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式绿地结构组成对雨水下渗和净化效果影响研究
【图文】:
重等一系列问题[29]。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超 40 个问题进行了不同规模的研究。其中技术水平比较领先、成效较好措施(BMP)、低影响开发(LID)、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持续排水系统(SUDS)、新加坡的活跃、美丽及洁净的水计划(A经查找文件整理如下。)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低影响开发(LID)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BestManagementPractices,BMPs);第二阶段是目前广泛应用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在 1983 年推出最佳管理措施(BMPs)作为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31]。BMPs 因其高效性、经济性等特口密度较大、环境负荷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s 主要为径流过程控制措施,一般是通过减缓流速,延长停留时间过滤等方法达到削峰和净化径流的目的[33]。非工程性措施有土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其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气素,效果较显著[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LID 是 BMPs 的强化版,相比于 BMPs,LID 更加节能、生态、环保。目前技术包括雨水花园、生态树池、绿色屋顶等,其都属于生态型的雨洪控制施,在美国及其他各国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美国波特兰街道雨水花园、澳花果社区、日本东京墨田区等[40]。(2)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水敏感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在 1994 年由首次提出,针对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与人口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的系统案[41]。其核心观点是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水循环有机结合,包括雨水资源收水质改善、特色社区建设等[42](见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5.12;X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ohn Howe;;英国可持续排水(SuDs)与透水路面的关系[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5年06期
2 邹宇;许乙青;邱灿红;;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5年09期
3 赵俊;;我国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的研究[J];给水排水;2015年S1期
4 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5年03期
5 乔宇;徐先英;;干旱荒漠区物理结皮的土壤水文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07期
6 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年36期
7 宋晓猛;张建云;王国庆;贺瑞敏;王小军;;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I.城市雨洪模拟与管理[J];水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8 张建云;宋晓猛;王国庆;贺瑞敏;王小军;;变化环境下城市水文学的发展与挑战——I.城市水文效应[J];水科学进展;2014年04期
9 彼得·布林;盖里·沃尔;邹珊;;生态型景观—人工湿地在水敏型城市中的应用——墨尔本皇家公园人工湿地与雨水收集回用系统[J];中国园林;2014年04期
10 白梅;冀紫钰;;浅谈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五个结合 四个保障[N];中国建设报;2018年
2 蔡新华;;世博会综合利用雨水资源[N];中国环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高镜;草坪草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魏海琪;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人工湿地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
2 景天奕;海绵城市目标下的居住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模型设计[D];南京大学;2016年
3 张婕;可持续雨洪管理在新安新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弓亚栋;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实践探索[D];长安大学;2015年
5 黄婉梅;基于LID技术设施的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冀紫钰;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及启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年
7 卓丽;北京地区三种草坪草截留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王飞;氨氮在人工土层快渗系统中运移的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黄莉;生态滤沟处理城市降雨径流的中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9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2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