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强化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典型PPCPs的降解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2:28
【摘要】:近年来,由于药品及个人护理品(PPCPs)的大量使用,在我国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其含量处于ng/L~μg/L。虽然PPCPs在水环境中含量较低,但是由于传统污水处理厂对此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限,使得PPCPs随着污水厂尾水持续性的进入水环境当中,在水环境中积累呈现出一种“伪持久性”现象,而人或动物长期暴露于含有PPCPs的水环境当中会对人或动物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的污水处理措施,现有研究表明其对大部分PPCP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国内城市水资源越来越紧缺,为了响应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人工湿地净化雨水径流,以达到雨水回用的目的,但是由于雨水对城市道路以及农田土壤的冲刷,会导致雨水径流中存在各种污染物,其中PPCPs也会随着雨水冲刷进入雨水径流当中,在人工湿地净化雨水径流时需要关注人工湿地对PPCPs去除效果。本文选取两种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Z)以及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作为目标PPCPs,以研究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雨水径流中的PPCPs效果,并通过富集、驯化、纯化以及鉴定获取三种PPCPs降解菌,以筛选出的降解菌进行优化构建复合菌群,对人工湿地中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提升降解PPCPs效果。并探究复合菌群强化人工湿地去除PPCPs原理,以期能够为实际工程中应用生物强化人工湿地去除雨水径流中PPCPs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人工配水模拟北京市雨水径流水质作为人工湿地进水启动人工湿地,其中SMX、SDZ以及CIP三种PPCPs浓度为100μg/L。人工湿地运行45d后各项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对SMX、SDZ以及CIP去除效果分别为74.24%、64.70%以及51.53%。在运行稳定的人工湿地表层5~10cm处取基质,通过富集、驯化、纯化以及筛分获得6株PPCPs降解菌,命名为J-2~J-7,其中J-2与J-5为SMX降解菌,J-3与J-6为SDZ降解菌,J-4为CIP降解菌,而J-7对SDZ以及CIP均有良好降解效果。通过6株降解菌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中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J-4以及J-7为变形菌属(Proteus),J-2与J-5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J-3与J-6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2)通过微生物拮抗实验产生的抗菌环直径大小来确定降解同种PPCPs降解组合,发现当以J-2与J-5组合作为降解SMX混合菌、J-3、J-6与J-7组合作为降解SDZ混合菌以及J-4与J-7组合作为降解CIP混合菌时,抗菌环最小。并将三种混合菌通过不同比例复配构建复合菌群,在SMX混合菌:SDZ混合菌:CIP混合菌比例为2:1:1时,复合菌群对三种PPCPs去除效果最佳,并控制不同p H、温度以及接种量探究复合菌群最佳降解条件,发现在p H=7、温度为35℃以及接种量为1.5%时,复合菌群对三种PPCPs降解效果达到最大,SMX、SDZ以及CIP降解率分别为67.4%、47.6%以及50.8%。(3)以最佳接种量1.5%,投加复合菌群进入2#人工湿地,经过复合菌群强化后的2#人工湿地在HRT=48h时,对SMX、SDZ以及CIP去除率分别提升了8.88%、3.88%以及6.68%,通过控制不同人工湿地HRT=12h、24h、36h以及48h,发现2#人工湿地对SMX以及SDZ降解效果先增大后减少,在36h时降解效果达到最大,对SMX以及SDZ去除率别为86.34%和76.36%。CIP去除效果随着人工湿地HRT增大逐渐升高,在48h时具有最大去除率57.72%,在此HRT下,人工湿地对SMX以及SDZ去除率分别下降了6.71%以及9.70%,而且还导致人工湿地日污水处理量下降。当HRT由48h缩短至36h,虽然使得CIP去除率下降,但仅下降了2.38%,综合考虑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率以及日污水处理量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HRT=36h。(4)经过复合菌群强化后2#人工湿地中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出现了显著变化,人工湿地中上层、中层以及下层中细菌数量均提升了1~2个数量级,放线菌数量最大提升了1.08、1.06以及1.87倍,真菌数量逐渐减少,表明人工湿地逐渐由真菌性湿地转化为细菌型湿地,处理效果得到改善,在上层、中层以及下层中分别减少了36.18%、13.60%以及10.14%。POD、DHA、PPO以及UR活性也得到明显提升,在上层基质中均表现出最为显著提升效果。在上层基质3个取样位置中POD活性分别提升了100.0%、75.0%以及64.0%,DHA活性分别提升了100.0%、84.0%以及96.8%,PPO活性分别提升了207.1%、166.7%以及139.4%,UR活性分别提升了38.14%、33.38%以及36.77%。表明复合菌群投加到人工湿地后,主要提升了上层基质中微生物活性。(5)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发现细菌数量变化均对SMX、SDZ以及CIP降解有着显著影响,而真菌数量以及放线菌数量变化与SMX和SDZ去除率变化之间没有显著联系,而真菌数量变化与CIP有着较弱的负相关关系。SMX去除率变化与POD活性以及UR活性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DZ去除率变化与POD活性变化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UR以及PPO活性均对CIP降解有着正相关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X172
【图文】:

表面流,湿地,流人,溶解氧


第 1 章 绪论作为深度处理设施,但由于湿地基质附着面积较小,限制了湿地系,导致需要更大的水面面积用于 PPCPs 降解,而且表面流人工湿地为敏感,夏季和冬季气候与温度相差较大,湿地对 PPCPs 降解效果夏季时温度最适宜植物与微生物生长,湿地对 PPCPs 降解大部分,而在冬季温度较低时,湿地系统保温性能差,植物和微生物生长PCPs 的去除效果受到影响。湿地系统中的溶解氧也是限制微生物流人工湿地的溶解氧主要来自水面大气复氧、藻类光合作用以及氧量十分有限,不足以提供足够溶解氧用于常见污水污染物负荷而且在表面流人工湿地运行期间,更容易滋长蚊蝇,产生恶臭。

湿地,流人,双氯芬酸,城市污水处理


图 1-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结构Fig.1-2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tructure潜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中污水通过布水管道均匀的从人工湿地表面或底部垂直湿地以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克服供氧不足的缺陷,通过不同基面流人工湿地以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最大的,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效率高,在有氧条件下运行并且需要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是几个小时而不是水几天[39],因此,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更适用于处理人口较多区域所潜流人工湿地对 PPCPs 降解更为有效,Matamoros 等[40]研究 13工湿地中去除效果,发现布洛芬、双氯芬酸在垂直人工湿地中去,而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对二者去除率分别为 71%和 15%,这过程对 PPCPs 的降解更占优势[41]。但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运行管现象,主要由于不可滤物质积累导致,而且在布水口周围单位基其他位置高[42]。

湿地,流人,双氯芬酸,城市污水处理


图 1-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结构Fig.1-2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tructure直潜流人工湿地流人工湿地中污水通过布水管道均匀的从人工湿地表面或底部垂工湿地以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克服供氧不足的缺陷,通过不同表面流人工湿地以及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最大积,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效率高,在有氧条件下运行并且需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是几个小时而不是的几天[39],因此,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更适用于处理人口较多区域直潜流人工湿地对 PPCPs 降解更为有效,Matamoros 等[40]研究 1人工湿地中去除效果,发现布洛芬、双氯芬酸在垂直人工湿地中3%,而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中对二者去除率分别为 71%和 15%,氧过程对 PPCPs 的降解更占优势[41]。但是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运行塞现象,主要由于不可滤物质积累导致,而且在布水口周围单位较其他位置高[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若曦;;城市人工湿地建设探究 以上海市为例[J];当代县域经济;2019年01期

2 曹凯锋;;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03期

3 邓力铵;范潇潇;谢广燃;;城市人工湿地的创新改造与功能拓展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01期

4 肖俊峰;陈东洋;;人工湿地存在问题与发展路径分析[J];南方农机;2019年07期

5 孙振凯;董彬;王雯慧;刘任鹏;吕晶晶;杜钱坤;;人工湿地氮去除途径及提高方法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9年10期

6 常雅婷;卫婷;嵇斌;乔尚校;康佩颖;赵亚乾;;国内各地区人工湿地相关规范/规程对比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9年08期

7 丁怡;唐海燕;刘兴坡;宋新山;宋智博;张静;黄锐;王宇晖;;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在污水脱氮中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9年07期

8 张海波;;人工湿地对沙湖水的净化实验研究[J];广东化工;2019年13期

9 乔峤;;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年24期

10 金凤;;应用人工湿地治理污水的植物选择[J];吉林蔬菜;201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月明;黄昭杰;张毅敏;杨飞;晁建颖;尹杰;姚佳;;关于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建议[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7年

2 张亮;曹营渠;易畅;龙俊宇;张艳;;人工湿地堵塞的研究进展[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7年

3 张哲维;张政权;;人工湿地砌体砖研究与利用[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建明;;浅谈复合型人工湿地在设计应用中的几个问题[A];“十一五”环保成果汇编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许蒙;喻理;叶长城;周俊驰;彭亮;魏祥东;刘孝利;铁柏清;;植物塘+人工湿地+吸附池系统净化灌溉水中镉[A];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6 崔心红;;人工湿地 让城市环境更美好[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方志坚;;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在奶牛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列宇;张兰;刘永定;沈银武;;人工湿地的脱氮机理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翁益松;盛海峰;彭建华;刘朝飞;;多类型人工湿地污染源治理的试验研究[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10 张欢欢;黄玉明;;表面活性剂对人工湿地污泥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产生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YMG记者 高少帅;投资20亿打造人工湿地[N];烟台日报;2019年

2 全媒体记者 刘友旺;杨兴河人工湿地:“吞吐”之间 “洗净”污垢[N];太原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匙亮;人工湿地让污水变清流[N];威海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人工湿地来净水 再造11个“锦城湖”[N];成都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高健;蓟运河、凉水河、潮白河应建人工湿地[N];北京日报;2017年

6 德国生态工程协会副主席 迈克尔·布隆伯格;巧用人工湿地 以自然的力量解决水污染[N];苏州日报;2017年

7 通讯员 王恩标 田兵 记者 宋庆思;东明强化措施确保环境改善[N];菏泽日报;2016年

8 记者 陈峗 通讯员 叶相成 张华钢;成绩显著 亮点纷呈[N];十堰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人工湿地成天然净水器相当于再造20个锦城湖[N];成都日报;2017年

10 记者 王志冕;实施城市修补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N];德州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小燕;回流人工湿地对毒死蜱等农药去除途径和生物降解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7年

2 高平平;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规律与机理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张馨文;尾气增氧人工湿地污染物强化去除机制及其氧化亚氮减排效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张跃峰;生物生态组合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污染物去除特性及工艺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赵志淼;铁-碳酸钙对复合人工湿地生物化学调控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6 周卿伟;人工湿地强化技术及其效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7 赵桂瑜;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筛选及其吸附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付融冰;强化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及作用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雒维国;潜流型人工湿地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肖恩荣;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净化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冬;人工湿地对养殖污染区与矿山污染区农田灌溉水中重金属的去除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2 彭思琪;一种梯级式人工湿地—生态塘系统深度处理尾水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3 叶桂洪;强化人工湿地中微生物对典型PPCPs的降解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4 黄申琳昆;外加Zobellella sp.菌株A63对秋茄人工湿地脱氮机制的影响[D];深圳大学;2018年

5 刘哲;空间与时间曝气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氮净化能力影响[D];南京大学;2019年

6 陈国峰;严寒地区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工程应用[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7 李士波;平直复合沸石钢渣混合床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研究[D];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

8 陈寿昆;有机质污染水体及人工湿地对抗生素抗性基因接合转移效率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9 吴一骏;分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净化城市景观水效果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王瑞刚;人工湿地中强化吸附型填料筛选及其去污性能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97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97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1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