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生态补偿的复制动态及其进化稳定策略研究——以黄河流域上游青藏高原区为分析背景

发布时间:2019-03-20 10:17
【摘要】:以黄河流域上游青藏高原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为分析背景,将保护者(破坏者)和受益者(受害者)视作补偿客体和补偿主体利益群体,依托地方政府,引入第三方NGO组织作为"惩罚"和"支付"平台,构建了博弈双方收益矩阵。运用有限理性非对称博弈模型分析了补偿客体和补偿主体的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策略,并借助雅可比矩阵及其迹对均衡点抗扰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三方NGO组织的"双向惩罚"约束机制下,补偿客体和补偿主体之间的非对称博弈系统在关系1下才存在唯一的具有抗扰动的稳定性的均衡点,即(保护,支付),而且补偿客体的长期和短期经济收益(L1和S1)及策略选择在该博弈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管博弈双方在该非对称博弈系统中的初始状态处于何种位置,通过第三方NGO组织的"双向惩罚"约束(或刺激)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行为,均可增加博弈双方中的一方或双方向均衡点(保护,支付)调整的比重。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author regards the protector (destroyer) and beneficiary (victim) as the object of compensation and the interest group of compensation subject, relying on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third-party NGO organization is introduced as the platform of "penalty" and "payment", and the return matrix of both sides of the game is constructed. The replication dynamics and evolutionary stability strategies of compensation object and compensation subject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finite rational asymmetric game model, and the stability of equilibrium point anti-disturbance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Jacobian matrix and its tr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bi-directional penalty" constraint mechanism of the third-party NGO organization, the asymmetric game system between the compensation object and the compensation subject exists only under relation 1, that is, the only equilibrium point with anti-disturbance stability, that is, (protection). Th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compensation object (L1 and S1) and the choice of strategie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game system. Regardless of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game in the asymmetric game system, the strategy selection behavior of both sides is constrained (or stimulated) by the "bi-directional punishment" organized by the third party NGO. Both can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game to adjust to the equilibrium point (protection, paymen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项目编号:201203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5LZUJBWYJ015)资助
【分类号】: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锋;侯超波;;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与补偿模式研究——基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2 徐大伟;涂少云;常亮;赵云峰;;基于演化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利益冲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3 张雪峰;范凯;李广洋;王浩;;关于领导干部调任的演化博弈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罗小娟;曲福田;冯淑怡;石晓平;姜海;;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研究——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及国内外经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马莹;毛程连;;流域生态补偿中政府介入问题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2期

6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赵晓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进化博弈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1期

7 李琪;杨兰娣;;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1期

8 许晨阳;钱争鸣;李雍容;彭本荣;;流域生态补偿的环境责任界定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8期

9 陈源泉;高旺盛;;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10 杨云彦;石智雷;;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地方政府行为博弈分析——基于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鑫;赵龙;王光耀;韦惠兰;;生态补偿的复制动态及其进化稳定策略研究——以黄河流域上游青藏高原区为分析背景[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9期

2 肖池伟;刘影;李鹏;;赣江流域生态经济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3期

3 胡蓉;燕爽;;基于演化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4 李锋;包磊;;长三角生态保护中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5 樊辉;赵敏娟;史恒通;;西北生态脆弱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6 谢高地;曹淑艳;;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企业经济;2016年04期

7 饶清华;颜梦佳;林秀珠;邱宇;许丽忠;;基于帕累托改进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4期

8 沈泽昊;张志明;胡金明;韩杰;杨济达;应凌霄;;西南干旱河谷植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生物多样性;2016年04期

9 蒋毓琪;陈珂;;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6年04期

10 吴丽军;陈小燕;;钦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初探[J];陕西水利;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锋;侯超波;闫勇;;政府主导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对子牙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2 魏楚;沈满洪;;基于污染权角度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3 郭梅;彭晓春;滕宏林;;东江流域基于水质的水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J];水资源保护;2011年03期

4 苏芳;尚海洋;聂华林;;农户参与生态补偿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5 罗小娟;曲福田;冯淑怡;石晓平;姜海;;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研究——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理论及国内外经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陈艳萍;吴凤平;;基于演化博弈的初始水权分配中的冲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7 王兴杰;张骞之;刘晓雯;温武军;;生态补偿的概念、标准及政府的作用——基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作用类型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8 马莹;毛程连;;流域生态补偿中政府介入问题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02期

9 黄东风;李卫华;范平;邱孝煊;;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S1期

10 孔凡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江西东江源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赫建;复制动态链接文字[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本文编号:2444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444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