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业务化技术研究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uman need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events occur frequently in China, and the typical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egradation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Ecosystem service decline and oth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seriously threate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baselin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causality and the degree of damage of typical eco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Special Guide for Research on the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ypical fragile Ecology ",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took the lead in organizing six project lead units to jointly apply for the project of "Technical Research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Assessment", which passed the evaluation organized by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was approved to establish the pro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general goal, main content and expected output of the project.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typi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assessment and provid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latform support for the government to solve environmental damage 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and management at the policy level.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600)
【分类号】:X826;X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6期
2 徐以祥;;论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体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徐祥民;巩固;;环境损害中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兼论环境法的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5期
4 李丹;;环境损害救济制度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22期
5 张红振;曹东;於方;王金南;齐霁;贾倩;张天柱;骆永明;;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6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法理依据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3期
7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4期
8 李宗林;;论环境损害[J];魅力中国;2009年25期
9 陈太清;;行政罚款与环境损害救济——基于环境法律保障乏力的反思[J];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法律责任法理基础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孔俊伟;邓晓敏;;环境损害民事诉讼中的证明问题——从两份截然不同的判决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秀英 执业律师;急需补齐环境损害评估的短板[N];东莞日报;2014年
2 张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李禾;全国性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科技日报;2006年
4 中意合作《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定技术与鉴定机制》项目培训团;学习意大利经验 建立环境损害评估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王从帅 记者 闫艳 见习记者 李苑;企业主当义工补偿环境损害[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林灿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界损害问题的归责与赔偿研究”负责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从康菲漏油事故看重大环境损害的归责与赔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张红振 王金南 曹东 於方 牛坤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经验及启示[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陈阳;环境损害这笔账该怎么算[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9 梁江涛;环境损害终身追究要克服阻力[N];中国环境报;2013年
10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张红振 曹东 於方 王金南;环境损害评估制度亟待完善[N];中国环境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景瑜;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王庆鹏;我国非突发性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姚艳山;论环境损害的民事救济[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杜娟;环境损害索赔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史明萍;论环境损害及其救济[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朱丹;构建环境损害立体赔偿模式[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丁芙蓉;环境损害救济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张亚飞;我国环境损害救济法律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于宪会;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喻莎;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79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7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