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杭州湾纳污区微生物群落对陆源排污的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15:48
【摘要】:微生物群落结构受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海是沿海地区典型的干扰环境的人类活动,会造成纳污区水质变差和生态退化。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染物降解和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有关污水排放对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为解释长期污染输入影响下,微生物群落如何应对干扰,本研究从杭州湾沿岸2个污水厂的纳污区——嘉兴纳污区(JX)和上虞纳污区(SY)采集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比研究,探讨近岸纳污区微生物群落对陆源污染的响应。首先通过对群落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主坐标分析(PCoA),确定2个纳污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进行LEfSe分析,查找出关键的差异微生物物种;采用冗余分析(RDA)显示自然因子水温和污染因子COD、沉积物中活性磷和氨氮显著影响了微生物群落结构;最后,将差异微生物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环境因子的不同导致出现差异性微生物,并引起群落结构改变。其后对微生物群落进行FAPROTAX功能预测,共计预测到80种功能,包括碳代谢、氮代谢、致病相关和重金属抗性等功能。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对碳、氮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差异性分析;对微生物群落功能与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识别到显著影响群落功能的环境因子是水中COD、水温及沉积物中活性磷和氨氮。利用MENA共现性网络对2个纳污区微生物网络进行对比,发现更高的环境压力使微生物之间更趋向于构建简单网络结构和相互合作。利用零模型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机制,发现群落组成主要为选择性的结果,符合生态位理论。本研究的重要发现为:SY群落组成与水中COD呈显著正相关,其特有物种具有降解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功能,这与SY污水处理厂排放的COD总量高、且可能大多为难降解污染物有关。同时污染排放也使微生物群落功能改变,导致近岸纳污区微生物群落功能出现差异。人类活动影响已经强烈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其进化,建议应针对当地的水环境特征,对污水厂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对污水处理的排海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X172
【图文】:

论文发表,情况,领域,德国


5图 1-2 国际上论文发表数量前 5 的国家及每年发表文章情况根据图 1-2,统计得出,在该领域美、中、德、法、英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是该领域先进国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其中美国在文章数量发表量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在2015年后被中国超越。中国自2006年起文章发表数量急剧增加,2016-2018 年间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占据世界首位。2010 年以前,文章发表数量德国仅次于美国占据第 2 位,国际上主要由美国与德国的研究主导,而此期间中国发表文章数量很低。2010 年后处于国际第 2位的德国被中国超越,中国发表文章数量开始高速增加。法国与英国在微生物生态领域研究进步呈现出一种缓慢增加的过程。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可能成为此领域最先进的国家。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浙江省


局部海域水体存在重金属污染,海洋生态受到威胁,杭州湾海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密度及多样性均低于浙江省其他海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15;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16;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17;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2018)。随着 2017 年建设环杭州湾大湾区概念的提出,该地区工业必将继续蓬勃发展,同时人类活动也将愈加强烈,同时也将对环境造成影响。2.1.2 嘉兴市污水厂简介嘉兴污水接收区(JX)污染源主要来自嘉兴市。嘉兴地区工业一直以造纸、丝绸纺织、化工等轻工企业为主,已成为工业企业的主要污染源。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废水包括 72%的印染废水、14%的化学废水、3%的造纸废水和 11%的其他行业废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舞阳;王淑玉;施剑锋;;酸性矿坑废水及目前研究酸性矿坑废水微生物群落的方法(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5期

2 M.J.Mclaughlin;尹瑞令;;根际的磷流[J];土壤学进展;1988年03期

3 夏旭倩;牛青山;;皮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及法医学应用[J];刑事技术;2019年03期

4 李文斌;宋敏丽;唐中伟;温艳珍;吴晓丽;;自然发酵泡菜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11期

5 陈晓倩;殷浩文;;斑马鱼饲养循环装置中的水生环境微生物群落代谢[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6 王晓琦;王琦;郭潇;刘璐瀛;郭江涛;姚锦仙;朱怀球;;夏威夷海洋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基因组分析(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15年03期

7 余小玉;;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09期

8 郭海滨;张少辉;;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乳制品微生物群落检测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王岩;沈锡权;吴祖芳;翁佩芳;;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群落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技术;2009年03期

10 魏力;杨成运;李友国;;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J];生态学报;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等等;宋志文;徐爱玲;郑远;夏岩;;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冬季空气微生物群落代谢与多样性特征[A];十一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2 张志明;韩晓增;;对中国东北黑土区剖面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刘五星;骆永明;余冬梅;滕应;李振高;;油泥的预制床修复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宁康;;微生物组分析方法研究和在营养健康领域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5 陈晓倩;殷浩文;;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的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汪涵;杨成方;郭楚玲;卢桂宁;党志;;矿区稻田土壤纵向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A];第七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曾静;王慧中;苟敏;汤岳琴;木田建次;;生物淋滤微生物群落驯化及脱铬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九章)[C];2014年

8 李慧;何晶晶;张颖;徐慧;史荣久;陈冠雄;;选择16S rDNA不同高变区研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波;郑雪芳;林营志;兰江林;林斌;叶耀辉;罗仰奋;;零排放猪场基质垫层微生物群落脂肪酸生物标记多样性分析[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10 张猛;;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与慢性疾病[A];2017儿童临床营养治疗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亦;移民微生物群落也“西化”[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赵熙熙;微生物群落没有“孤岛”[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记者 李锦丹 通讯员 周飞 何聃;进一步探明微生物群落应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N];广东科技报;2018年

4 华凌;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N];科技日报;2012年

5 金锋实验室 胡旭 博士;肠道里有个细菌王国[N];中国医药报;2019年

6 张梦然;南极冰川湖下有各种微生物群落栖息[N];科技日报;2014年

7 记者 刘海英;英发现以异糖酸为食的微生物群落[N];科技日报;2014年

8 通讯员 梁淡丽 记者 刘传书;中外科学家全方位分析全球微生物群落[N];科技日报;2011年

9 罗刚;等待破解的微生物之谜[N];健康报;2006年

10 何积惠 吕吉尔 编译;2020科学图景展望[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殿鑫;土著功能微生物群落还原某铀尾矿库地下水中U(Ⅵ)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2 刘学端;海底及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分子多样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海亮;冲绳海槽和马努斯海盆热液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代谢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4 凌宗欣;女性生殖道微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世伟;酿酒葡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氮代谢通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6 谢伟;深海热液口微生物群落环境适应性及其基因资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焦硕;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对石油污染物的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8 梁健;子午岭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建峰;Bio-trap技术研发及其在地下水中萘降解相关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10 谢建平;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在两种典型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中应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佳伟;利用宏基因组分析油田内部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邹沈娟;湖北省三座湖泊水体和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缑敬伟;碳源对生物絮团降氮效果及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4 王松;攀枝花冶炼区钒的时空分布与微生物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5 杨睿;南海宣德环礁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指示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郑宇涵;杭州湾纳污区微生物群落对陆源排污的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7 贾伟;赣江下游河湖交错带微生物群落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8 廖伟楠;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组数据的建模与分析[D];厦门大学;2017年

9 陈敏纯;血红哈卡藻藻际微生物群落及藻际细菌Labrenzia sp. PO1的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10 于涵;硅藻页岩对水稻根际土壤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9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59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4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