached 85% and 68% respectively, and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the two monitoring results of COD and ammonia nitrogen was lower than 10%,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embrane was successfully suspended by the drip filter. And basically reached a stable state of operation. The trickle filter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to the variation of hydraulic load of influent. When the hydraulic load is 300L/ (m ~ 2 d),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by drip filter is 90.8 and 87.1% and 67.2%, respectively. 90.1. The results of removal of organic matter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y trickle filter showed that microbial degrad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ad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removal of COD, ammonia nitrogen and TN, and the adsorption of fillers was the main way to remove TP. The oxidation of iron chip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adsorption and removal of TP by filler. Biomass and biofilm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of bacteria in the biofilter was very rich.
【作者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8043)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6JY0015) 成都市科技局科技惠民技术研发项目(2015-HM01-00149-SF)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研人才基金(J201515)
【分类号】:X79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倩倩;方红卫;何国建;;水利工程中的生物膜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07期

2 张红霞;;聚焦“生物膜的结构、功能和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1年24期

3 赵庆良,黄汝常;复合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的特性[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年01期

4 王荣昌,文湘华,钱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用于生物膜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12期

5 本刊编辑部;生物膜过滤机理及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02期

6 李鱼,董德明,刘亮,杨帆,花修艺,张菁菁;自然水体生物膜生长环境与其吸附铅、镉能力的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邱海源;污染环境下的海洋生物膜[J];海洋世界;2004年08期

8 张秀玲,姜斌,李鑫钢;生物膜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模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5年04期

9 李天成;李鑫钢;朱慎林;;生物膜形成与发展二维动态模拟(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2期

10 都基峻,季学李,羌宁;生物膜净化含苯废气的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波;;生物膜研究进展[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2 Michael Gittins;;生物膜及其清除[A];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大会资料[C];2011年

3 吴骏逸;陆维昌;陈邦林;;新型悬浮材料上的生物膜降解氮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余光辉;;多重荧光染色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方法研究堆肥过程中的生物膜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叶树集;;兼容多阶非线性光谱技术研究生物膜界面水分子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刘亮;花修艺;路永正;董德明;;自然水体生物膜主要化学组分对铅、镉、铜、钴的吸附特征比较[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刘瑞轩;干爱华;王韬;张敬;李鑫钢;;电场强化生物膜净化重金属有机废水及生物膜表面脱膜更新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8 钟卫鸿;叶海仁;陈建孟;;荧光蛋白标记细菌进行生物膜结构定量化方法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9 王璇;黄卫民;王井玉;林海波;;生物膜厚度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张敬;姜斌;;生物膜方法处理重金属离子有机废水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李颖;生物膜+微孔曝气 净化水体初战告捷[N];中国花卉报;2006年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净化系统中生物膜快速构建方法[N];中国渔业报;2013年

3 蔡忠仁;移动床生物膜技术巧治污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建轩;生物膜: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的先锋[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记者  刘传书;生物膜技术让污水变清水[N];科技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徐占升;生物膜净水栅:让养殖池塘的水质变好[N];福建日报;2013年

7 综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新招[N];无锡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海龙;MABR脱氮除碳效能及微生物膜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梁伊丽;奥奈达希瓦氏菌气液界面生物膜的生长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秦松岩;德国奥德河水中生物膜形态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杨帆;自然水体生物膜上主要组分生长规律及吸附特性[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明;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过氧化氢的生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降解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唐家桓;载体电化学特性对电活性生物膜胞外电子传递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7 白鹤;硫酸盐还原菌生物膜生长和传质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李今;人工湿地与城市水体中生物膜特性及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9 韩晓云;低温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温志丹;人工湿地基质蛭石及其生物膜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及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颖娟;基于生物膜形成的乳酸菌连续接种工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贤丰;生物膜处理系统在对虾养殖排放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朱雯雯;纳米TiO_2光淬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调控Escherichia coli K12生物膜发育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赵天宇;生物活性抑制剂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过氧化氢产生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降解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年

5 孙家倩;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活性氧的生成及其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D];吉林大学;2016年

6 马一玫;电化学—生物膜耦合技术处理废水中的苯酚与NH_4~+-N及NO_3~--N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赖信可;镁、铝离子对生物膜及其胞外聚合物的作用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8 陈凯;铁锰离子对生物膜及其胞外聚合物的作用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慧娜;给水管网管壁生物膜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陈森平;生物膜复杂系统结构形成演化模型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48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48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0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