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30 19:09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结合生活污水中的各项参数,模拟生活污水,作为人工湿地进水,研究人工湿地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通过逐步改变人工湿地水位高度、碳氮比,分析水位高度、碳氮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4个人工湿地反应器的实测停留时间、出峰时间均比理论停留时间小,垂直流人工湿地中存在着“短流”。在每个垂直流反应器的上部均存在“死区”,水流运动速度缓慢;在反应器下部存在“短流”,水流运动速度较快。分析不同填料反应器的水力学状况之后发现,在大空隙率填料的湿地系统中更容易形成“短流”,水流在流经不同种类填料的填料层时也容易形成“短流”。(2)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运行水位高度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有较大影响。在不同水位高度下,各垂直流人工湿地反应器的氨氮去除率都随运行水位高度的降低而升高,在低水位高度(2cm、19cm)运行时,氨氮去除率明显高于在高水位运行时的去除率。氨氮去除率最好的情况出现在2cm水位高度时。去除率最高可达88.79%。各垂直流人工湿地反应器的硝氮去除率基本上随运行水位高度的降低而降低,当运行水位在36cm以上时,各反应器出水硝氮的去除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平均去除率都在80.18%以上,在满水位运行时,硝氮去除率达到最高。同时,反应器内存在厌氧氨氧化过程,造成硝氮浓度的波动。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亚硝氮的积累较少,只有在低水位运行时亚硝氮积累较多,其余水位高度下人工湿地反应器出水亚硝氮浓度很低或检测不到。除CW4外其他3个垂直流人工湿地反应器总氮去除效果均较好,尤其是在中高等水位运行时,平均去除率均在58.22%以上。在水位高度为36cm时3个反应器中总氮去除率均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77.58%、77.18%和76.08%。在水位高度为36cm时,总氮去除效果最佳。通过沿程实验可以看出,总氮的去除和氨氮、硝氮的去除类似,主要是发生在湿地水体上部,从水面到水面下第二个取样口之间的区域。在不同水位高度下,除CW4外,各垂直流人工湿地反应器总磷去除率均较高,均在70.33%以上,运行水位高度的不同与总磷的去除效果的好坏并不相关。通过沿程实验可以看出,总磷的去除主要依靠填料的吸附,各反应器中总磷的去除过程基本上同取样口高度线性相关。在不同水位高度下,各反应器COD去除效果均较好,平均去除率均在51.62%以上。随着人工湿地反应器运行水位高度的降低,各反应器COD去除效果有所提高,4个反应器都是在低水位运行时达到最高的COD去除率,最高去除率可达86.02%。通过沿程实验可以看出,COD的去除也主要是发生在湿地水体上部,从水面到水面下第二个取样口之间的区域。(3)垂直流人工湿地在进水碳氮比由中等水平提高时,氨氮的去除率有-个明显的下降,氨氮的去除率从47.09%~51.62%下降到了28.66%~44.09%,硝氮的去除率有升高也有降低,但变化不明显,因此,总氮的去除率也有一个明显的下降,去除率从63.73%-69.80%下降到了56.30%-61.86%。在C/N较高时不利于总氮的去除。而提高C/N可以提高除CW1外其他3个反应器的COD去除率,提高C/N,可以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的COD去除率。(4)不同填料垂直流人工湿地之间,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同,实验结果显示炉渣填料比砾石填料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好,更适合作为人工湿地的填料,填料粒径更小更适合作为人工湿地的填料。(5)当气温在11℃左右时,人工湿地各项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当气温下降到2℃左右时,各污染物的去除率明显下降,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变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9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振斌,徐光来,周培疆,贺锋,成水平,付贵萍,马剑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不同氮污水的净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S1期

2 贺锋,吴振斌,成水平,付贵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氮的净化效果[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10期

3 李亚峰;刘佳;王晓东;孙浩诚;关晓野;;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寒冷地区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刘佳;孙浩诚;李亚峰;王晓东;;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北方地区的应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年04期

5 孙大朋;张祖陆;卢鹏飞;;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小清河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7年01期

6 黄仙明;王向德;陈杰;;上行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景观湖水的工艺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7 李忠卫;王全金;李丽;;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概述[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袁林江;韩瑞瑞;韩玮;;间歇进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特性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谢小龙;贺锋;徐栋;吴振斌;;垂直流人工湿地配水均匀性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08期

10 陈泽涛;易皓;庞志华;罗云;;脉冲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何池全;李春辉;方焰星;雷雁茹;陈学萍;梁霞;;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崔理华;骆世明;;污水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技术的研究进展[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3 王晓;庞宗强;韩宝平;;香根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尾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晓萌;常璨;孙红文;刘春光;;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硼的去除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崔正国;曲克明;马绍赛;张海耿;;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外排水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2年

6 李珂;贾建丽;卢少勇;万正芬;;模拟串联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张小卫;“母亲河”重现昔日生态美景[N];太行日报;2013年

2 记者 崔燕;切实保护好长治人民生命之泉[N];长治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芦秀青;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规律与数学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晟;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除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3 彭举威;分区进水ABR-多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废水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成镇;垂直流人工湿地条件优化及其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哲;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锋德;垂直流人工湿地质流输氧机理研究及系统模型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余波平;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湖水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胡丽梅;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甲烷排放驱动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廖颉;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7 杨霜;垂直流人工湿地除磷除碳动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苏北;蚯蚓对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能力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9 赵泽宁;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高污染河水磷的去除效果[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陈秀娟;两种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6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396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