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应用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7 15:35
【摘要】:经济林的建设是一项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对改善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和缓解库区尖锐的人地矛盾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择前期实验筛选出的一种适合消落带生长的速生树种——竹柳为研究对象,以消落带传统利用(玉米种植)为对照,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对不同林龄(两年、三年和四年)对消落带生态系统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林龄(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和五年)竹柳生长状况和经济效益,拟期揭示竹柳林在消落带造林效果及其应用的可行性。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竹柳林显著改变了消落带地上植被的群落特征。随着林龄增加,物种丰富度愈来愈高,对照为17,而两年、三年和四年竹柳林分别为23、28和30;地上植被优势种重要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而言,优势种由喜阳的植物(如稗和雾水葛)逐渐转为喜阴的植物(如狼耙草);竹柳也明显降低了消落带植被群落的盖度和生物量,且随着竹柳林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可能于林下郁闭度的逐渐增高有关,同时由于竹柳根系发达,在养分和水分的种间竞争中占有优势,导致群落盖度和生物量较低。2)竹柳林对消落带土壤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含水率、总孔隙度、平均重量直径大小依次为:四年林三年林两年林对照;容重大小依次为:对照两年林三年林四年林。竹柳造林用地和对照土壤容重均在1.1-1.4g/cm3之间,均为有机质含量较高且适合耕作的土壤,其中对照田土壤容重最大(1.4g/cm3),显然耕作使得土壤紧实,通透性性差,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侵蚀能力较弱。土壤有机质、全N、微生物C和微生物N含量大小依次为:四年林三年林两年林对照,且随着竹柳生长年限的增加呈递增趋势。随着竹柳生长年份的增加,使得根系在土壤中镶嵌分布广、根系密度增加,可以改善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供应状况、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丰富的能量物质的供应状况。而对照的土壤全P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大于竹柳林,可能与传统种植过程中人为的磷肥施肥有关。因此,相对传统农业种植而言,竹柳林具有较好的水、土和肥的保持能力。3)竹柳造林效果良好及一定的应用可行性。竹柳平均成活率为95.9%,年平均胸径生长量为2.25cm、基径生长量为2.93cm、树高生长量达到2.08m,冠幅生长量为2.06m2。按5年成林计算,每亩直接经济价值为15384元,扣除成本与管理费用,每亩年均收益为1226元。因此,竹柳不仅适合消落带水位的周期性淹水和出露变化,且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竹柳改变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环境质量。相对传统农业种植,人工构建的竹柳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同时竹柳也是是一种耐水淹、速生性好且具有较为可观的经济价值的树种,将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保护与利用上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竹柳应该作为一种主要的造林物种或物种之一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尝试推广运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71;S718.5
本文编号:2467094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71;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开敏,俞新妥,洪伟,黄宝龙;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1年S1期
2 尹刚强;田大伦;方晰;洪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湘中丘陵区土壤质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8年08期
3 汤景明;翟明普;崔鸿侠;;壳斗科三树种幼苗对不同光环境的形态响应与适应[J];林业科学;2008年09期
4 杨承栋,焦如珍,屠星南,陈仲庐,熊有强;发育林下植被是恢复杉木人工林地力的重要途径[J];林业科学;1995年03期
5 方升佐;田野;;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钟冰,唐治诚;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02期
7 王震洪,段昌群,文传浩,王宏镔,张世彪,起联春;滇中三种人工林群落控制土壤侵蚀和改良土壤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2期
8 王丽艳;韩有志;张成梁;裴宗阳;;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煤矸石山复垦土壤性质及煤矸石风化物的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1年21期
9 万本太;徐海根;丁晖;刘志磊;王捷;;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7年01期
10 范小华;谢德体;魏朝富;;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浦;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467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4670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