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煤化工废水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实验研究与调试

发布时间:2020-07-15 22:57
【摘要】:我国特殊的能源结构促使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然而现代煤化工产业面临高耗水、高污染、煤炭资源与水资源逆向分布等问题。国家环保部(现国家生态环境部)提出“煤化工废水零排放”严厉要求,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关键点和难点是含酚废水的生化处理,含酚废水可生化性低、生物毒性较强,生化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泡沫。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主要介绍了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工艺是指控制特定的水力条件,通过向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悬浮填料实现在低溶解氧、高污泥浓度、高污泥龄等参数下去除有机物、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工艺。本文从粉煤灰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将粉煤灰与粉末活性炭等物质混合制成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工艺中的粉煤灰填料,粉煤灰填料密度值1.05g/cm3,比表面积89.2633m2/g,填料表面孔隙发达,富含羟基等官能团,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在p H值为7、投加量140g/L、搅拌速度为100r/min,粉煤灰填料COD吸附去除率在70%以上。使用热还原再生法对填料再生,新鲜填料对COD和总酚的去除率分别为82%和78%,连续使用10次后对COD和总酚的去除率分别为74%和70%,均降低了8%;总铁、总钙和总铝的最大溶出量分别为0.3mg/L、0.12mg/L、0.19mg/L,元素溶出量相对于填料投加量极低。实验室试验中,投加了粉煤灰填料后,苯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降解速率分别增加了28.02%、21.47%和19.75%;污泥浓度达到5100mg/L;COD、总酚、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79%、60%和40%。高污泥浓度使得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工艺有很强的有机物代谢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同时微氧环境为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提供了条件。对微生物酶活性及种群结构分析,验证了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工艺中微生物活性显著增强,系统的种群结构得到了优化。在微氧环境移动床生物膜工艺中试试验研究与调试中,COD、总酚、氨氮及总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70%、50%、50%和30%,污泥浓度为5000mg/L左右。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84
【图文】:

填料,粉煤灰,颗粒填料,颗粒


粉煤灰填料颗粒

粉煤灰,填料,扫描电镜图


该装置兼有 EDS 能谱测试功能。图 3-2 粉煤灰填料扫描电镜图(1000 倍) 图 3-3 粉煤灰填料扫描电镜图(5000 倍)图 3-2 是粉煤灰填料扩大 1000 倍的扫描电镜图,图 3-3 是粉煤灰填料扩大5000 倍的扫描电镜图,由图可以看出,粉煤灰填料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含有大量孔隙,排列不规则且孔径大小不同;电镜图进一步说明了粉煤灰填料包含有大量微孔,吸附性较好。3.2.4 X 射线衍射本实验通过 XRD 测试分析粉煤灰填料的晶体结构,辐射源为 Cu 靶 Kα 射线,管压 40000V,电流 0.150A

XRD图谱,粉煤灰,填料,XRD图谱


图 3-4 粉煤灰填料 XRD 图谱3.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分析结果显示,粉煤灰填料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主要有个吸收峰,主峰在1100cm-1附近,是仲醇官能团振动引起的吸收峰,另外一个吸收峰在 3500cm-1附近,是羟基振动引起的吸收峰。此外,在 400~800cm-1间出现连续峰,推测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可军;王瑞;闫杰栋;孟鹏;张庆;李振东;;煤化工废水除油技术探讨[J];化肥设计;2015年06期

2 徐春艳;韩洪军;李琨;;EBA生物组合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06期

3 赵国华;陈长松;陈健敏;;改良A/O工艺在大型焦化废水处理站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06期

4 徐振刚;;我国现代煤化工跨越发展二十年[J];洁净煤技术;2015年01期

5 徐春艳;韩洪军;姚杰;赵茜;王德欣;焦仲青;周志远;王奉军;;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22期

6 邓郁松;;我国煤炭进口现状与未来进口趋势分析[J];发展研究;2014年08期

7 高检法;周英;;工业废水中氨氮含量常用检测方法分析[J];中国氯碱;2014年01期

8 吴元锋;仪桂云;刘全润;李风海;赵丽伟;马名杰;;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J];洁净煤技术;2013年06期

9 颜小捷;谷陟欣;卢凤来;黄胜;宁德生;李典鹏;;FOLIN-酚比色法测定裸花紫珠中总酚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8期

10 陈峗;王卓;;煤气化污水酚氨回收技术进展、流程优化及应用[J];煤化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春艳;生物增浓—改良A/O工艺处理煤制气废水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郑欢;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张祺;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李文华;新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晓鹏;煤化工浓盐水蒸发结晶分离工业盐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吴子毅;煤化工废水蒸氨脱酚过程的模拟与优化[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3 赵翔;磁性粉煤灰陶粒的制备及在MBBR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4 王硕;粉煤灰填料的改性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哈逸飞;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陈凌跃;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瓶颈分析及优化与调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李丹阳;基于氮气气浮除油与改善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孙霞;粉煤灰夹芯陶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滴滤塔反硝化法净化NO废气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9 饶玲丽;粉煤灰理化性质分析及粉煤灰透水砖的制备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7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57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2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