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并流”区物种保护优先区识别
发布时间:2020-07-25 20:36
【摘要】: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Bio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系统规划区域保护地体系,从而将有限的保护资源分配到最亟需保护的地区,高效地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三江并流”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独特的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因此,该地区的保护区体系备受关注。在“三江并流”区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尤为重要。然而在“三江并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中,存在系统调查缺乏,特别是物种数据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研究空缺,目前迫切需要开展“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物种空间分布信息库建立、物种分布适宜生境预测及以珍稀濒危物种为保护对象的物种保护优先区的识别。本研究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中国动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三有动物”名录、华盛顿公约附录以及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名录为选择依据,结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和相关文献,筛选出“三江并流”区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作为指示物种类群和保护对象,构建了“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动植物名录及地理空间分布信息库。基于物种名录及其空间分布数据,考虑气候、地形和土壤三类环境变量,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运算得到相关物种的适宜生境分布数据,并采用一定的阈值提取各个物种的分布范围数据。针对物种空间分布数据,以1 km × 1 km的规则格网为规划单元,采用系统保护规划软件Zonation首先生成保护价值指数图层,然后选择2020年爱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17%)、云南省生态红线划定目标(31%)和植物多样性保护目标(50%)三种保护目标,提取了“三江并流”区的物种保护优先区图层。最后,分析讨论了物种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与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构建了“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物种空间分布信息库,共包括852种植物物种和357种动物物种,有植物分布记录4762条,动物分布记录754条。动植物物种调查点位数据的垂直分布格局均呈现沿海拔梯度双峰分布,即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记录较多;其水平分布格局多呈集中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脉和大河周围。(2)将“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数据与温度月均变差、月温度变化幅度、坡向辐照指数、土壤容重、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剖面厚度、土壤粉粒含量、干季降水、年降水变幅、年相对湿度、年蒸发量和海拔这12个环境变量一并放入最大熵模型中建模,得到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说明珍稀濒危物种分布与这些变量存在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发现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粉粒含量是动物物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变量,分别在百分比贡献率中占24.32%和17.68%,在置换重要性中占23.89%和17.67%;海拔和年降水变幅是植物物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变量,分别在百分比贡献率中占25.73%和25.10%,在置换重要性中占26.09%和20.77%。在物种分布模型中,使用有效坐标数目为5个及以上的物种模拟其适宜生境。共包括动物29种和其分布点数据181条;植物261种和其分布点数据3691条参与建模。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平均值为0.91,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平均值为0.78,均高于0.7,说明可以在本地区使用此模型预测物种适宜生境分布从而完善区域物种数据。(3)在保护目标为17%、31%和50%时,本研究识别的物种保护优先区分别占已有自然保护区面积的37.80%、48.86%和66.40%;占植物保护优先区的28.68%、44.95%和64.62%;占荒野区的26.46%、42.35%和62.83%。本研究识别的物种保护优先区对德钦县西北部、贡山县中部(未被高黎贡山保护区覆盖的区域)、福贡县西部、泸水县全县、宾川县西部和部分东部带状区域及以玉龙县的拉市海和剑川县的剑湖保护区、宁蒗县的泸沽湖保护区为中心辐射的面状区域进行了补充。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16
【图文】:
传统意义上的“三江并流”区(Three邋Parallel邋Rivers邋Region,邋TPRR)指在云南逡逑省西北部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以及此三江流域内的所有山脉组成的保护区(自逡逑兴春,2006)。本研宄中涉及的“三江并流”区(图2-1)指的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逡逑北部,地理位置在北玮25。30’-29。15',东经98。05二丨01。15之间,面积为逡逑68908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7.48%邋(段森华和何耀华,2009)。包含贡山独龙族怒逡逑族自治县、福贡县、泸水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逡逑云龙县、香格里拉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剑川县、洱源县、丽江市古城区、鹤庆逡逑县、宾川县、大理市和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共16个县市。逡逑2.1.2区域特征逡逑研究区内,从西向东,纵列五座南北向大山:高黎贡山、怒山-碧罗雪山、云逡逑岭、香格里拉大雪山和沙鲁里山组成了横断山系中段,三条大江:怒江、澜沧江、逡逑金沙江穿行其间,由西向东排列并行而流,与众多发源于高山湖泊的支流汇聚形成逡逑羽毛状水系,“三江并流”区由此得名(明庆忠和史正涛,2007)。“三江并流”区受逡逑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有着种类繁多的地貌类型,并在其中孕育出了丰富的动逡逑植物物种(杨家伟等
逦PW邋^:邋6740逡逑_■■低:432逡逑图2-1研宄区逡逑Figure邋2-1邋Study邋area逡逑2.2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逡逑以位于云南省的“三江并流”区作为研究区,通过系统收集文献资料以及动植逡逑物调查数据,建立研究所需的代表性物种保护对象(包括珍稀濒危与特有动植物物逡逑种)名录,结合已建的公开物种空间分布信息库及相关文献中确切的调查信息,建逡逑立这些物种的空间分布点位或范围数据。逡逑为减小研宄区物种调查的偏差并使得物种数据更加系统完善,采用基于生态逡逑位理论(物种的生态位由多维变量包括环境变量决定)的物种分布模型进行建模,逡逑18逡逑
说明模型整体效果较好。例如,以金川阔蕊兰为目标物种建立模型时,其训逡逑练数据的AUC值为0.963,其测试数据的AUC值为0.978,均远大于0.7,说明此逡逑模型结果可靠(图4-2)。逡逑将Maxent生成的所有动植物物种的生境适宜性数据进行叠加后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16
【图文】:
传统意义上的“三江并流”区(Three邋Parallel邋Rivers邋Region,邋TPRR)指在云南逡逑省西北部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以及此三江流域内的所有山脉组成的保护区(自逡逑兴春,2006)。本研宄中涉及的“三江并流”区(图2-1)指的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逡逑北部,地理位置在北玮25。30’-29。15',东经98。05二丨01。15之间,面积为逡逑68908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7.48%邋(段森华和何耀华,2009)。包含贡山独龙族怒逡逑族自治县、福贡县、泸水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逡逑云龙县、香格里拉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剑川县、洱源县、丽江市古城区、鹤庆逡逑县、宾川县、大理市和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共16个县市。逡逑2.1.2区域特征逡逑研究区内,从西向东,纵列五座南北向大山:高黎贡山、怒山-碧罗雪山、云逡逑岭、香格里拉大雪山和沙鲁里山组成了横断山系中段,三条大江:怒江、澜沧江、逡逑金沙江穿行其间,由西向东排列并行而流,与众多发源于高山湖泊的支流汇聚形成逡逑羽毛状水系,“三江并流”区由此得名(明庆忠和史正涛,2007)。“三江并流”区受逡逑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有着种类繁多的地貌类型,并在其中孕育出了丰富的动逡逑植物物种(杨家伟等
逦PW邋^:邋6740逡逑_■■低:432逡逑图2-1研宄区逡逑Figure邋2-1邋Study邋area逡逑2.2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逡逑以位于云南省的“三江并流”区作为研究区,通过系统收集文献资料以及动植逡逑物调查数据,建立研究所需的代表性物种保护对象(包括珍稀濒危与特有动植物物逡逑种)名录,结合已建的公开物种空间分布信息库及相关文献中确切的调查信息,建逡逑立这些物种的空间分布点位或范围数据。逡逑为减小研宄区物种调查的偏差并使得物种数据更加系统完善,采用基于生态逡逑位理论(物种的生态位由多维变量包括环境变量决定)的物种分布模型进行建模,逡逑18逡逑
说明模型整体效果较好。例如,以金川阔蕊兰为目标物种建立模型时,其训逡逑练数据的AUC值为0.963,其测试数据的AUC值为0.978,均远大于0.7,说明此逡逑模型结果可靠(图4-2)。逡逑将Maxent生成的所有动植物物种的生境适宜性数据进行叠加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劲忻;温庆忠;华朝朗;陶晶;余昌元;;云南省湿地生态状况评价[J];湿地科学;2015年01期
2 董云仙;赵磊;陈异晖;余艳红;赵润;杨广萍;;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演变与生态安全调控[J];生态经济;2015年01期
3 贺佳飞;赵晓东;;云南加强极小种群绿孔雀的拯救保护[J];云南林业;2014年06期
4 杨娅华;冯建孟;;滇西北地区种子植物中国-喜马拉雅分布成分(Sino Himalaya,SH)的区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J];生态科学;2014年05期
5 杨志香;周广胜;殷晓洁;贾丙瑞;;中国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地理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J];生态学杂志;2014年06期
6 郑进p
本文编号:2770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