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系催化剂类芬顿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O643.3
【图文】:
1 绪论羟基氟化铜(CuOHF)是一种层状氢氧镁石结构的羟基铜盐[50],这种层状结构中的各原子是通过因发生 John-Teller 效应而扭曲的 Cu(OH)3F3八面体相互连接(图 1.1)。其中铜原子是[4+2]配位,其中一个氟原子和三个氧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与铜原子相连,另外两个氟原子位于八面体的两端,通过拉长的 Cu-F 键与铜原子相连,这样铜原子与六个配位就形成了一个扭曲的八面体。氧原子与氢原子结合形成羟基,进一步与层间的氟原子形成氢键(O-H···F),从而使得层与层之间得以相连。
奥地利的 Giester 等[50]研究了羟基氟化铜的晶体结构和拉曼光谱(图1.3)。他们将 CuO、Be(OH)2和 M2CO3溶解在极稀的 HF 溶液中(溶液体积约5 cm3),100~230℃晶化几天合成出绿色或黄绿色的 CuOHF。图 1.3 羟基氟化铜的拉曼光谱图2012 年,安徽师范大学的 Wang 等[54]在研究孪生双半球结构 CuO 的选择吸附性能时,发现合成 CuO 时 NaF 的加入量达到 4 mmol 产物就会变成 CuOHF。其合成过程为:1 mmol Cu(CH3COO)2·H2O 和 0.1 g 对苯乙烯磺酸钠(PSS)溶解在 25 mL 蒸馏水中,然后加入 0.4 mmol NaF,搅拌 10 min,180℃晶化 2 h,就得到 CuOHF 产?
图 1.4 羟基氟化铜的 SEM 图谱及 XRD 图谱2013 年,刘运奎等[55]通过铜粉与 1-氯甲基-4-氟-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盐以 1:1~1:2 的摩尔比混合,在有机溶剂与水混合溶剂的作用下,于 20~100℃下反应 5 min 至 24 h,将白色沉淀过滤去除,母液浓缩得碱式氟化铜,然后将其用于催化合成苯偶酰类衍生物。2014 年,Yahia 等[56]研究了 Fe(OH)F 和 Co(OH)F 晶体结构和磁结构以及其性能(图 1.5),文中提到 M(OH)F(M=Mg,Co,Ni,Cu,Zn,Cd,Hg)化合物都确实存在,并且它们的晶体结构与 α-,β-,γ-MnOOH 相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潇逸;何青春;蒋进元;周岳溪;许吉现;;类芬顿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06期
2 胡婉玉;肖正辉;崔芹芹;;Cu-Mn-Zn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3 李世光;杨曦;;高级氧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技术[J];辽宁化工;2014年03期
4 黄洪勋;孙亚全;陈明发;路艳艳;;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2年03期
5 田玉萍;朱志安;;新型复合混凝剂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四川化工;2012年01期
6 徐爱华;邵科杰;吴文利;范兢;崔金久;尹国川;;碳酸氢钠溶液中微量Mn~(2+)离子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J];催化学报;2010年08期
7 陈勇;;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染色废水脱色方面的研究[J];染整技术;2010年07期
8 梁喜珍;周跃明;王梅;;超声波芬顿法协同降解亚甲基蓝的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陈孟林;林香凤;黄智;何星存;宿程远;;吸附-氧化再生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9年04期
10 范莉莉;陆人武;陈炜鹏;;反渗透技术处理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J];环境科技;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爱华;尹国川;;碳酸氢盐活化双氧水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兴发;新型铁基双金属类芬顿催化剂的研制及在染料去除上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一冰;钴、铜负载型及铜镁复合催化剂在碳酸氢盐活化过氧化氢体系降解苯酚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佘维;Fe~(3+)/Cu~(2+)/H_2O_2体系对染料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的氧化降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1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9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