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六盘水市水城县杨梅乡耕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0-08-20 20:01
【摘要】:土壤作为土地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活动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等土壤环境问题在不断加深,导致可被利用的土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和退化。现如今土壤质量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所关注的焦点。通过土地调查项目可以了解土壤中元素及相关地球化学指标和分布状况从而为提高耕地利用价值。在农业生产时可以提供配合理土地施肥方案,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同时还有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保证种植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依托于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设计”项目,选取杨梅乡作为研究区域,共测试330个表层土壤样品,并对该区域进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运用多种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查明研究区养分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再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规范(DZ/T0295-2016),对该区域内耕地土壤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通过上述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研究区土壤养分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N元素含量比较丰富,以一级、二级为主。P元素含量丰富与较丰富占46.25%,以一级和四级为主。K元素含量较低,K元素含量缺乏与较缺乏占86.6%。研究区整体来说土壤养分元素较丰富,大部分区域等级在中等和较丰富等级。研究区B元素含量缺乏与较缺乏的土壤占32.7%,含量丰富与较丰富土壤占60.6%,而Mn元素含量分布与B元素类似,但是在研究区内Mn元素以丰富级别为主。在研究区整体上呈现出Mo元素含量丰富的情况,区域内几乎都是丰富与较丰富级别。Se元素在研究区以含量较丰富为主,整体含量水平上处于中等及以上等级。2.研究区理化指标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耕地土壤中的pH值平均值为6.54,呈中性,工作区土壤以碱性(pH为7.5~8.5)、酸性(pH为5.5~6.5)为主。研究区表层耕地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3.74%,含量级别以丰和很丰等级的为主且在研究区广泛分布。3.对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用单因子指数法可知,在8种重金属元素中以Cu、Cd污染为主,其中Cd元素的污染程度最大。用地累积指数法分析结果可知,与单因子指数分析法结果相差不大,同样重金属元素以Cu、Cd污染为主。从土壤重金属元素综合等级来看,研究区以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土壤状况不是很乐观。4.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来看:受重金属Cd元素和Cu元素污染的和K元素含量缺乏的影响,研究区土壤环境综合质量较差。研究区三等(中等)、四等(差等)和五等(劣等)土壤面积总和所占比例为99.4%,土壤质量不容乐观。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144;S159
【图文】:

水城县,六盘水市,杨梅,平均气温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盘水市,也称之为中国凉都,是属于贵州省的下辖市。它位于贵州区的一座城市,年平均气温是 15℃左右,夏季的平均气温 19.7℃平均气温是 3℃左右。六盘水市地区的气候总体上来讲是比较适宜夏天的时候,最高的温度也大约在 20 度左右,气候较为凉爽,目公路穿越过境,分别为都香高速、沪昆高速、杭瑞高速和纳兴高速着较强的航空运输网络,其交通枢纽工作区处于六盘水市水城县。究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杨梅乡,位于北纬 26°29'78"~26°3104°82'74"~104°83'41"之间,研究区域内的杨梅乡,海拔为 620 m,大约为 76 公里。全乡内管辖着有 13 个行政村,该乡镇是一个少数民以彝族、苗族、回族等三个少数民族人数最多。区域内交通位置图 2-1)。

区域地质图,水城县,区域地质图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元,基底为“三层式”结构,即下层为太古代 早元古代的中中元古代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上层则是由晚元古代浅变质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该区主要出露岩性为二叠系上统龙潭土岩、页岩及煤层和峨眉山玄武岩以及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层泥晶灰岩、生物屑灰岩。中部为主要为灰、深灰色中厚层下部为灰色厚层泥晶灰岩、生物屑灰岩。见(图 2-2)。

水城县,土壤类型图,黄棕壤


图 2-3 水城县土壤类型图(1)黄棕壤黄棕壤是指棕壤和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土壤,如果土壤经过强度淋溶,酸性反应,盐基不饱和的弱富铝化土壤。其成土母质主要为玄武岩、凝、第四纪黄色粘土以及砂页岩等风化残破积物构成。黄棕壤中有机质以分含量相对较高,由于该类型土壤土体较疏松,适于林牧业的发展和马等作物的种植,如图(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朱莉静;;大数据解读中国耕地土壤问题[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7年08期

2 张稚妍;;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年06期

3 李清华;林新坚;;加强福建省耕地土壤质量管理的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4 次仁;;西藏耕地土壤的类型构成及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西藏科技;2008年05期

5 杨有志;;旱田耕地土壤水分调节的途径[J];辽宁农业科学;1987年01期

6 黄少贤;台湾耕地土壤的性质与分布[J];台湾农业情况;1988年04期

7 尹迪信;贵州省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1988年03期

8 田秀;;广辟肥源为农业增强后劲[J];农业科学实验;1988年02期

9 千信子;;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是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8年06期

10 В.П.ГЕРАСИМЕНКО ,卢振泽;调节耕地土壤水蚀的理论基础[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宾川县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的对策措施[A];农村农业改革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论文选编(上册)[C];2014年

2 邓良基;胡玉福;张世熔;王昌全;夏建国;;四川盆地西缘耕地土壤质量变异研究——以雅安市雨城区为例(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3 胡学玉;李成成;郭晓;张沙沙;黄洋;;中轻度镉污染耕地土壤的安全利用技术与途径——活化还是钝化?[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4 邱建军;唐华俊;陈庆沐;陶陶;Changsheng Li;;中国农业耕地土壤碳平衡与碳排放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5 魏丹;;不同培肥措施对石灰性黑钙土水毁耕地土壤理化因子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6 章明清;彭嘉桂;林琼;杨杰;颜明娟;;闽东南耕地土壤长期供钾特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佩珍;金继运;王国忠;毕经伟;;上海市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8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唐杉;;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防治巢湖沿湖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的初步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唐杉;;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防治巢湖沿湖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永志;王胜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与耕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勇强;这10种耕地土壤病要重视[N];山西科技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张晴丹;为耕地土壤撑起“保护伞”[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记者 张静雯;加强耕地土壤保护 落实土壤污染防治[N];福建日报;2018年

4 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勾晓丽;农业供给侧改革促有机肥迎来春天[N];湖北日报;2017年

5 记者 张慧玲;呼伦贝尔投入1.4亿多元抗旱保畜[N];内蒙古日报(汉);2017年

6 记者 冯华;我国耕地土壤“家底”摸清[N];人民日报;2013年

7 杨政莹;厦门收集被征耕地土壤建绿地[N];人民政协报;2011年

8 王政辉 特约通讯员 高鹏飞;在建三江和富锦发现739.7平方千米天然富硒耕地土壤[N];北大荒日报;2019年

9 高鹏飞 记者 刘楠 吴树江;739.7平方千米天然富硒耕地土壤[N];黑龙江日报;2019年

10 小朱;400亩被占耕地土壤“还田”[N];无锡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桂娟;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红梅;米易县耕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2 陈江;贵州水城县南开乡耕地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潜在生态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3 周爽;六盘水市水城县杨梅乡耕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质量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4 高建杰;贵州省水城县木果镇耕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5 周宏冀;江西省耕地土壤pH空间变异与管理分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6 隋传嘉;苏南村镇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其与耕地空间格局的关系[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刘旭;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8 周洁莹;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与信息系统研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

9 马露洋;黄土丘陵区长期施肥对坡耕地土壤质量及农田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10 刘宁;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GWR模型反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8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98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