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铁碳微电解耦合蕹菜净化河道黑臭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22:51
【摘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排严重污染了河流,形成了黑臭水。黑臭水丧失了自净、饮用、灌溉、景观等功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卫生问题,危害人体健康,已经成为亟待治理的环境问题。通过近年来的黑臭水治理实践,生物-生态方法被普遍认可,其中蕹菜因具有耐污,适应性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水治理;此外,铁碳微电解能提高生物处理技术的净化效率,与生物处理技术联用愈发受到关注。为此,本文构建了铁碳微电解耦合蕹菜技术体系,用于净化河道黑臭水,开展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以期为铁碳微电解耦合挺水植物的生态处理系统在治理黑臭水体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单因素模拟实验,探究了植株密度、铁碳填料用量和陶粒用量对黑臭水净化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蕹菜组、蕹菜+陶粒组、耦合组(蕹菜+陶粒+铁碳填料)的净化效果对比和微生物群落演变,探究蕹菜、陶粒、铁碳填料各部分作用,揭示了耦合体系的协同作用机理。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单因素结果表明,植株密度80~112株/m~2、铁碳填料用量18~27 g/L、陶粒用量26~52g/L为宜。在植株密度80株/m~2、铁碳填料用量18 g/L和陶粒用量52 g/L的最佳组合下,运行10 d,DO为5~6 mg/L,NH_4~+-N8 mg/L,ORP100 mV,水体透明度提升,主要黑臭指标得到改善,能快速消除水体黑臭;运行22 d,COD、TP、TN和NH_4~+-N去除率分别为77.64%、97.18%、74.12%和99.53%,分别稳定在26.72±2.61 mg/L、0.12±0.01 mg/L、13.65±1.24 mg/L和0.21±0.04 mg/L,其中COD、TP和NH_4~+-N达地表水Ⅳ类水标准。该耦合体系对黑臭水的COD降解、TN去除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TP去除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不同组合对比实验表明,耦合组对黑臭水的净化效果显著优于蕹菜组、蕹菜+陶粒组,运行22 d,COD、TP和TN去除率比蕹菜组和蕹菜+陶粒组分别提高了22.43%,21.98%,22.28%和12.34%,5.86%,17.44%。耦合组处理黑臭水体22 d后,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有了显著提高,耦合体系水样优势菌门是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水样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Escherichia-Shigella和Diaphorobacter,根际优势菌门是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根际优势菌属是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Arenimonas和Rhodobacter。耦合组中与有机质降解、脱氮除磷等过程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耦合体系对黑臭水的净化为协同作用,其作用过程包括:铁碳微电解产物氧化还原降解COD,Fe~(3+)生成FePO_4沉淀除磷,[H]和Fe~(2+)为反硝化提供电子供体;陶粒吸附氮、磷、有机物;蕹菜根际泌氧及分泌物促进微生物硝化反硝化;陶粒生物膜和根际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硝化反硝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2;X173
【图文】:

技术路线图,科技研发


图 1-1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Fig. 1-1 The technical roadmap of this study金:2016 年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No.2015235)

北京,广州市


广州市黄埔区四号涌Fig.2-1TheNo.4riverinHuangpuDistrict,Guangzhou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晓;崔丙健;金德才;吴尚华;杨波;邓晔;庄国强;庄绪亮;;农村污水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微生物群落解析[J];环境科学;2015年09期

2 王金丽;颜秀勤;郑兴灿;宁冰;;人工强化改善滞流景观水体水质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19期

3 李满;李莹;;活性炭陶粒复合吸附处理微污染水试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2年S1期

4 鞠峰;胡勇有;;铁屑内电解技术的强化方式及改进措施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12期

5 朱静平;程凯;;3种水培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对氮循环菌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6 贾陈蓉;吴春芸;梁威;吴振斌;;污染底泥的原位钝化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7期

7 李艳蔷;李兆华;姜应和;宛晶;赵丽娅;;富营养化水体中蕹菜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Z2期

8 李真;黄民生;何岩;张勇;;铁和硫的形态转化与水体黑臭的关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1期

9 黄娟;王世和;钟秋爽;鄢璐;刘洋;王峰;;植物生理生态特性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10 孙从军;张明旭;程曦;陈漫漫;;苏州河充氧船运行方案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时海;催化Fe-C内电解与生物耦合深度脱除污水厂尾水中氮的机制与技术[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2 王博;复合型人工湿地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性能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3 李彭;不同电子供体深度脱氮工艺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承铭;辽河保护区典型湿地净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李建柱;鱼菜共生模式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欧媛;典型湿地植物根系泌氧对根际氧化还原环境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孔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中高效微生物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1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21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