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199)的改性及常温脱硫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2:15
【摘要】: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会腐蚀管道设备、毒化下游催化剂、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等。随着国家对环保法规越来越严苛,寻求更为有效的脱硫方法受到人们的关注。由含氮、氧的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具有高比表面积、多样化结构、易于功能化等特点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多孔吸附材料。MOFs对硫化氢等小分子硫化物脱除中存在脱硫容量低的缺点,进一步改性MOFs提高其脱硫性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筛选合适的MOF作为改性的基材。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UIO-66(Zr)和MIL-53(Al),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其H_2S的脱除性能进行评价,同时结合DFT计算,探讨了两种MOFs的脱硫机理。研究得出,这两种MOFs对H_2S吸附甚微,原因是H_2S在这两种MOFs上吸附位点较少且吸附作用力较弱,其主要吸附位点是孔道中的羟基。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MOF-199等多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脱硫性能相比得出,MOF-199是更为理想的改性基材。2、采用苯甲酸(BA)对MOF-199进行了改性研究。研究发现,在MOF-199中加入一定量的BA可加速MOF-199成核,对MOF-199的尺寸大小及形貌造成影响。与MOF-199的配体均苯三甲酸(BTC)相比,BA缺少两个羧酸基团,铜中心因缺少羧酸氧原子的连接会使部分的Cu~(2+)变为Cu~+离子。随着BA加入量的增多,铜金属中心的缺失使得MOF-199在20-50nm处的介孔体积增加。固定床动态实验表明,改性后的BA-MOF-199对H_2S和CH_3SCH_3的脱除性能有明显提高。且BA-MOF-199对CH_3SCH_3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BA-MOF-199中不饱和金属位点的增多以及硫化物扩散速率的提高是BA-MOF-199硫容提高的主要原因。3、采用有机胺对MOF-199进行了改性。通过XRD、SEM、XPS、N_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样品改性前后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考察发现,伯胺乙醇胺(MEA)和仲胺二乙醇胺(DEA)与MOF-199有强烈的相互作用,会使MOF-199的孔结构遭到破坏。因此,MEA/MOF-199和DEA/MOF-199表现出较差的脱硫性能,穿透硫容分别为2.65%和1.87%。叔胺三乙醇胺(TEA)因空间位阻作用,与MOF-199铜中心作用适当,因而可保持MOF-199完整的晶体结构。经其改性后的材料TEA/MOF-199对H_2S的穿透硫容可达8.78%,比基材MOF-199提高65%。DFT计算表明,TEA/MOF-199对H_2S的吸附结合能要大于MOF-199对H_2S的吸附结合能,负载TEA的羟基与H_2S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H_2S在TEA/MOF-199上的结合能,这是TEA/MOF-199对H_2S吸附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424;X701.3
【图文】:

现象,孔道,配体,呼吸现象


-孔道结构的 MOFs 材料:由 Chui 研究小组合成的具称 Cu-BTC,HKUST-1)是最典型的具有孔笼-孔道的 M聚体金属簇单元连接四个均苯三甲酸配体,每个配体单199 因其具有不饱和铜金属中心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研究出很多以 MOF-199 结构为基础的衍生物,多是通材料:由金属离子(Al3+、Cr3+、Fe3+)和对苯二甲酸由法国凡尔赛大学的 Férey 研究小组成功合成,其中最3 孔道呈现一维的菱形结构,具有非常良好的柔韧性,者吸附量的改变,其结构会发生转变,由小孔变为大孔“呼吸现象”,如图 1-2 所示。此外,MIL-100 和 MIL-其比表面积可达 5900 m2/g,而且它们的孔径也比较大,或者小分子负载提供了有利条件[32]。

图例,材料,氯化锆,车辆尾气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它是由氯化锆与对苯二甲酸在 DMF 存在条件下水热合成 系列材料:ZIF(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是由 YaghⅡ)或 Co(Ⅱ)与咪唑配体反应形成的 MOF 材料[34]。图 1-1 为明,ZIF 晶体材料在脱除烟道气和车辆尾气中的 CO2方面具

示意图,固定床反应器,示意图


图 2-1 固定床反应器示意图[68]Fig. 2-1 The fixed-bed reactor evaluation apparatus[68]配置的 H2S 气体以及氮气分别通过减压阀减压后(设置为 0.1 MPa)通过转子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速,之后两路气体通过混合装置充分混合,进入到 U 型管中,U 型管中的样品通过上下填充一定的石英棉来固定脱硫剂。在脱硫剂的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气体取样口,每 15 min 用针筒取样,使用气相硫分析色谱进行检测。当出口硫化物浓度气为进口气浓度的 1%时样品穿透。反应尾气先通入含醋酸锌溶液的瓶子后进行排空处理。本论文穿透硫容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Ct-出口硫浓度 g/cm3Co-进口硫浓度 g/cm3V-气体流量 cm3/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毓怡;;W.C.E 法脱硫性能及其机理的探讨[J];化肥工业;1988年01期

2 沈志耀,叶慧娟,章燕豪;CuNaX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9年04期

3 白雪峰;郭树才;;新法干馏半焦脱硫性能的研究[J];辽宁化工;1989年01期

4 安长胜;李巧玲;张昭;陈宇;张淑敏;;NiO-ZnO/Al_2O_3-SiO_2吸附剂的结构与脱硫性能研究[J];能源化工;2015年01期

5 张蕾;刘茜;张磊;;改性热解焦负载型催化剂脱硫性能的研究[J];煤炭技术;2016年11期

6 张守玉,吕俊复,岳光溪,王洋;煤质活性焦表面性质对其脱硫性能的影响[J];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邹长武,尹华强,楚英豪,吴军良,刘勇军;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性能[J];环境工程;2001年01期

8 刘勇军;王维竹;巩梦丹;郭家秀;尹华强;程琰;;氮表面修饰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性能[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年06期

9 刘硕磊;王建英;孟晓彩;史新乐;;亚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脱硫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16年11期

10 陈林涛;大坂侑吾;刘学成;何兆红;李兴;黄宏宇;;MnO_2/NaY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SO_2脱除性能[J];化工进展;201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学成;大阪侑吾;黄宏宇;何兆红;杨希贤;王智辉;;基于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锰的柴油机尾气深度脱硫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助力两型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会议论文集(NCECM 2015)[C];2015年

2 胡永琪;王建英;赵凤云;刘润静;赵瑞红;;负载金属改性的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性能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单佳慧;刘晓勤;姚虎卿;;沸石吸附剂用于燃料油深度脱硫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李宝硕;苑世领;;TiMgAlCu-HTLCs的制备及其煅烧衍生物在FCC再生烟气脱SO_x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6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技术、应用与产品[C];2013年

5 刘晓;云志;曹晶晶;史美仁;;新型脱硫材料Sb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6 马金花;吴志明;云志;;SbSn金属间化合物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及其脱硫性能[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7 宋丽娟;秦玉才;潘明雪;王旺银;邵新超;于文广;段林海;张晓彤;;吸附剂表面酸性对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琦颖;李稀;刘洪英;江霞;;赤铁矿-微生物协同脱硫性能的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9 侯影飞;孔瑛;杨金荣;张建辉;陈嵘;;施氏假单胞菌UP-1生物脱硫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心中;彭蕾;翁仁贵;王小英;;粉煤灰烟气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卓 李德鹏 侯云峰 刘明明;pH对脱硫性能的影响[N];中国冶金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景成;反应吸附剂的制备与深度脱硫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马雯雯;多酸基TiO_2低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赵建立;碱性工业废渣湿法脱硫消溶机理分析及脱硫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新鹏;用于硫化氢脱除与硫资源回收的绿色脱硫新体系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王洪国;清洁燃料选择性吸附脱硫过程中硫化物吸附行为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田立江;双循环多级水幕反应器脱硫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名双;半干法水合灰脱硫性能及机理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9年

2 张红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199)的改性及常温脱硫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3 韩书宇;Co-NH_2-SBA-15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4 王吉龙;π络合吸附剂材料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5 耿朝阳;负载铜、镍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6 石瑞华;炭材料复合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常温脱硫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7 皮信信;再生过程对活性焦理化结构及脱硫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李露露;空间位阻胺选择脱硫性能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付金贝;负载型固体杂多酸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10 黄德奇;柴油深度脱硫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2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82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