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城市道路铺装温度场及其对近地表大气温度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01:32
【摘要】: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近地表大气年温度大于其郊区温度的现象,城市地表组成情况是其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愈发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其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城市雾霾等环境问题进一步凸显。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地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热物特性对近地表大气温度产生显著影响,道路铺装作为道路表层结构,是城市道路以热散射形式影响近地大气的直接载体。因此,本文以城市道路铺装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道路铺装的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以城市道路铺装为基础的城市热岛效应评价指标,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思路与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和发展的因素,实测并分析西安市不同铺装路表温度与近地表大气温度的关系,验证了城市道路铺装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显著性。建立沥青铺装与水泥铺装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利用实测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沥青与水泥铺装特征点处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沥青铺装温度变化情况与水泥铺装相似,各铺装特征点处温度变化规律与近地表大气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均呈现出正弦变化趋势,同时确定了影响铺装温度场的外部因素为气温、太阳辐射及风速,内部因素为铺装材料性质和铺装结构。利用模型模拟分析内外部因素不同取值条件下铺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铺装温度与太阳辐射值、近地表大气温度及铺装吸收率呈正相关,与风速及铺装导热系数、比热容、发射率、含水率、空隙率、厚度呈负相关。进一步对内部因素的敏感度分析可知,铺装材料热物性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吸收率导热系数比热容发射率;铺装结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含水率空隙率厚度。根据各因素敏感度的不同,结合实际道路铺装情况,从城市道路铺装角度建立城市热岛效应的评价指标:铺装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吸收率和发射率,铺装结构的空隙率和含水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影响权重及评价标准,选取以模糊评价法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四种道路铺装方案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比选,优选出最佳方案,并通过铺装温度场模型验证了所选方案的最优性。
【图文】:

城市道路铺装温度场及其对近地表大气温度的影响研究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城市道路铺装温度场及其对近地表大气温度的影响研究


西安市早期道路设计图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6;U4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J];城市住宅;2015年08期

2 孙强;李进;胡腾飞;韩文扬;;实测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J];中外公路;2015年01期

3 王频;孟庆林;;城市人为热及其影响城市热环境的研究综述[J];建筑科学;2013年08期

4 张乃计;梁乃兴;朱亚平;;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气象要素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冯德成;胡伟超;于飞;曹鹏;张鑫;;沥青路面材料热物性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1期

6 胡昌斌;曾惠珍;阙云;;湿热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郭昆;张岐山;;基于灰关联分析的K匿名方法及其在聚类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8 陈明辉;陈颖彪;郭冠华;冯志新;;东莞市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9 孙孝峰;录慧丽;张庆杰;;有限元法在沥青路面温度场研究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11年02期

10 赵飞;陈建刚;张书函;苏东斌;龚应安;;透水铺装地面降雨产流模型研究[J];给水排水;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现法;;浅议沥青路面的应用与发展[A];2017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启姣;城市热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蒋玮;透水沥青路面材料和结构的组成设计与功能评价[D];长安大学;2011年

3 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斐;多孔水泥混凝土材料热物理参数及路面温度应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2 陈哲超;单体汽车散热特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邹玲;沥青混合料热物性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孙富;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数值模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新;大孔隙透水沥青路面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1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71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