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有机缓释碳源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污水深度脱氮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3:52
【摘要】:近年来,我国针对自然水体中氮、磷超标的问题,许多省市都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准地表Ⅳ类水标准)。在严抓环保的大趋势下,很多污水处理厂面临升级改造的需要。由于南方地区普遍污水碳源浓度较低,无法保证反硝化过程彻底完成,给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氮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本论文对比了目前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深度脱氮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和反硝化生物滤池,认为MBR膜生物反应器虽然有较好的出水效果,但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有许多不适应性。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而言,反硝化生物滤池在保证有较好出水条件的前提下,运行成本低和运行维护方便的优点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空间。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生物炭滤池相比普通砂滤池有更好的脱氮效果。本课题在生物炭滤池的基础上,探讨有机缓释碳源对反应器深度脱氮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有机缓释碳源的反硝化脱氮速率,筛选出有较快反应速率的有机缓释碳源;随后建立不同比例的有机缓释碳源生物滤池,进行自然挂膜启动,采用控制变量法依次研究表面水力负荷、C/N比和回流率对反应器出水效果的影响;在优化工艺参数下,探讨反应器对不同污染物去除的稳定性以及对模拟污水的提标处理效果;同时,对反应器内不同高度滤料表面微生物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脱氮机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PLA(聚乳酸)、PHBV(聚羟基丁酸戊酯)、PCL(聚己内酯)生物滤池和砂滤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对比研究,以PLA为有机缓释碳源的生物滤池和普通砂滤池出水无明显区别,NO_3~--N去除率分别为24%和26%;从第63-80天,PCL生物滤池出水NO_3~--N浓度稳定在1.8 mg/L以下,NO_3~--N去除率达到93%以上,四种生物滤池的反硝化速率大小顺序为:PCL生物滤池PHBV生物滤池PLA生物滤池=普通砂滤池。(2)优选PCL作为有机缓释碳源,不同比例的PCL和生物炭组合成4组反应器,进行为期30天的挂膜启动。在挂膜后期(21~30天),4组反应器NH_4~+-N平均去除率都在75%以上;PCL-3和PCL-4反应器NO_3~--N去除率达到90%以上,TN去除率达到90%以上,PCL-2、PCL-3和PCL-4反应器COD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在PCL生物炭滤池中,随着表面水力负荷的增加,COD浓度有一定下降,NH_4~+-N、NO_3~--N和TN出水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CL-4反应器有较强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在不同表面水力负荷下均有较好的脱氮效果;(4)不同C/N比对反应器NH_4~+-N去除率影响较小,4组反应器去除率均保持在70%以上。C/N比对反应器出水NO_3~--N、TN和COD浓度影响较大,PCL-3和PCL-4反应器反硝化脱氮效果优于PCL-1和PCL-2反应器反应器。C/N比从3:2.3升高至3:3.8,PCL-3反应器TN出水浓度从10.00 mg/L以下升高至20.00mg/L以上,而PCL-4反应器TN出水浓度始终保持在10.00 mg/L以下,但PCL-4反应器出水COD浓度较高;(5)增加回流率对降低反应器出水COD浓度有较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反应器去除其他污染物的能力。PCL-3和PCL-4反应器比PCL-1和PCL-2反应器有更高的TN去除率,TN去除率达80%以上,PCL-3和PCL-4反应器COD出水浓度分别降至20 mg/L和45 mg/L左右;(6)在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即为表面水力负荷0.19 cm~3/(cm~2·min)、C:N=3:2.8和回流率200%。在此工艺条件下,PCL-1、PCL-2和PCL-3反应器NH_4~+-N平均去除率在80%以上,4组反应器均无明显NO_2~--N积累,出水NO_2~--N浓度低于0.017 mg/L;PCL-3和PCL-4反应器TN出水浓度低于10.0 mg/L,PCL-1、PCL-2和PCL-3反应器COD出水浓度在30 mg/L以下,PCL-4反应器COD出水浓度在40 mg/L左右;(7)在优化工艺参数下,4组反应器对模拟一级B标污水提标处理中,PCL-3反应器出水满足提标要求,对模拟一级A标污水提标处理中,PCL-2和PCL-3反应器出水满足提标要求,出水水质符合准地表Ⅳ类水标准的各项污染物限值要求。(8)在对反应器内不同高度上的填料进行微生物分析中发现,PCL-1反应器上、中、下部微生物功能性较为相似,与PCL-3和PCL-4反应器内微生物有一定差异。PCL-1、PCL-3和PCL-4反应器内优势菌门为Protebacteria(48.81%-75.42%)、Bacteroidetes(5.36%-19.72%)和Acidobacteria(0.51%-21.64%),优势菌属为Unclassified_f_Comamonadaceae(1.72%-34.59%)、Simlicispira(0.12%-23.75%)、Terrimonas(0-16.66%);在属水平分析中,3组反应器中PCL-3和PCL-4反应器在动胶菌属(Zoogloea)、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有更显著的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
【图文】:

筛选实验,有机碳源


有机碳源筛选实验装置示意图

缓释,生物炭滤池,碳源


有机缓释碳源生物炭滤池装置示意图

样本,微生物,测序,反应器


其中 PCL-4bot 与其他 3 个样本距离较远,说明 PCL-4 反应器部存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表 6-1 9 个样本微生物测序数据结果Samples Reads OTUs Chao Ace Shannon Simpson Coverag1#top 62009 293 362.03 360.95 3.09 0.061 0.998851#mid 36087 375 395.18 393.87 4.05 0.048 0.998971#bot 44648 377 419.50 411.14 4.08 0.039 0.998853#top 62699 272 306.00 316.29 3.44 0.062 0.999173#mid 67120 260 315.00 310.67 2.82 0.115 0.999163#bot 43431 176 270.23 233.67 2.42 0.180 0.998844#top 64830 328 362.03 364.40 3.56 0.061 0.999224#mid 64476 228 284.40 272.00 2.97 0.095 0.999254#bot 48332 182 227.32 220.53 4.08 0.114 0.99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技术”简介[J];给水排水技术动态;1996年03期

2 高建锋;杨碧印;赵建树;张金松;;反硝化生物滤池用于再生水脱氮效能及动力学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3 周永刚;;反硝化生物滤池在污水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24期

4 杨平平;;生物滤池工艺污水与再生水处理应用与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5年08期

5 韩剑宏;刘燕;朱浩君;李卫平;敬双怡;;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自然挂膜启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03期

6 李焕文;赖树锦;;新型生物滤池滤料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7年09期

7 刘冰;古励;李清飞;翟慧敏;余国忠;;生物滤池处理微污染原水中氨氮及“氮亏损”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科学;2014年02期

8 董芹;李霞;;污水处理中生物滤池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7期

9 黄伟丽;吴江涛;张继彪;郑正;周进丰;;复合式生物滤池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例[J];环境工程;2012年05期

10 孙文勇;杨宏;董聪聪;;新型滤料生物滤池除锰技术在农村饮用水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1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灏龙;白俊跃;王付超;章一单;;悬浮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中试[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五期)[C];2008年

2 张会宁;袁洁;孙广垠;张倬玮;;氨基酸在生物滤池的变化规律及微生物特性[A];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9年

3 郭静;朱珂;刘学欣;石磊;;生物滤池处理恶臭气体和废水的同步试验研究[A];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全国首届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奇峰;盛韩微;王亚军;;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反硝化生物滤池性能研究[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2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徐晓军;余光辉;徐华成;李志章;;复合生物滤池处理垃圾恶臭的中试研究[A];第二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敏;杨健;;普通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的生命周期能耗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王亚军;李奇峰;盛韩微;曹相生;;下向流反硝化生物滤池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2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刘秀红;李健伟;甘一萍;谷鹏超;杨庆;;反硝化生物滤池在再生水生产中的应用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C];2013年

9 张忠波;陈吕军;;缺氧—好氧一体式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硝化菌和异养菌之间相互竞争关系的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彩琴;陈中博;;“活性污泥法+缺氧变速生物滤池”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的试验研究[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文正 赵晖;持续节能减排 重现“蓝天碧水”[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2 韩晓蓉;复旦大学发明“生物滤池”[N];中国花卉报;2012年

3 通讯员陈咏梅;伊宁县建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厂[N];伊犁日报(汉);2010年

4 钱大新邋何俊;武石化污水适度处理回用装置投用[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黄勇娣 陈孝斌;处理1吨污水,不到1角钱[N];解放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许琴;高科技,让治水“如虎添翼”[N];南京日报;2019年

7 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李诚斌 代京莎;10秒除去典型恶臭[N];广东科技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谢家平;碧水蓝天好风光[N];广元日报;2010年

9 记者 江怀远 通讯员 曾宇;坚定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N];益阳日报;2016年

10 记者 谢峰;探寻污水变清的奥秘[N];首都建设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航;耦合自养脱氮生物滤池同步净化地下水中铁锰和氨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张宇;生物固锰除锰工艺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冯裕钊;缺氧变速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混合智能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杨波;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邢美燕;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城市合流污水工艺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李雨霏;水解沉淀—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杨柳;生物滤池同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砷的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方芳;催化填料研制及其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赵焱;生物固锰除锰工艺中锰氧化菌群结构功能及锰代谢机制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王俊安;厌氧好氧除磷厌氧氨氧化脱氮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珊珊;低湿度生物滤池去除NH_3及H_2S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萨一德(ISLAM ABU SAIED);四溴双酚A(TBBPA)在升流式MFC生物滤池中降解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张璐璐;基于有机缓释碳源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污水深度脱氮效果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4 慎英才;生物滤池流场及污染物降解效能的数值模拟及优化[D];云南大学;2018年

5 申华楠;膨胀床复合生物滤池治理黑臭河涌工程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邱晓敏;基于自来水厂生物滤池工艺强化去除原水氨氮污染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7 王强;SBR-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8 张琳琳;UBF-复合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处理分散养殖废水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高隆隆;介孔磁性滤料的制备及其在一体化脱氮除磷生物滤池中的应用[D];济南大学;2013年

10 包金波;以褐铁矿为填料的生物滤池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7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7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