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处理工艺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2:05
【摘要】: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城市扩容建设的新改扩建量以及拆迁量的不断增加,建筑垃圾不断产生且呈增速趋势。国内建筑垃圾或作为公路建设的路基填充,或运往城市外围堆放和填埋。显然这些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充分利用并处理不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生存环境污染严重和农用耕地的不断减少。我国近20年时间以来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不断加剧,对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解决当前建筑垃圾造成的严重问题,研究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迫在眉睫。本文的研究基于国内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行业机械发展水平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情况,在评估国内建筑垃圾规模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基本理论;从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和建筑垃圾特性入手,对建筑垃圾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建筑垃圾再利用工艺流程设计。不仅从破碎设备、筛分设备的选配方面做了组合优化设计,而且在垃圾处理工艺方面也进行了完善和重要改进。为了对工程工艺改进做出正确评价,本文结合参考国内外对建筑垃圾破碎、筛分等工艺的具体标准,建立了与再利用工艺环保与效果性能方面的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工程工艺在客观现实条件约束下优化设计的参考建议;建立起一整套建筑垃圾处理及再利用的系统模式。对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工程工艺的改进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该研究对建筑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具有定的指导意义,为垃圾处理行业也具有很强的参考性。通过完成以上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研究进展可具体分为以下几条:(1)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建筑垃圾产生来源以及管理现状,研究了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处理的理论以及促进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相关立法,为我国出台制定完整规范化、行业化、标准化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参考;(2)对建筑垃圾产生的源头以及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详细分类,研究了国内对建筑垃圾的产生、管理、处理方面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能源节约意识具有指导意义,促进了在源头方面减少建筑垃圾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产业优化;(3)研究了建筑垃圾再利用工程的破碎作业、筛分作业工艺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与不足,以及在进料、破碎、筛分、流向等工序的工艺流程问题,得出了工艺流程设计优化设计的规律,为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设备选配提供了指导;(4)分类研究了再生骨料生产、再生预拌砂浆生产过程的工序流程,总结得出了建筑垃圾高效再利用工艺流程的设计方法,对建筑垃圾再利用工艺流程进行了较大改进,并测试了改进后工艺在实用性和效率方面的性能。(5)结合国内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具体施工条件,提出了基于已有破碎、筛分设备,且考虑资金投入条件下,以提高效率为指导的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生产线动态配置建议。并制定了考核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最优化的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工程工艺的指标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99.1
【图文】:

垃圾,持续性原则


图2.邋2现代工业对空气的污染逡逑不断摸索中逐步认识到过去这种掠夺式的发展道路不需要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是具有持续性的,人类文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遍认同的根本原因。字面上的“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从量与质的关系理解即是说,发展既要有量的增长,发展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逡逑本保障的持续性原则逡逑身及其整个社会发展离不开资源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且有长远持续性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然资源的境保持适宜的生态,这就是持续性原则。逡逑

可持续性,人类文明,现代工业,持续性


第2章建筑垃圾再利用相关理论逡逑图2.邋1城市被垃圾包围逡逑图2.邋2现代工业对空气的污染逡逑人们在不断摸索中逐步认识到过去这种掠夺式的发展道路不具有可持续性,逡逑我们的发展需要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是具有持续性的,人类文明才能得以持续和逡逑传承。这便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国家间能够达逡逑成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字面上的“可持续发展”即促进发展并保证具逡逑有可持续性。从量与质的关系理解即是说,发展既要有量的增长,又要有质的逡逑提闻。逡逑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逡逑1.作为基本保障的持续性原则逡逑人类自身及其整个社会发展离不开资源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人类发展逡逑不受阻碍,并且有长远持续性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可用和人逡逑类生存的环境保持适宜的生态,这就是持续性原则。逡逑9逡逑

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持续性,可持续发展


第2章建筑垃圾再利用相关理论逡逑图2.邋1城市被垃圾包围逡逑图2.邋2现代工业对空气的污染逡逑人们在不断摸索中逐步认识到过去这种掠夺式的发展道路不具有可持续性,逡逑我们的发展需要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是具有持续性的,人类文明才能得以持续和逡逑传承。这便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文化背景国家间能够达逡逑成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字面上的“可持续发展”即促进发展并保证具逡逑有可持续性。从量与质的关系理解即是说,发展既要有量的增长,又要有质的逡逑提闻。逡逑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逡逑1.作为基本保障的持续性原则逡逑人类自身及其整个社会发展离不开资源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人类发展逡逑不受阻碍,并且有长远持续性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可用和人逡逑类生存的环境保持适宜的生态,这就是持续性原则。逡逑9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惠英;高云飞;刘星;;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理及利用[J];陕西建筑;2011年08期

2 张伟民;陈剑秋;;综合利用建筑垃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淮海文汇;2011年05期

3 石媛媛;;市政工程建筑垃圾的现状与减量化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年24期

4 蔡风雷;;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J];山西建筑;2019年04期

5 ;工信部发布第二批符合《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J];商品混凝土;2019年01期

6 鲁官友;马合生;张云富;侯磊;张慧;张宁;段华波;;深圳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和减量化措施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9年01期

7 姜良华;;绿色经济理念下的建筑垃圾治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年01期

8 ;工信部发布第二批符合《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9年01期

9 ;推进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让垃圾“变废为宝”[J];资源再生;2019年04期

10 邢妍;邓西录;曲梦可;安赛;辛全英;;建筑垃圾再利用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长江;;关于“建筑垃圾”有效利用的思考——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课题[A];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许颖;杨始强;李存才;罗刚;赵华;;深圳市建筑垃圾现状及循环利用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3 ;第二部分 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研究科研文献摘编[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4 ;福州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办法[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5 陈汉明;;关于提升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水平的建议[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秋菲;王盛楠;石丹;秦爽;;建筑垃圾排污费与罚金变化对企业减量化行为影响[A];第十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6年

7 ;首条“建筑垃圾”高速公路建成通车[A];养护与管理(2016年第2期 总第60期)[C];2016年

8 张红;王思博;;建筑垃圾资源化亟待突破三大瓶颈[A];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9 盛雅雯;;建筑垃圾在道路建设及养护中的再利用[A];养护与管理2014年第12期(总第46期)[C];2014年

10 ;石家庄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卉;建筑垃圾再利用亟待国家政策回应[N];科学时报;2011年

2 钱伟;看工地“变形金刚”变身环保卫士[N];扬州日报;2019年

3 见习记者 崔吉丽;梅溪镇:让建筑垃圾各有去处[N];湖州日报;2019年

4 记者 孔颖;我市对乱倒建筑垃圾行为严管重罚[N];衡水日报;2020年

5 记者 潘少婷 实习生 游卓妍;规划建设综合消纳处置场地 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N];东莞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莫思予 孙漫;“城市清道夫”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N];福州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刘丽霞;首府多举措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9年

8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麻国栋 路英俊 韩文洲 谢龙;荒废空地裸露建筑垃圾 工地土方作业扬尘严重[N];邢台日报;2020年

9 记者 龚哲明;立法推进建筑垃圾“变废为宝”[N];宁波日报;2020年

10 记者 卢昱东;市住建局全面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工作[N];日照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魁;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关键技术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赵纪飞;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作为路基填料的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天;装潢建筑垃圾处理工艺、设备及资源化研究[D];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9年

2 闫宏亮;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处理工艺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马永志;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4 韩岚岚;建筑垃圾骨料改性及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5 何博晗;建筑垃圾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试验[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6 王宁;建筑垃圾全过程精准管控模式及实际工程应用示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7 高桢赞;郑东新区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8 陈松;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9 郑先报;建筑垃圾机器人分拣技术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10 李鸿运;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80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80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e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