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某市西部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9:04

  本文关键词:某市西部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石油烃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污染了大气和土壤,同时石油烃通过降水入渗等途径进入地下水系统,污染地下水。石油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石油烃在地下水系统的来源、分布特征以及成因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某市西部地区分布着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诸多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严重。开展某市西部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可为制定相关水资源保护政策和水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调查,选取22个岩溶裂隙水监测点采样分析。并结合历史水文地质资料,得出了岩溶裂隙水石油烃污染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源解析,进而开展了岩溶裂隙水石油烃污染成因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区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空间分布研究。在污染源存在的情况下,1991年时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的面积最大,以J20为污染中心,石油烃向四周迁移,浓度逐渐减小,沿地下水水流方向迁移最快,形成近似椭圆的石油烃污染羽,污染羽狭长分布,长轴与地下水流方向基本一致。在污染源减弱之后,1996年、1998年、2007年和2015年监测数据显示,某炼油厂附近的监测孔中石油烃的浓度均低于检测限(0.05mg/L),受地下水水动力场的影响,石油烃污染羽向下游迁移,以监测孔J11为污染中心,在下游地区石油烃污染羽的空间分布相对稳定,但是污染程度逐渐降低,表现为污染羽的面积变小,石油烃浓度逐渐降低。研究区枯水期与丰水期相比,枯水期监测井中石油烃的浓度偏高。污染面积减小;丰水期监测井中石油烃浓度偏低,污染面积增大。(2)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污染源解析。在明确研究区各采样点污染物浓度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研究区石油烃污染源进行了定性识别,确定研究区岩溶裂隙水石油烃污染源的数量和种类。并计算出诸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某炼油厂是主要的污染源,贡献率高达68.26%。(3)研究区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成因研究。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研究区岩溶裂隙水石油烃的主要来源。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排污管道的长期渗漏、污水废水贮水池下渗、污水灌溉和运输储存过程的跑冒滴漏等途径是研究区岩溶裂隙水石油烃的主要来源;研究区包气带的性质决定石油烃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系统的难易程度,研究区南部为裸露灰岩,岩溶裂隙发育,渗透性较较大,防污性很差,石油烃污染物较容易通过岩溶裂隙通道进入地下水系统。(4)岩溶裂隙水石油烃分布成因研究。研究区地下水流向和水流速决定着岩溶裂隙水石油烃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地下水由东南向西北流动,所以岩溶裂隙水中污染物由东南向西北迁移,由于北部分布着透水性很差的辉长岩和闪长岩岩体,阻碍地下水流动,同时也对石油烃的迁移起到了控制作用。因此,岩溶裂隙水石油烃污染羽在研究区北部分布相对稳定(以J11为污染中心),向下游迁移缓慢。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决定了丰水期、枯水期石油烃的分布特征。枯水期,地下水水位下降,含水介质储水量减少,石油烃浓度增大,污染面积减小;丰水期,地下水水位上升,含水介质储水量增大,石油烃浓度减小,污染面积增大。地下水系统的稀释作用、淋滤作用、吸附作用和溶解作用等对岩溶裂隙水石油烃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地下水化学场的变化也是影响岩溶裂隙水石油烃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岩溶裂隙水系统 石油烃 分布特征 源解析 成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来源11
  • 1.2 选题目的意义11
  • 1.3 石油类污染物的危害11-12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4.1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研究现状12-14
  • 1.4.2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成因研究现状14-15
  • 1.5 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7-21
  • 2.1 自然地理概况17-18
  • 2.1.1 地理位置17
  • 2.1.2 水文气象17
  • 2.1.3 地形地貌17-18
  • 2.2 水文地质概况18-21
  • 第三章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分布特征21-37
  • 3.1 地下水采样点布置与样品检测21-22
  • 3.1.1 地下水采样点的布置21-22
  • 3.1.2 水样采集与样品检测22
  • 3.2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特征22-25
  • 3.3 地下水石油烃时空分布特征25-35
  • 3.3.1 地下水石油烃空间分布特征25-29
  • 3.3.2 地下水石油烃时间分布特征29-35
  • 3.4 小结35-37
  • 第四章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源解析37-45
  • 4.1 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37-38
  • 4.2 聚类分析38-43
  • 4.2.1 聚类分析技术38
  • 4.2.2 聚类分析过程38-43
  • 4.3 污染源贡献率计算43-44
  • 4.4 小结44-45
  • 第五章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成因分析45-59
  • 5.1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成因45-47
  • 5.1.1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来源45-46
  • 5.1.2 地下水石油烃污染途径46-47
  • 5.2 地下水石油烃分布成因47-52
  • 5.2.1 地下水动力场的影响47-51
  • 5.2.2 地下水化学场的影响51-52
  • 5.3 静态实验52-58
  • 5.3.1 实验目的53
  • 5.3.2 实验材料与步骤53
  • 5.3.3 结果与分析53-58
  • 5.4 小结58-59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59-61
  • 6.1 结论59-60
  • 6.2 建议60-61
  • 参考文献61-67
  • 致谢67-69
  • 附录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石油烃的污染及其检测方法综述[J];广东化工;2010年04期

2 方敦;罗泽娇;;土壤-水悬浊液体系全量置入红外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石油烃[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4期

3 郑昭贤;苏小四;王威;;东北某油田污染场地土壤总石油烃背景值的确定及污染特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6期

4 黄龙;陈勇;韩春元;王萍;尹辉;;红外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烃的改进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1年06期

5 魏开湄;;石油烃在土壤中的生物学降解[J];土壤学进展;1983年04期

6 夏星辉,许嘉琳;土壤石油烃类污染治理方法述评[J];环境保护科学;1995年01期

7 王震宇;许颖;高冬梅;李锋民;;堆制技术对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9期

8 乔向英;陈碧鹃;周明莹;崔正国;;桑沟湾贝类养殖海域石油烃污染状况及其对贝类质量安全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1年08期

9 张欢燕;王臻;周守毅;;环境中总石油烃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年02期

10 薛廷玺;紫外吸收光度法测定工业污水中石油烃类的方法改进[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新新;吴亮;朱生凤;李广茹;安伟;吕妍;牛志刚;李飞雪;陈宇;;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2 曹启民;陈桂珠;;汕头国际湿地示范区红树林底栖动物体中石油烃组分的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于莘明;水土污染治理应防盲点[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石晓勇;长江口营养盐、石油烃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陈虹;石油烃在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及对其它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吕福荣;石油烃污染对马粪海胆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齐磊磊;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幼虫对铜离子和石油烃的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张子间;绿针假单胞菌株SY-02的分离鉴定、激光诱变及石油烃降解特性[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聿柏;石油烃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刘虹;原位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PRB技术及长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吕航;地下水石油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原位强化修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杨乐巍;土壤通气—微生物降解耦合修复现场石油烃污染土壤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鑫;基于沙蚕多功能群匹配的湿地微宇宙对石油烃去除效果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2 吴雪茜;表面活性剂强化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满凯;某市西部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自然衰减作用机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4 徐秀金;某市西部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5 肖灵铃;供氧对石油烃降解及烃类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李雪莲;胶州湾石油烃与营养盐对浮游植物和细菌的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孙远军;降解石油烃优势菌的筛选、分离及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赵美丽;栉孔扇贝对石油烃蓄积及响应的初步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1年

9 张亮;某炼油厂地下水系统石油烃运移机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10 林广宇;地下水位变动带石油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某市西部岩溶裂隙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5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