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熏蒸系统中植物的甲醛净化效率及生理指标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04 06:20
【摘要】:甲醛是室内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对甲醛有效去除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在众多方法中,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经济美观且高效,已被广泛采用。本文在传统的静态熏蒸系统基础上,采用了动态熏蒸监控系统,对三种不同品种的吊兰(金边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CC)、全绿吊兰(Green Chlorophytum comosum,GC)及紫叶吊兰(Purple Chlorophytum comosum,PC))进行连续7天的熏蒸处理,并对其叶绿素、蛋白质、相对电导率、MDA(丙二醛Malondialdehyde)、H_2O_2、羟自由基、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P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CAT(过氧化氢酶Catalase)及T-AOC(总抗氧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city)等十项生理指标及叶片微观气孔形态进行观察,以及对不同时间段(日间和夜间,上午和下午,前期和后期)的甲醛去除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熏蒸系统中,随着甲醛浓度的上升,九里香和白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大,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形态会发生病变,气孔指数变化不一。这可能是由于白掌的对甲醛的耐受能力及净化能力强于九里香。动态熏蒸系统中,CC对甲醛的去除率最高,GC次之,PC最弱。三者去除率随着甲醛浓度(1ppm、5ppm和8ppm)上升而下降,分别为73.88%、64.73%和38.19%,54.41%、8.15%和30.71%,41.11%、32.53%和31.01%。在不同时间段去除率不同,日间(6:00-18:00)显著高于夜间(18:00-6:00),下午(12:00-18:00)略高于上午(6:00-12:00),后期(后3.5天)略高于前期(前3.5天),但PC相反,另外推测由于甲醛易溶于水,因此环境湿度有利于植物对甲醛的吸收吸附作用,及净化率与环境湿度有较高相关性。在叶片生理指标的分析中,除了叶绿素,蛋白质和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外,其它指标皆为上升趋势。PC叶片中各指标的变化程度最大,CC最小,对甲醛耐受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CCGCPC;三种吊兰的抗性及自愈能力较强,叶片中大部分生理指标能在熏蒸后15天内得到修复,除了PC的POD及T-AOC未恢复至无显著性差异水平。CC所需修复时间最短,即CC的抗性最强,PC最弱;通过遭受毒害后和恢复期对其叶片中生理指标的测定发现,甲醛对吊兰产生的毒害作用主要为氧化作用导致氧化物的过度积累,而吊兰对甲醛的抵抗机理则为通过自身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来清除积累的氧化物以维持正常生长。最后,本研究对熏蒸后植物15天修复期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开展二次熏蒸实验,并再次分析其去除速率。结果表明,二次熏蒸实验中,在不同甲醛浓度(1ppm、5ppm和8ppm),CC的去除率分别为40.20%、38.30%和33.72%,GC为36.85%、24.67%和20.14%,PC为30.25%、17.51%和11.18%。季节差异对去除率有较大影响。另外夜间去除速率远低于日间,上午略低于下午。与首次相反,前期去除率高于后期,推测是首次熏蒸实验提高了吊兰对甲醛污染环境的适应性及净化能力,说明对植物进行适当的预处理能起到增强植物抗性及提高污染物净化效率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1
【图文】:

路线图,主要技术,路线


主要技术路线

示意图,静态,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 2-1 实验装置示意图(静态熏蒸)Fig.2-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device(Static fumigation)2.1.2 实验设计每种植物按甲醛浓度分为 0mg/m3、0.1mg/m3、1.0mg/m3、1.6mg/m3、2.3mg/m3、3.0mg/m3、3.7mg/m3、4.4mg/m3、5.0mg/m3和空白组等 10 个实验组。采用进样器吸取标准甲醛溶液,按公式(2-1)计算注入装置中的甲醛溶液体积。对每株植物进行 24 小时的熏蒸实验后,取出植物,随机剪取植物叶片进行实验分析。所需甲醛体积换算如下:标实标WVWV 2公式(2-1)式中,V标:应吸取甲醛标准液体积(μL);V:混合袋和反应袋体积,即 0.04m3;W实:实验组对应甲醛浓度(mg/m3);W标:甲醛溶液中甲醛含量为 0.4039mg/mL,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彤;李凤;刘宝友;;甲醛治理技术的进展[J];煤炭与化工;2018年12期

2 杨小明;;“零甲醛”家具根本不存在[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23期

3 李灏阳;;清除甲醛大作战——室内甲醛污染控制净化技术研究[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7年01期

4 项飞兵;;室内甲醛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年33期

5 李春美;;LC检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J];食品界;2017年04期

6 朱锦程;李甘;;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甲醛污染检测与控制分析[J];明日风尚;2017年04期

7 曹甫根;;警惕! 餐桌上的甲醛污染[J];祝您健康;2017年03期

8 宋广生;;室内环境甲醛污染防控知识[J];中国标准导报;2013年05期

9 ;祛除甲醛污染的生物清醛酶诞生[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年06期

10 王友君;彭小勇;罗清海;;解剖实验室甲醛污染控制分析[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全书;;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及其防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李庆英;;铁路候车室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梅祖明;;新房室内的甲醛污染及其防治[A];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1995—2005)[C];1995年

4 李利军;杨玉华;;现代装饰材料所致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及防治对策[A];全国第七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宋丽花;王开放;尹君;;浅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甲醛污染[A];中国建材科技2017年学术年会专刊[C];2017年

6 王爱清;韩文霞;;安阳市公共场所甲醛污染状况调查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王子玉;;室内装修甲醛污染及健康危害(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延秋;唐功臣;尹广庆;杜玉明;陶勇;;营区室内空气中甲醛检测分析[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高歌;张学艳;王兴雯;张刚;;长春市室内甲醛污染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估[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7年

10 武华文;邢晓光;李军峰;;量子技术消除室内环境污染[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凌志;装修的甲醛污染会导致白血病吗[N];环球时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付丽丽;权威解读来了 甲醛致白血病并非一触即发[N];科技日报;2018年

3 刘垠;甲醛风波再起 房客如何能自如[N];科技日报;2018年

4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任晓萌;石墨烯墙漆:吸进甲醛,吐出水和二氧化碳[N];青岛日报;2017年

5 本报记者 曹雅欣;“自如”的甲醛,市场的锅?[N];济南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雷册渊 整理;新房里的“老冤家”你真的了解么[N];解放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徐潇;甲醛污染 源头治理是关建[N];工人日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唐芳;同一房间两家机构 甲醛检测结果为何大相径庭[N];科技日报;2017年

9 张贵峰;“书香有毒”呼唤源头治理[N];陕西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魏东 通讯员 徐春光;山东诸城:大豆变身甲醛污染的“克星”[N];科技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袁绪政;多尺度孔隙的皮革、毛皮中甲醛含量评估及释放行为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年

2 许波;多物理场作用下多孔建材内甲醛扩散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3 杨莉萍;集中空调系统中光催化降解室内甲醛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丁慧贤;大气压下等离子体与催化协同低温脱除气相中甲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玉华;光催化氧化降解室内空气甲醛性能及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飞;新型室内VOCs光催化催化剂反应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2 陈挺;海口市居民室内甲醛污染认知情况及污染程度调查[D];海南医学院;2018年

3 钟娇婵;熏蒸系统中植物的甲醛净化效率及生理指标变化[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4 孙栋;形貌可控分等级负载铂催化剂的室温甲醛催化分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张守迪;二氧化硅微球负载二氧化钛的合成及其降解甲醛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6 黄淑颖;泡沫镍基金属氧化物制备及其室温甲醛氧化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7 樊云云;甲醛降解菌FDBS_1与炉渣提硅尾渣联用处理甲醛废水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8 李茜;废水中甲醛的吸附[D];湘潭大学;2017年

9 袁宝成;室内甲醛和TVOCs释放规律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0 徐洪祥;哈尔滨冬季室内甲醛分布规律模拟及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0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40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