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热解对煤炭中汞脱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8 04:53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由燃煤引起的大气汞排放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原煤燃烧前低温热解脱汞,不但能脱除煤中的汞,而且具有节约成本、同时能去除煤中的水分和其他有害元素,具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意义。本课题致力于开发煤炭微波低温热解脱汞技术,选取BY5、BY23、FH、SH和CLS五个煤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煤中汞的赋存形态,基于实验室热解实验,研究不同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微波功率随停留时间对煤中汞的迁移转化的影响,结合热解过程中的释放形态对微波热解煤炭脱汞的机理进行探讨。通过X射线能谱(XRD)对五种煤中矿物成分检测,采用BCR逐级化学提取的方法定量分析煤中汞的赋存形态,实验结果表明,高岭石、石英、黄铁矿和方解石作为煤中常见的矿物成分,几乎存在于所有煤样。汞在不同煤样中的赋存形态差异较大,其中BY5和BY23煤中汞分别以弱酸提取态和可氧化态为主,SH和CLS煤中各赋存形态汞含量较为均匀,FH煤中弱酸提取态汞占比为46.33%,其它形态汞含量依次降低。在微波热解实验系统上,以1L/min的N_2气氛中,以1500W的微波功率对煤进行热解分析,研究发现,煤中汞的释放速率随升温速率增大而提高;微波功率是影响汞析出效果的主要因素,功率越大汞脱析出速率越快,以热解气中浓度低于50ng/m~3作为汞全部挥发的时间点,在微波功率大于1100W时,在5min内煤中汞均能完全析出;由于微波热解具有非热效应特性,恒温热解并不适合作为微波热解过程的控制标准。环境变化引起的煤中水分变化主要是以存在于煤颗粒表面或毛细孔穴中的游离水为主,在热解开始阶段会快速蒸发,对煤中汞析出规律影响不大。为研究微波热解对煤质的影响,测量了热解前后煤的热值损耗、硫含量变化,发现热解后煤样的绝对热值变化在-14.19%~9.31%之间,硫的析出率为20%左右,对煤样有明显的提质效果。采用Ontario Hydro对热解过程中汞的释放形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热解气中CH_4、CO和H_2的含量明显升高并与氧化态汞发生反应生成元素汞,在1500W功率热解气中汞几乎全以元素汞形式存在。为研究微波热解过程中汞的析出机理,对热解前后煤样XRD物相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汞的析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具有高介电性的黄铁矿和方解石被加热发生热解,赋存在其中的硫化物态和碳酸盐结合态汞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矿物热膨胀系数不同,进而发生裂解,一些有机态和残渣态汞被释放出来;由于温度的升高方解石发生热解,大部分碳酸盐结合态汞挥发出去。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1
【图文】:
图 1-1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界能源展望 2018 版的研究预测表明,中国将一直保持世界上最大的煤位[1]。煤炭占中国化石能源储量的 96%,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几年燃煤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人们对燃煤排放的排放的控制问题越来越关注[2, 3]。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动力煤中平均
图 1-2 大气汞循环模型的分布十分广泛,从各种源头释放出来的汞经历一系列复杂后,在大气、陆地和水体之间进行迁移转化,大气汞的循环模型汞的排放来自于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部分。自然排放是地质源爆发、自然风化、土壤释放、植被释放等。汞的人为排放主要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1
【图文】:
图 1-1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界能源展望 2018 版的研究预测表明,中国将一直保持世界上最大的煤位[1]。煤炭占中国化石能源储量的 96%,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几年燃煤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人们对燃煤排放的排放的控制问题越来越关注[2, 3]。据有关学者统计,我国动力煤中平均
图 1-2 大气汞循环模型的分布十分广泛,从各种源头释放出来的汞经历一系列复杂后,在大气、陆地和水体之间进行迁移转化,大气汞的循环模型汞的排放来自于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部分。自然排放是地质源爆发、自然风化、土壤释放、植被释放等。汞的人为排放主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燕;;浅谈国内汞污染及防治管理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5年07期
2 刘松涛;陈传敏;刘永超;杨丽莎;;褐煤热解过程中汞的迁移规律研究[J];洁净煤技术;2014年03期
3 汪朋;;煤炭微波脱硫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煤矿现代化;2014年01期
4 王鹏;董勇;喻敏;崔琳;张立强;;煤中汞赋存形态及其热解时析出规律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4年02期
5 夏浩;刘全润;马名杰;潘结南;;微波技术在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应用[J];煤炭转化;2012年01期
6 徐玲玲;赵金平;徐亚;陈进生;张福旺;;大气汞的来源及其浓度分布特征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11期
7 朱伟;冯新斌;仇广乐;商立海;俞奔;;极地大气汞亏损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1年05期
8 兰新哲;裴建军;宋永辉;苏婷;;一种低变质煤微波热解过程分析[J];煤炭转化;2010年03期
9 王卉;刘玲;杨宏e
本文编号:2732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325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