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PAEs)化合物作为塑化剂被人们广泛应用到建筑装潢、化妆品、食物包装、医疗器皿等行业中,随着PAEs的大量使用,其逐渐迁移到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中,并且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十分缓慢,PAEs已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处理PAEs污染的技术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学氧化法、生物修复法等,吸附法和氧化法存在着催化剂昂贵问题以及吸附剂再生等其他后续问题,而生物降解以自身矿化程度高、经济成本小、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得到了诸多关注。以往的研究多以筛选纯菌株降解PAEs污染为目标,而在利用细菌富集物方面研究较少,细菌富集物因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对生长环境适应能力更强、降解效率高的优点。本文从开封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废水好氧处理工艺池采集活性污泥作为样品,选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简称DBP)为代表性污染物进行生物富集培养,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富集培养得到一个可将DBP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高效降解菌群,并命名为LV-1,并利用引物成功扩增出该菌群的V4高变区基因片段。该菌群包含了33个科、48个属的细菌,优势菌种为Brucella sp.和Sinobacter sp.,其相对丰度分别为62.78%和14.83%。(2)菌群LV-1对DBP的最佳降解条件是:温度30℃、pH6.0。于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48h内LV-1能将500mg/l的DBP降解93%左右,72h内可将1000mg/l的DBP降解95%以上,证实了LV-1是高效DBP降解菌群。(3)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六种重金属阳离子、三种阴离子、两类表面活性剂以及三种外源碳源加入培养基之后,对菌群LV-1降解DBP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b~(2+),Cu~(2+),Mn~(2+),Cd~(2+),Zn~(2+)和Cr~(6+)浓度较高时,均会明显抑制DBP的降解,而Pb~(2+),Cu~(2+),Mn~(2+)在浓度较低(50mg/l)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DBP的降解。阴离子方面,不同浓度的NO_(2-)加入后均会抑制DBP的降解,而当NO_(3-)和SO_4~(2-)的浓度分别为100~300mg/l之间和200mg/l时能够增强LV-1对DBP的降解能力,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也会出现出对DBP降解的抑制效果。添加适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后,LV-1能够利用其参与降解过程,并完全降解培养基中DBP,另一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在浓度较高时也对DBP降解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这表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提高LV-1对DBP的降解效率;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添加能抑制DBP的降解。三种微量外源碳源(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的加入会一定程度上抑制LV-1菌群的生长,进而降低DBP的降解效率,三者中可溶性淀粉的抑制效果尤为显著。(4)根据LV-1对DBP降解产物的GC-MS分析,并结合该菌群的底物广谱性研究,推测其降解DBP的途径为:在菌群作用下DBP的两个侧链逐步水解,形成PA,之后开环并最终完全矿化为CO_2和H_2O。降解动力学表明,当LV-1降解较高浓度的DBP时需要更长的适应期,但其整体降解能力较为稳定,半衰期在13.64~19.2h之间浮动。底物广谱性研究表明LV-1除了利用DBP和PA作为碳源和能源之外还能利用侧链较短的DMP和DEP,在BPA、蒽、芴、荧蒽、菲和侧链较长的DEHP的利用效果上较弱,而萘基本不能被LV-1利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金红,徐畅,张凤川,张津辉,侯奕,朱毅宏,吴祖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田孟魁;冯喜兰;滕海鸽;;非质子酸催化合成增塑剂DBP[J];河南科学;2008年01期
3 王晓娟,金j,陈家宽;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体外培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7期
4 罗庆涛;郑玖玲;陈忠汉;;金属硫酸盐及其复合物在DBP合成中催化作用的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5 李前荣,白如科;用FT-IR研究DBP增塑的聚氯乙烯[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6年04期
6 陈绍恢;尤会会;毛琳;问华肖;叶染枫;杨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卵清白蛋白(OVA)联合染毒对小鼠肺脏和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J];生态毒理学报;2013年04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肖卫东;何培新;李剑;;DBP对环氧树脂胺加成物固化活性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晓娟;;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菜试管形态建成的影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赖金龙;吴国;陶宗娅;罗学刚;付倩;张红;;DBP对蚕豆胚根抗氧化酶及细胞微核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金雯;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I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2 吕律;DBP高效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3 王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陈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不同发育期大脑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素玲;LXP增加小鼠肝胆汁酸的合成与DBP表达加强有关[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樊诗亮;生物质炭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生物有效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7 常仁杰;离子液体[BMIM][DBP]+水+醇三元工质热力学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杜娜;黄瓜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毒性响应[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
本文编号:
2441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44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