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杭州G20会议期间细颗粒物观测和模拟

发布时间:2020-06-18 02:55
【摘要】:杭州G20会议期间实施的减排措施为研究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提供了理想条件。在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使用SMPS观测研究了大气细颗粒物粒径段的分布,同时使用区域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模拟研究了观测期间8月14日08时至8月21日08时、9月2日00时至9月7日08时和9月16日08时至9月23日08时的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对比研究了减排措施实施前、中和后三次污染过程的形成原因和细颗粒物的来源。得到以下结论:(1)G20会议期间,燃煤电厂、机动车限行和工业限产这些减排措施分别使得会议期间对应污染物PM1、PM0.01和PM0.1,与减排措施实施前相比分别减少了 40%、48%和53%,与减排措施实施后相比分别减少了 58%、42%和53%。(2)G20会议期间实施的减排措施并没有完全抑制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发生,在减排措施实施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有4次典型的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很可能是由于较低的凝结汇所导致,这与减排措施实施结束后的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时有较高浓度的成核前体物和较高的凝结汇不同。此外,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发生加强了上午11时(当地事件)PM0.01浓度峰值。(3)WRF-Chem模式可以较好的模拟气象场和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趋势,PM1和PM0.1模拟浓度值较观测浓度值偏低。模式结果显示夏季杭州地区PM0.1污染过程发生前850hPa上受副高或者高压控制,地面海平面气压场上等压线稀疏。杭州地区受下沉气流影响,同时地面风速较小,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这些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污染事件的发生。(4)选取了 G20减排措施实施前、中和后三次PM0.1污染过程进行对比,发现夏季杭州地区污染过程发生原因相似,是由于天气尺度上较差的天气扩散条件造成。污染发生时PM0.1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格点间相互输送,当我们把研究区域限制在减排区域内时,发现污染发生时增加的PM0.1颗粒物浓度主要来自于减排区域内部贡献。减排区域内贡献百分比从62.87%-75.22%增加到峰值时的83.52%-87.38%,而减排区域外贡献的PM0.1数浓度值没有明显增加,而且在减排措施实施中和后的污染过程中还略有减少,导致杭州地区夏季细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减排区域内。(5)在减排措施的最严格时期(8月31日至9月6日),依然观测到两次PM1污染过程,结合模式模拟结果分析发现,PM1污染物主要是来源于减排区域内,污染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利的天气扩散条件。同时对比污染和未污染期间PM1的粒径分布发现,由于二次无机气溶胶反应的增强,使得污染过程期间有更大的中值粒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13;X831
【图文】:

分级器,内部构造,静电,气溶胶


图2-1气溶胶静电分级器(EC)内部构造图[6I]逡逑气溶胶静电分级器(Electrostatic邋classifier,EC),是高精度的单分布的粒子发生系逡逑统,主要根据颗粒物的电徖移淌度,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分^u。如图2-1所示,气溶胶逡逑静电分级器主要由单级惯性撞击器、电中和器和差分电迁移率分析仪(Differential逡逑Mobility邋Analyzer,DMA)组成。利用不同大小颗粒物运动惯性的差异,直径较大的颗逡逑粒物质量大,惯性大,不会随气流通过撞击器,被撞击器上的硅脂粘附,而直径较小的逡逑颗粒物质量小,惯性小,随气流通过撞击器,进入仪器内部[6n。单级惯性撞击器的喷嘴逡逑主要有3种规格(表2-1邋),在实际外场观测中应当依据不同的采样流量选择相应的喷嘴逡逑规格。逡逑表2-1邋SMPS单级惯性撞击器的喷嘴规格逡逑规格逦适用流量(L/min)逡逑0.045cm逦0.2-0.8逡逑0.0508cm逦0.3-1.0逡逑0.0710cm逦0.6-2.1逡逑颗粒物样品气流通过撞击器进入仪器内部管路,并通过x射线中和器,使不同粒径逡逑的颗粒物带上不同电荷。干燥洁净的保护气体在DMA中的两个同心圆的金属圆柱体中逡逑自上而下的平行流动,同时使得气流始终保持稳定的层流状态,不同电迁移性的颗粒物逡逑到达圆筒的不同位置,这样就可以从狭缝中筛选出相应粒径段的颗粒物。根据不同的气逡逑8逡逑

设备连接,颗粒物


障4分钟周期的扫描数据质量,我们设置23小时57分为一个扫描大周期。逡逑2.1.4数据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方法逡逑颗粒物损失计算模型(Particle邋Loss邋Calculator)(图2-4)可以针对管路不同弯曲角逡逑度及倾斜角度进行颗粒物损失率的计算。在本次外场观测试验中,为避免颗粒物在进入逡逑仪器前产生较多的碰撞损失,如图2-4所示,我们尽量保持了整个采样管路以水平直线逡逑10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文博;王金南;杨金田;雷宇;汪艺梅;陈曦;;国内外空气质量模型研究进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3期

2 郭利;张艳昆;刘树华;李炬;马雁军;;北京地区PM_(10)质量浓度与边界层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谢学军;李杰;王自发;;兰州城区冬季大气污染物日变化的数值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年05期

4 安俊琳;王跃思;孙扬;;气象因素对北京臭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5 樊曙先;杨关盈;朱彬;汤洁;孟昭阳;;长江三角洲区域本底大气中致酸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石春娥;翟武全;杨军;王水;姚克亚;;长江三角洲地区四省会城市PM_(10)污染特征[J];高原气象;2008年02期

7 李莉;陈长虹;黄成;黄海英;李作攀;Joshua S. Fu;Carey J. Jang;David G. Streets;;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O_3和PM_(10)的区域污染特征模拟[J];环境科学;2008年01期

8 汪光焘;王晓云;苗世光;蒋维楣;郭文利;季崇萍;陈鲜艳;;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年S1期

9 胡建林,张远航;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10 游荣高,洪钟祥,吕位秀,够赵德山,孔琴心,朱文琴;边界层大气气溶胶浓度与尺度谱分布的时空变化[J];大气科学;198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国兵;重庆市主城区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影响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茹莎;基于WRF-Chem对北京冬季典型颗粒物污染过程的模拟与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8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18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2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