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生态空间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13:28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更加强烈,而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必需品,生态休闲度假成为旅游者的主流需求。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水生态空间因其动态与灵气之美,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滨海、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空间不仅是地球的重要景观,更是一个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是人们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地。但是由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空间被挤压等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空间是生态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而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产业。因此,旅游是实现水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水域资源诸多利用方式的最佳选择之一,研究水生态空间的旅游开发对于保护水生态空间、优化国土空间、促进水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首先,确立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生态空间、水生态空间、水生态空间旅游开发等文献,指出当前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探究山东省水生态空间旅游开发概况,通过梳理水生态空间的类型、功能及特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详细分析山东省在滨海生态空间、河流生态空间和湖泊生态空间的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旅游开发潜力的影响因素,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市场开发、社会经济保障、生态环境承载、水生态空间优化等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水生态空间旅游开发潜力进行测评,得出各个维度的潜力值和排名,再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山东省17个地市划分成四类,即旅游开发潜力强劲区,包括烟台市和青岛市;旅游开发潜力较强区,包括济南市、威海市、潍坊市、临沂市、济宁市和日照市;旅游开发潜力适中区,包括东营市、泰安市、枣庄市和聊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较弱区,包括滨州市、淄博市、莱芜市、德州市和菏泽市。最后,提出山东省水生态空间旅游开发提升对策,提升对策包括打造活力水城、依法治水、提升服务质量、构建水文化体系、培育优质旅游等五大方面,山东省17个地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策略,尽快将旅游开发潜力变为现实竞争力。
【图文】:
图 3-1 山东省水生态空间分布图3.1.2 水生态空间的功能水生态空间功能是指水生态空间在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生态产品。简言之,就是人类从水生态空间中获得的益处,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功能、生态调节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其中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属于水生态空间文化服务功能的范畴。3.1.2.1 物质生产功能物质生产功能是指水生态空间为人类提供有形的资源产品,使人类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各类鱼、虾、蟹等水生生物,莲、荷花、香蒲等水生植物,工业原料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水能资源等。3.1.2.2 生态调节功能生态调节功能是指人类从水生态调节过程中所获得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水文调节、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水文调节是各类生态空间对水的各种运动变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山东省诸多河流由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等被列入 A 级景区、景区、湿地公园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山东省依靠河流生态空间建立的旅游目的家,其中潍坊市以 11 家列居榜首,其次是临沂市和德州市,这三个地市的河流型旅地数量占总体数量的 29.87%。山东省河流型旅游景区数量统计如图 3-3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1;F592.7
本文编号:2693227
【图文】:
图 3-1 山东省水生态空间分布图3.1.2 水生态空间的功能水生态空间功能是指水生态空间在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生态产品。简言之,就是人类从水生态空间中获得的益处,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功能、生态调节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其中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属于水生态空间文化服务功能的范畴。3.1.2.1 物质生产功能物质生产功能是指水生态空间为人类提供有形的资源产品,使人类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各类鱼、虾、蟹等水生生物,莲、荷花、香蒲等水生植物,工业原料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水能资源等。3.1.2.2 生态调节功能生态调节功能是指人类从水生态调节过程中所获得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水文调节、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水文调节是各类生态空间对水的各种运动变化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山东省诸多河流由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等被列入 A 级景区、景区、湿地公园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山东省依靠河流生态空间建立的旅游目的家,其中潍坊市以 11 家列居榜首,其次是临沂市和德州市,这三个地市的河流型旅地数量占总体数量的 29.87%。山东省河流型旅游景区数量统计如图 3-3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1;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尔琪;张红旗;;中国核心生态空间的现状、变化及其保护研究[J];资源科学;2015年07期
2 杨屹;加涛;;21世纪以来陕西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J];生态学报;2015年24期
3 江海旭;;辽宁滨海地区海洋旅游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04期
4 张广海;龚荷;;浙江省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时空格局演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王传胜;朱珊珊;党丽娟;;辽宁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分类研究[J];资源科学;2014年08期
6 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年07期
7 王如松;李锋;韩宝龙;黄和平;尹科;;城市复合生态及生态空间管理[J];生态学报;2014年01期
8 陈芳林;李占华;;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及实施路线[J];山东水利;2013年06期
9 关小克;张凤荣;王秀丽;赵华甫;姜广辉;;北京市生态用地空间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10 楼文高;王广雷;冯国珍;;旅游安全预警TOPSIS评价研究及其应用[J];旅游学刊;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建君;聊城运河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2 朴赞莺;中韩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3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932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