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甲醛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聚甲醛废水的生物强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2;X783.2
【图文】: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TOX 降解菌的分离2.2 结果与讨论2.2.1 TOX 降解菌的分离经底泥不断扩培,驯化筛选,最终于 TOX 为单一碳源的固体无机盐培养得到一株长势良好,能以 TOX 作为单一碳源的菌株,记为 Q1;将所得菌株划线纯化并于-20℃甘油管保种以用于展开后续实验研究2.2.2 菌株鉴定①形态学鉴定将所得纯菌株 Q1 于 LB 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得到单菌落(图 2.1A)。由图可该菌株菌落为乳白色,圆形,整体呈扁平状,边缘齐整光滑,中间干燥凹陷火山口状;10×100 倍显微镜下时,可观察到菌株 Q1 呈短杆状(图 2.1B),初步判断其为杆菌。
图 2.2 菌株 Q1 革兰氏染色照片 10×100 倍Fig. 2.2 Gram staining of Q1鉴定行 16S rDNA 的基因鉴定,结果表明:菌株 同源性达到了 98%以上,其中甲基营养型芽步鉴定 Q1 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英该菌株测序结果如下:AGCGGACAGATGGGAGCTTGCTCCCTGACACGTGGGTAACCTGCCTGTAAGACTGGATACCGGATGGTTGTTTGAACCGCATGGCTACCACTTACAGATGGACCCGCGGCGCCTCACCAAGGCGACGATGCGTAGCCGAGGGACTGAGACACGGCCCAGACTCCTACCCGCAATGGACGAAAGTCTGACGGAGCA
图 4.1 聚甲醛污水厂工艺流程图Fig. 4.1 Process of P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该污水厂目前厌氧段运行状况良好,原水 COD 为 5000~6000mg/L,甲醛300~500mg/L,TOX300~350mg/L;经厌氧段工艺处理,其 COD、甲醛和 TOX 去除率均可达 65%以上,厌氧段出水 COD、甲醛、TOX 分别为 1500~2000mg/L、120~160mg/L、110~140mg/L,但经好氧段工艺处理,其出水 COD、甲醛、TOX分别高达 800~1200mg/L、30~50mg/L、100~120mg/L,COD 去除率极低,且 TOX几乎不降解;与此同时系统好氧段常伴有污泥膨胀现象出现,沉降性差,且污泥流失严重,导致污泥浓度较低(2500mg/L 左右),目前 SV30仅为 5%,污泥活性极差。因此此次中试装置模拟该污水厂好氧段(如图 4.1),设计并建立中试连续流三级好氧反应器,并以复合菌剂外投进行生物强化,以期实现模拟好氧段活性污泥生物相恢复,为后续现场扩大化生物强化工程实践提供依据。②反应器的设计此次中试模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罐作为连续流反应器,其简图如 4.2,其中各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彩凤;冯建文;林德洵;陆嘉;廖毅彬;薛惠芸;郑津;杨慧;王相鹏;邹友思;;高浓度酚醛废水的处理[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2 杨帅;;煤化工聚甲醛污水电絮凝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4年24期
3 徐秀兵;;波兰ZAT与香港富艺共聚甲醛聚合工艺对比[J];石化技术;2014年03期
4 狄清林;席学军;;聚甲醛的生产工艺[J];广州化工;2014年04期
5 韩金亮;张新党;徐泽夕;吉彩芳;;浅谈聚甲醛行业的发展[J];广州化工;2013年20期
6 王红星;孙慧;张琦;;含聚甲醛废水可生化行研究[J];化工管理;2013年18期
7 侯丽;辛德旺;海芳;;聚甲醛工业废水中甲缩醛、三乙胺、甲醇、三聚甲醛、苯、二氧五环等微量组分含量的测定[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6期
8 李启武;姚富鹏;张俊丰;;含多聚甲醛类化合物高浓度COD废水处理方法研究[J];四川环境;2012年02期
9 柳杨华;;共聚甲醛生产工艺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1年06期
10 孔庆胜;王亚莉;吴福国;张向阳;孔令斌;;一株甲醇降解菌Methylobacterium sp.SDM11的筛选鉴定及生长条件优化[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潇雨;煤制聚甲醛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2 于莹;生物制剂处理苯胺废水的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杨寒稀;实际工业甲醛废水在SBR中的生物降解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4 窦建军;生物强化技术处理合成制药废水及其生物相恢复的工程实例[D];重庆大学;2012年
5 谢咏梅;甲醛废水处理工艺与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王云仙;热泵水源水体中藻类和细菌群落的变化[D];重庆大学;2010年
7 魏思宇;甲醛废水前处理方法的选择[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0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0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