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流化床中煤与生物质混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22:04
【摘要】:煤与生物质混烧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炭消耗率和污染物排放量,本文开展了流化床中煤与生物质混烧的实验,并对煤与生物质混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煤与生物质混烧过程中的燃烧特性、污染物排放特性及相互影响,为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以煤、木屑和稻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燃烧温度、质量掺混比、过量空气系数、流化速度和二次风率对燃烧特性的影响。混烧生物质后,煤的燃烧特性得到了改善。实验结果表明:燃烧温度上升,稀相区温度随之升高,CO排放浓度和飞灰含碳量随燃烧温度上升而降低;当燃烧温度为850℃时,随着掺混比由0%增加至30%,CO排放浓度由119.3ppm分别降至75.1ppm(木屑)、86ppm(稻秆);飞灰含碳量由6.2%降低至4%(木屑)、3.1%(稻秆);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稀相区温度和CO排放浓度先上升后下降,飞灰含碳量逐渐降低;流化速度增加,CO排放浓度增加,飞灰含碳量先降低后增大;相比于纯煤燃烧,煤与生物质混烧时,CO排放浓度和飞灰含碳量受流化速度影响更大;二次风率增加,CO排放浓度先降低后升高,飞灰含碳量降低。二次风率对稀相区温度的影响不大。研究了燃烧温度、质量掺混比、过量空气系数、流化速度、二次风率和钙硫摩尔比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相比于单独燃烧,煤混烧生物质后有效地降低了NO和SO_2的排放,其减排效果与生物质种类、挥发分含量及碱金属等因素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当燃烧温度850℃时,随着掺混比由0%增加至30%,NO排放浓度由378ppm分别降低至291.2ppm(木屑)、301.9ppm(稻秆);SO_2排放浓度由267ppm分别降低至147.2ppm(木屑)、183ppm(稻秆);随着燃烧温度的上升,NO排放浓度和SO_2排放浓度均增加;随着质量掺混比增大,生物质的减排作用减弱;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NO排放浓度迅速增加,SO_2排放浓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流化速度的增加,NO排放浓度和SO_2排放浓度均逐渐增加,且增加的趋势变缓;随着二次风率增加,NO排放浓度先降低后增加,SO_2排放浓度逐渐降低,最佳二次风率为20%左右;添加脱硫剂可以有效控制SO_2的排放,Ca/S比越大,脱硫效果越好,最佳钙硫比为2.5~3。建立了耦合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的二维CFD综合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模拟所得流场、温度场和燃烧特性。模拟结果显示:流化床内处于稳定流化状态,挥发分主要在稀相区燃烧,煤与木屑混烧时流化床内最高温度比纯煤燃烧高;流化床内组分浓度场分布合理,O_2浓度随着流化床高度上升而降低,CO_2浓度在进料口附近达到最大值;由于焦炭燃烧及挥发分中氮和硫的氧化,在进料口附近NO和SO_2浓度较高;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NO浓度增加,SO_2排放浓度无明显变化。
【图文】:

实验装置图,排料阀,烟气分析仪


13图 2-1 实验装置图1.电机 2.减速器 3.料斗 4.炉膛主体 5.二次风管 6.旋风分离器 7、10.排料阀 8.烟气分析仪 9.尾气处理系统 11.空气预热器 12.转子流量计 13.截止阀 14.空气压缩机 15.温控系统

流化床反应器,实物,扩大段,管段


图 2-2 流化床反应器实物图部分包括内部的管段和外部的加热保温系统。流化、渐扩过渡段和扩大段三部分组成。其材料为厚度用圆柱形布置,总高 880mm,其中直通管高 730m扩大段高 120mm,,内径 50mm。进料口距主体管段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1;TK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春到;;活性炭与青砖混烧[J];建材工业信息;1988年23期

2 李承舟;;煤粉锅炉混烧高炉焦炉煤气的改造[J];冶金动力;1988年02期

3 王申林;;对日本的混烧技术发展情况的分析[J];工业炉;1982年06期

4 马兴义;徐伟绍;;电站锅炉油气混烧探讨[J];广东电力;2009年10期

5 张磊;张世红;;生物质与煤混烧技术的应用[J];能源技术;2006年04期

6 杨道彬;;炼铁厂2#高炉焦炉煤气混烧工业试验[J];南钢科技与管理;2009年04期

7 王凤超;屈撑囤;王益军;;含油污泥与煤混烧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6年23期

8 王立明;于棣春;陈兴福;;“混烧法”——一种实现脱硫石膏产业化的新技术[J];粉煤灰;2008年01期

9 刘定平,陈红艳;低热值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烧技术的探讨[J];锅炉技术;2003年06期

10 刘定平;低热值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烧技术的探讨[J];热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屠小宝;袁小红;李建中;周晓耘;;机组煤油混烧阶段投运电除尘器技术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3)[C];2008年

2 张岐山;;混烧立窑易出现的故障及排除[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康;徐德龙;苏琦;周茜;武艳文;;生活垃圾衍生燃料与煤混烧特性试验研究[A];《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4 范文武;;劣质煤混烧热解特性实验研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5 任建兴;李芳芹;潘卫国;;350MW电厂锅炉煤-气混烧NO_x、SO_2生成与排放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锅炉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徐承浩;王翠苹;狄海生;李厚洋;李刚;姜旭;;沉降炉内秸秆/煤及其混烧特性数值模拟[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谢宏;何怡刚;张波;;重油混烧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A];第四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宋庆鑫;“混烧”节约800万[N];大庆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曹开虎;首家生物质混烧电厂陷入困境[N];华夏时报;2007年

3 王双季;德化:电气混烧窑炉节能增效[N];福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裕明;工业污泥与煤矸石LCFB混烧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陈艳容;煤矸石和煤层气循环流化床混烧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王泉斌;生物质与煤混烧过程中细微颗粒排放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黄明星;城市生活垃圾与生物质混烧的烟气净化试验与温度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洪鹏;油页岩干馏残渣与生物质混烧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赵明举;煤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流化床混烧研究及其酸性气体的脱除[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7 解海卫;城市生活垃圾与生物质混烧发电及烟气净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冯昱恒;化工危废在燃烧热解过程中氟氯气体的析出和脱除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兴旺;流化床中煤与生物质混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张磊;煤掺混污泥的混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3 杜光程;气煤混烧机组性能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超;无烟煤混烧生物质污染物排放特性及结渣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杨明娟;生物质与煤混烧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超;造纸污泥掺入链条炉混烧处置技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王雪花;污泥与煤混烧成灰及结渣特性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李洋洋;火电厂协同处置污泥环境安全及运行工况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苏杭;不同污泥与煤混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及灰渣中重金属浸出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魏远航;典型生物质/无烟煤混合燃烧特性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76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76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