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SWMM模型对周河流域地表径流和非点源污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2 13:39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我国居民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居民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近代,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业生产,但与此同时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我国大多数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基本国策,全国范围内都在努力恢复生态平衡。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各级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水体污染的控制与防治是其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利用各种模型、方式对水体的非点源污染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模型的运用对研究水环境的变化规律有重要作用,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利用不同模型模拟水环境,使水环境的污染规律更加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利用SWMM模型,对延安市志丹县周河流域进行模拟,观察该流域内水力水质的变化规律,主要成果如下:1.结合北洛河流域所在地—志丹县的相关资料,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的相关参数,结合北京工业大学给水排水研究室研发的芝加哥雨型生成器,模拟生成了周河流域范围内0.5a、1a、2a、3a、5a、10a、20a、50a共八个重现期的降雨强度,根据模拟结果统计了降雨强度和时间关系表,并绘制曲线;综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周河流域内各下垫面的渗透系数、不透水率等参数;根据周河地理位置、气象资料等确定了周河其它特征参数。2.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化肥施用强度指标为基础,对周河流域内各下垫面的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通过分析整理模拟结果,我们发现各下垫面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河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却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得出,降雨强度越大,其形成的地表径流冲刷时带走的污染物量也越大;但降水量的增加幅度大于污染物量的增加幅度,因此会出现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减小的情况;对于河流而言,其水量远远大于降雨产生的水量,因此污染物总量对河流整体水质影响更大。3.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肥料流失系数手册》中的数据,周河流域化肥施用强度为:氮肥(折纯)502kg/ha,磷肥(折纯)58.35 kg/ha。将此数据输入到模型中进行模拟,并与国家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氮元素总量有显著上升。周河流域内耕地仅占13%,若这种情况发生在耕地面积较多的地区,氮元素污染会更加严重。4.针对模拟结果,我们对周河入河口污染物进行分析,发现其氨氮、TP浓度基本满足地表水Ⅲ类水体指标,仅在50年一遇暴雨强度下氨氮浓度超标,因此可以认为国家建议的化肥施用强度适合周河流域。但在平原多耕地区域,其合理的化肥使用强度为210kg/ha~220kg/ha。5.通过分析模拟结果,我们发现农村对氮元素的贡献量最高,农田对磷元素的贡献量最高,因此可以认为农业面源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化肥用量、推广科学养殖、增加有机肥施用比例等措施来控制非点源污染。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2;TV121
【图文】:

示意图,地表径流,示意图,水量


图 3-2 地表径流示意图子汇水面积内的水深,dp为能形成径流的最小水深,Q 为径发生植物截流、洼地蓄水、蒸发、下渗等情况,因此会造成水面积内的水深 d 大于最小径流水深 dp时,才能在地表形型不同,导致地表的植被覆盖也不尽相同,因此植物对降水同时,不同植物对降水的截留作用也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生的水量损失。区域,初期降水的水量会首先填补洼地,之后才能形成地表算出每块子汇水面积内的洼地面积比率,使模拟更加准确。洼蓄的区域,水量损耗主要来自于蒸发,该部分水量损耗较

位置图,模型建立,靖边县,北洛河


第四章 SWMM 模型建立第四章 SWMM 模型建立 研究地区概况.1 区域概述本次研究区域为北洛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的周河。周河全长 85.1km,发源于县周家嘴,流域面积 1336km2,年均径流量 0.41 亿立方米,流量小,含沙量大,多均降水 474.4mm,多年平均蒸发量 34mm。北洛河流域面积 90%位于延安市志丹县,10%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境内。区位图如下:

位置图,河流,模型建立


第四章 SWMM 模型建立第四章 SWMM 模型建立 研究地区概况.1 区域概述本次研究区域为北洛河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的周河。周河全长 85.1km,发源于县周家嘴,流域面积 1336km2,年均径流量 0.41 亿立方米,流量小,含沙量大,多均降水 474.4mm,多年平均蒸发量 34mm。北洛河流域面积 90%位于延安市志丹县,10%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境内。区位图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明豪;姚娟娟;张智;浦鹏;魏婷;;基于Morris的SWMM水质参数灵敏度分析与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马箐;沙晓军;徐向阳;刘俊;;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对城市住宅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控制效果模拟[J];水电能源科学;2015年09期

3 成丹;陈正洪;方怡;;宜昌市区短历时暴雨雨型特征[J];暴雨灾害;2015年03期

4 窦秋萍;;如何利用模型来辅助海绵城市的设计[J];给水排水动态;2015年03期

5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J];中国环保产业;2015年05期

6 王冰;;废水中氨氮和总氮的相关性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03期

7 周毅;余明辉;陈永祥;;SWMM子汇水区域宽度参数的估算方法介绍[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22期

8 李纳;王军霞;唐桂刚;罗彬;罗晓慧;;基于下垫面的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监测技术研究[J];广州化工;2014年08期

9 李建勇;;Infoworks ICM在城市排水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08期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J];广州环境科学;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乾德;平原水网农村生活区非点源污染流失规律与防控措施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姜晓峰;阿什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分布特征解析与防控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石;基于SWMM模型的南宁市地表径流及非点源污染精细化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2 夏志军;结合SWMM模型和海绵城市理念的雨水管网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3 程桂;海绵城市水文水质过程模拟与关键技术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

4 李威;基子GIS和SWAT模型的嘉陵江降雨径流模拟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正涛;不同空间分辨率及算法选择对SWIM水文模型模拟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6 范忠保;村落无序排放污水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解析[D];东南大学;2015年

7 武大洋;西安市典型区域暴雨内涝成因分析与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罗贤达;城市下垫面地表径流过程模拟研究与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9 偶锦文;苏州城市河道非点源污染削减措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10 魏婷;滇池东岸非点源污染负荷控制初探[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8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8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