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钦州—防城港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4 10:52
【摘要】:海岸带综合承载能力研究是海岸带及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的主要依据,对于海岸带合理开发布局以及把握适当开发强度,维持并促进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人海关系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它从综合的角度反映了海岸带环境、资源、生态系统对各种类型人类活动的总体承受能力。为了解钦州-防城港海岸带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承受能力以及按照当前开发利用强度发展在未来是否会超过区域的综合承载能力,本文针对反映钦州-防城港海岸带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关指标进行实地及统计资料的调查,明确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研究区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压力和关键问题,评估研究区综合承载力现状并预测未来综合承载力的发展趋势,为海岸带开发布局、环境管理以及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综合承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同时,通过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概况、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等5个方面阐述研究区概况,为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研究区资料数据收集的实际情况,基于P-S-R概念模型构建符合区域特征的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涵盖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同时进行数据来源的介绍及初始数据的处理,即数据的标准化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围绕着综合承载力评价问题,以区域性为指导思想,利用状态空间法模型,对钦南区、防城区、港口区、东兴市等四个沿海县区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综合承载力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四个区域在评价年份中综合承载力均处于可载状态。第三,基于研究区综合承载力现状评价结果,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研究区2018年、2020年的综合承载力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钦南区2018年和2020年承载力均为超载,防城区2018年和2020年承载力均为可载,港口区与东兴市2018年可载而2020年为超载。并对模型进行残差检验,模型的残差相对值均小于20%,平均残差均小于10%,平均精度均大于90%,表明该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第四,对四个县区的综合承载力现状与预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通过二级指标贡献率发现影响承载力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并据此把握资源开发强度,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有效协调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图文】:

示意图,防城港,钦州,海岸带


钦州—防城港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研究区概况 地理位置钦州市与防城港市位于北部湾北部,西与越南接壤,是西南最便利的出海通道和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沿海因具有优异的自然禀赋,岸线迂滩涂面积广阔,沿岸有多个港湾,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红树林资源、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洋能源等。本文的钦州—防城港海区范围界定为:由 0m 等深线向陆延伸至沿海设区市的区和县级市行政区边界,区、港口区、东兴市、钦南区;以及向海洋延至-10m 等深线范围,包括钦州湾、(西湾、东湾)、珍珠湾。

断裂带,合浦,百色,钦州


钦州—防城港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2.2 自然地理概况2.2.1 地质地貌特征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总体较好,以基本稳定和稳定区为主,主要断裂中更新世以来活动较弱,主要断裂带为NE向的防城—灵山断裂带和NE向的峒中—小董断裂带以及NW向的百色—合浦断裂(图 2-2)。NE向的防城—灵山断裂带大部分倾向南东,西南端起自中越边境,东北至藤县一带,位于十万大山盆地和六万大山隆起之间,该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属中等全新活动断裂;NE向的峒中—小董断裂,位于钦州拗陷中部,该断裂带在印支亚回旋以后仍在持续活动;百色—合浦断裂为广西主要的发震断裂之一,北西起于隆林,经百色、田东、田阳、平果、隆安、南宁、合浦,,进入广东雷州半岛,长约 500km,该断裂主要形成于印支早期,在印支运动期及第三纪有强烈活动,至第四纪仍有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748;X8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绪良;张朝晖;苏蔚潇;;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2 安翠娟;侯华丽;周璞;刘天科;;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5年11期

3 覃漉雁;阮红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24期

4 郭荣中;申海建;杨敏华;;基于灰色模型的长沙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预测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4期

5 陈兆荣;;安徽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趋势与预测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6 张丹;黎大荣;陈建华;王英辉;李平阳;;钦州湾及其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年05期

7 陈春亮;梁春林;孙省利;;基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海岸带承载力评价研究——以雷州半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年06期

8 张光凤;张祖陆;;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3期

9 沈琪;;生态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桂海论丛;2014年02期

10 苏盼盼;叶属峰;过仲阳;宋韬;;基于AD-AS模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估——以舟山海岸带为例[J];生态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龙颖贤;韩保新;桑燕鸿;;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约束的产业发展引导研究——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宋巍巍;张玉环;韩保新;桑燕鸿;黄报远;洪滨;;北部湾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超;长三角沿海八市区域承载力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苏蔚潇;典型区域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付会;海洋生态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王李进;闽江流域森林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盼盼;基于数据挖掘与GIS技术的海岸带综合承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狄乾斌;海域承载力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96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96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