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高浓度NO分解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其活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0-05-23 17:38
【摘要】:随着海洋运输的快速发展,船舶尾气中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2008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MARPOL公约附件VI修正案,对船舶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多种船舶尾气脱硝技术中,NO直接分解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不消耗还原剂、不产生二次污染、产物无毒无害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论文通过超声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以H-ZSM-5分子筛原粉为载体、不含硅铝黏合剂的Cu-ZSM-5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Cu-ZSM-5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确定了Cu-ZSM-5催化剂的最优制备工艺和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X射线衍射、X荧光光谱、N_2吸附-脱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Cu-ZSM-5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离子交换法和固相分散法,超声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ZSM-5催化剂颗粒分布更均匀、比表面积更大、脱硝活性更高;在反应温度为773K、硅铝比为38、Cu~(2+)浓度为0.01mol·L~(-1)、离子交换温度为45°C、离子交换次数为3次、Cu的负载量为3.73%、反应空速为2800h~(-1)、无氧条件下,Cu-ZSM-5催化剂对NO分解率为79.9%。为提高Cu-ZSM-5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抗氧性,论文通过掺杂Ag、Ce离子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采用改进超声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以H-ZSM-5分子筛原粉为载体、不含硅铝黏合剂的Ag/Cu-ZSM-5、Ce/Cu-ZSM-5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其脱硝活性的变化,并通过X射线衍射、N_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63K、硅铝比为38、Ag~+浓度为0.04mol·L~(-1)、O_2浓度为5%条件下,Ag/Cu-ZSM-5催化剂对NO分解率为78.1%;在反应温度为623K、硅铝比为38、O_2浓度为5%条件下,Ce/Cu-ZSM-5催化剂对NO分解率为56.9%,表明Ag/Cu-ZSM-5、Ce/Cu-ZSM-5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氧性。相比Cu-ZSM-5催化剂,Ag/Cu-ZSM-5、Ce/Cu-ZSM-5催化剂对NO最佳分解温度分别降低了110K和150K,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论文创新点在于,结合超声化学方法制备了对高浓度NO具有理想分解活性的Cu-ZSM-5催化剂,并通过掺杂Ag、Ce等助剂离子的方法提高了其低温脱硝活性和抗氧性。
【图文】:

热力型NO,燃烧温度,生成过程,碳氢化合物


图 1-1 热力型 NO 含量随燃烧温度的变化速型 NO1 年,Fenimore 认为 Zeldovich 机理不能完整地解释稀薄火焰中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当使用碳氢化合物作燃料且燃料过附近会以极快速率生成 NO[9]。 Fenimore 反应机理,快速型 NO 的生成过程如图 1-2 所示。图 1-2 快速型 NO 生成过程

生成过程,碳氢化合物,热力,燃烧温度


图 1-1 热力型 NO 含量随燃烧温度的变化型 NO,Fenimore 认为 Zeldovich 机理不能完整地解释稀薄火焰时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当使用碳氢化合物作燃料且燃料近会以极快速率生成 NO[9]。enimore 反应机理,,快速型 NO 的生成过程如图 1-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36.3;TQ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德润;赵明仁;杨德玉;黑玉芬;刘祥;贾集;芦德华;;降低B107催化剂中本体含硫量的研究[J];化肥工业;1987年01期

2 金涌;毕晓涛;袁乃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整型催化剂流体力学行为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3期

3 顾其威;;催化剂工程设计的进展[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4期

4 吴之仁;林玉;张英贤;;γ-Al_2O_3上钼镍存在形式与催化性能的关系[J];石油化工;1987年06期

5 王丽川;黄国雄;李承烈;;人工污染法研究碱金属对渣油裂化催化剂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7年12期

6 杨洪武;张明睿;杨素勤;;合成氨球形催化剂铁比的测定[J];河南化工;1987年02期

7 Jerzy Zieliski;程玉春;;NiO/Al_2O_3催化剂结构[J];齐鲁石油化工;1987年S1期

8 朱文会,董文惠,李爱梅;影响甲醇分解催化剂活性的困素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于涛,吴越,吕光烈,李旺荣,林炳雄;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La_(1-x)Sr_xFeO_(3-λ)催化性能的研究——Ⅰ.固体结构以及缺陷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04期

10 陈志学,赵雅琴,陆坤权;用EXAFS研究NiO/α-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和相含量[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晶;张翘楚;桂佳会;崔雨萌;王永钊;赵永祥;;沉淀方式对沉淀法制备Co_3O_4催化N_2O直接分解性能影响[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2 张鸿喜;吴君璧;宋美婷;李海涛;亢丽娜;赵永祥;;水热条件下Ni/La_2O_3-SiO_2-Al_2O_3催化剂结构演变[A];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翟旭芳;谭猗生;韩怡卓;;浆态床合成甲醇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滕波涛;;金属与金属氧化物负载的铈基催化剂结构与催化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五分会:表界面结构调控与催化[C];2016年

5 洪景萍;;山梨醇和钌助剂添加对二氧化硅担载钴基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性能影响的原位表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邵正锋;朱宏志;张志;郑振华;高博;;多孔不锈钢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消氢性能研究[A];第二届中国氚科学与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7年

7 宋燕;孟凡会;李忠;;载体对Ni基催化剂结构及低温浆态床甲烷化性能影响[A];第二届能源转化化学与技术研讨会会议指南2015[C];2015年

8 程世林;张桂华;吕鹏;杨瑞芹;邢闯;;分子筛基胶囊催化剂在碳一化学中的催化作用[A];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D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应用[C];2017年

9 张庆钍;左建良;林嘉伟;曹敏锋;刘自力;;MOFs衍生铜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许所昌;王雪峰;韩秀文;包信和;;Pt/Ni催化剂结构和活性的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辛雨;电解水析氢催化剂“变形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普志英;甲烷燃烧Co_3O_4基催化剂的活性物种形态及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2 何飞;基于分子设计的非贵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3 赵磊;三维石墨化碳材料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中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殷实;醇烃类液体燃料的间接法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田松;含硫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加氢精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吕金昆;负载镍和骨架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酰丙酸转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7 刘清港;甲酸基储氢体系中金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聂望欣;新型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9 孙念;锂空气电池阴极钙钛矿型催化剂La_(0.6)Sr_(0.4)CoO_(3-δ)的研究与改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0 程颖;大孔铈基复合氧化物同时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和氮氧化物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飞勇;Rh_x/CeO_2催化剂结构与催化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2 徐浩;负载型离子液体[Prmim][Cl]对钯基催化剂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春鹏;镁基及铬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脱HF性能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4 邢萌萌;用于氮氧化物NH_3-SCR消除反应铈—铜复合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表征[D];南昌大学;2017年

5 黄骏;锰基低温SCR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催化反应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6 鲁卫哲;MnWO_x/TiO_2-SiO_2催化剂的低温制备及NH_3-SCR性能[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7 白彤;OMS-2催化剂中K含量的调控对其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常意川;高浓度NO分解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其活性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9 王文毅;FeO_x/Rh(111)和CoO_x/Rh(111)模型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10 胡文达;改性Sn-β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生物质衍生物催化制乳酸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7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77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