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嗜碱盐单胞菌菌株X3的氮代谢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20:07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工农业和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含有高浓度氮的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大量氮素渗入地表和地下径流,而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废水脱氮工艺中,生物脱氮较传统的物化法脱氮技术具有经济高效,操作简单,且不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优势。本实验室前期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具备高效脱氮功能的细菌嗜碱盐单胞菌(Halomonas alkaliphila)X3,研究X3菌株的氮代谢相关机理,对日后该菌株在废水脱氮中的高效应用和探究该类菌在海洋氮循环中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酶活检测、PCR、qRT-PCR检测等方法,对Halomonas alkaliphila X3氮代谢途径及相关酶的存在和功能进行了验证,并利用多种软件对各基因编码的相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3D结构和系统发育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PCR反应,验证全基因组测序预测到的nasA和narGYVJ的存在,未扩增到没有预测到AMO、HAO、Nap、Nir、Nos和Nor相关功能基因的片段,同时培养过程中,未检测到硝化反应的关键中间产物羟胺和反硝化反应产生的气体,因此初步判断Halomonas alkaliphila X3的氮代谢途径中不存在编码AMO、HAO、Nap、Nir、Nos和Nor等各种酶的功能基因,可能不存在硝化和反硝化路径,其对无机氮的利用是通过硝酸盐的异化和同化反应途径实现的,即分别在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Nar和同化型硝酸盐还原酶NasA的催化作用下,将硝酸盐转化生成亚硝酸盐,再转化成氨氮,再合成细胞物质的。(2)Halomonas alkaliphila X3氮代谢通路中存在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Nar,且具有表达活性。该酶催化硝酸盐转化到亚硝酸盐的反应,且酶活性为每克蛋白21.415 U。Halomonas alkaliphila X3中的Nar由α、β、γ和δ四个亚基构成,分别由为narG、narY、narV和narJ编码。基因簇narGYJV编码的蛋白功能区域中1-1246氨基酸属于NarG超家族,构成Nar的α亚基;1261-1752氨基酸属于DMSOR-beta-like超家族,构成Nar的β亚基,2061-2279氨基酸构成γ亚基,1802-2018氨基酸构成δ亚基。NarG、NarY和NarV的3D结构与PDB中大肠杆菌的1Q16模型的3D结构最接近,覆盖率达96-100%。系统发育树显示X3菌株中NarG在同菌属中遗传距离较近,与坎帕尼亚盐单胞菌(Halomonas campaniensis)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WN018的一致性最高,高达99%;NarG在不同菌属间虽然功能相似,但同源性较低。NarY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关系较近,证明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Nar中不同亚基的演化方向和系统发育地位均不同。(3)Halomonas alkaliphila X3中存在同化型硝酸盐还原酶NasA;经拼接获得了其功能基因nasA全长为2739 bp的全序列;发现该基因具有表达活性,且其在好氧条件下的表达量高于厌氧条件下的;预测到Halomonas alkaliphila X3的NasA中存在固氮酶中都含有的Mo元素,且NasA中未预测到信号肽,证明其是胞内酶;NasA的氨基酸中13-587氨基酸属于Molybdopterin-binding超家族;594-712氨基酸属于MopB_CT超家族;847-896氨基酸属于NirB超家族。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X3菌株的nasA基因与Halomonas campaniensis和Halomonas sp.TD01的同源性最高,nasA基因在不同的菌属之间的差异性较大,NasA的蛋白质3D结构与PDB库中硫酸盐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的硝酸盐还原酶(NapA)同源性较高。
【图文】:

序列,电泳条,菌株,基因组DNA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泳检验结果,电泳条带清晰,并未弥散,证明已成功获DNA 样品,,可以进行后续实验。株中预测到的 narGYJV 基因簇各亚基基因和 nasA 基因的扩增,均获得单一目标长度的条带(图 2-1 b、c),且经生物序列高度相符,从而验证了这两类基因的存在真实性。

验证结果,引物,菌株,基因


X3 中 amo、hao、nap、nirK、nirS、nos 和 nor 各基因 Pvalidation of amo, hao, nap, nirK, nirS, nos and nor genes inarker, 1: 引物为 AMO1F/AMO2R, 2: 引物为 AMOB/AM物为 HAOⅠ1/HAOⅠ2, 5: 引物为 NAP1/NAP2, 6: 引物S/nirS6R, 8: 引物为 nosZ-F/nosZ1622R, 9: 引物为 norBF/对照A marker, 1: Primers areAMO1F/AMO2R, 2: Primers are A/HAO2, 4: Primers are HAOⅠ1/HAOⅠ2, 5: Primers are N/nirK 5R, 7: Primers are F3nirS/nirS6R, 8: Primers are nosZ9: Primers are norBF/norBR, 10: negative control证结果 X3 菌株培养基内羟胺浓度变化,如表 2-1 所示,度均接近零,无明显差异,且各时间间隔测得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X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丹;李忠磊;邵雷;陈代杰;;细菌硝酸盐还原中的关键酶影响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年07期

2 何腾霞;李振轮;杨珊;;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去除亚硝酸盐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过程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3 黄廷林;张丽娜;张海涵;苏俊峰;郭琳;赵金亚;张凯;;一株贫营养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脱氮特性[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4 卢光远;宋秀贤;俞志明;;利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海水中的羟胺[J];海洋与湖沼;2014年05期

5 赵丹;于德爽;李津;汪晓晨;;菌株ZD8的分离鉴定及其异养硝化和缺氧/好氧反硝化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6 金源;夏建新;张紫君;;工业废水中氨氮处理方法比较分析[J];工业水处理;2013年07期

7 洪义国;;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分馏过程记录的海洋氮循环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8 孙雪梅;李秋芬;张艳;刘淮德;赵俊;曲克明;;一株海水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系统发育及脱氮特性[J];微生物学报;2012年06期

9 辛玉峰;曲晓华;袁梦冬;荆延德;;一株异养硝化-反硝化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活性[J];微生物学报;2011年12期

10 李泽兵;李军;李妍;马家轩;王晓毅;;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研究进展[J];给水排水;201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孟;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Diaphorobacter sp. PDB3的脱氮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李金亮;精养虾池氮磷收支研究及养殖效果分析[D];海南大学;2010年

3 黄珏;一株新型异养脱氮菌代谢机制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小玲;反硝化菌DNF409水体脱氮规律研究及其narG基因的中断[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3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73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