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轧制废润滑油的组成和再生工艺探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16:18
【摘要】:石油资源是当今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全球润滑油消耗量也是逐年增加,作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润滑油需求和消耗量也是连年上涨,因此这也造成了大量废润滑油的产生,而废润滑油不论从经济上还是环境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废润滑油的再生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项课题。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废润滑油产量大、收集困难、再生工艺落后等劣势。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并结合现有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本文对废润滑油的组成和新型环保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展开研究。本文主要从两部分展开研究,分别对轧制废润滑油的组成和新型再生工艺进行探究。首先对轧制废润滑油进行组成分析,由于轧制废润滑油是一个组成复杂且处理难度大的混合物,因此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轧制废润滑油先进性组分分离,使用极性由弱到强的淋洗液对废油进行淋洗,然后对淋洗后的溶液进行归类和整理,再利用红外、核磁共振的分析手段,共将轧制废润滑油中的成分分为五大类,同时其分子量由大到小的次序为:EDCBA;并对各组分的主要成分进行推测和定义,通过研究发现,A组分主要为链状烃类化合物;B组分为环状烃类,且芳香烃占比最高;C和D组分主要是一些稠环的胶质和沥青质,同时其中含有大量的羧基、胺基、醛酮等,含有大量的O、S和N元素;E组分主要是一些固体杂质。对于轧制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方面,本文通过无机絮凝-吸附工艺对轧制废润滑油进行再生处理,考察了絮凝剂、吸附剂和碱液用量对再生油油品的影响,同时对絮凝时间、吸附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实验优化,从而筛选出的最佳再生轧制废润滑油的条件为:FeCl3/WRO质量比0.10;NaOH/FeCl3质量比3.0;絮凝时间为6分钟;温度为60°C;粉煤灰/WRO质量比0.03;吸附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再生油,其运动粘度、闪点、倾点等物理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40°C的运动粘度有9.224降至8.782mm~2/s,闪点和倾点分别由160.5和-28.5降至155.7和-31.0°C,而且得到的再生油品质接近于新油标准,实现了无酸、无有机溶剂、高效环保的废油再生的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
【图文】:

再生油,废润滑油,紫外吸光度,图谱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硕士大类的物质进行分离出来,再去进行分析。分光光谱法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检测时,紫外分光光谱法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油的紫外光谱图中,我们很难读取出废油中的杂质成分和油品中们可以通过对比油品在某一特定位置的紫外透光率,来判断出油从而快速的分析判断再生出的初级油的性能优劣[32]。如图 1.1s 所润滑油和再生油的一个紫外光谱图,从图中发现,废润滑油的紫分进行初步定性,分难分辨出废油中的具体的杂质成分。同时我5 nm 处,无论是废润滑油还是再生油都有一个较高的紫外吸收峰的主要吸收峰是在 425nm 左右的,所以在利用紫外吸收峰对再行对比的时候,大多都是使用 425nm 处的吸收峰进行对比的。

红外光谱图,润滑油,红外光谱图,再生油


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含量,而与新油匹配度越高的再生油的油品质量通常也和新油的研究是通过再生油的某些红外吸收峰的微量变化来对其中的特的。Blanco 等[33]利用中红外和近红外光检测高添加剂量的润滑油比发现 Karl-Fischer 模型和氢化物法测量润滑油中的水分时利用萃取的方式从润滑油提取出其中的氧化物,然后利用红外吸化物的成分和萃取的效果。这些方法都充分的证明了,红外光谱分分析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流程图,白土精制工艺,硫酸,流程图


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传统的再生工艺和型的再生工艺。其中传统的再生工艺主要包含:硫酸-白土精制工艺、溶剂精制工艺、馏-加氢精致工艺等;新型的再生工艺主要包含:短程蒸馏工艺、超临界萃取工艺、膜离技术等。(1)传统再生工艺Ⅰ. 硫酸-白土精制工艺硫酸白土精制工艺是最早期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该工艺的流程图如图 1.3 所示该工艺技术是由德国 Meinken 公司开发,后西班牙利用此技术建立一套年处理量达1.2 104吨的废油再生设备(参考文献:废润滑油再生利用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而硫酸-白土精制工艺已经是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废油再生工艺。而随着多年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该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在现有工艺技术上也加入了碱洗、沉降等再生工艺如,法国石油研究院研发的新型 IFP 工艺[54],该工艺加入了丙烷萃取的流程,这大大低了硫酸和白土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压力。尽管如此,但是在再生过程中有量浓硫酸的使用,在蒸馏阶段会产生大量的硫酸蒸汽,这会对仪器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同时也会在制造两大污染废料:酸渣和过滤饼,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月明;郭大光;赵琳;马章杰;冯全;;车用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研究[J];当代化工;2013年10期

2 马奕炜;沈伽华;吴克宏;徐思峰;;超临界二氧化碳回收处理废润滑油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S2期

3 吴桐;郭大光;刘洋;;溶剂法再生工业废润滑油的工艺优化[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陈江;徐滨士;王晓丽;尹艳丽;张冠楠;;废润滑油/再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J];润滑与密封;2012年01期

5 孙红翠;傅忠君;王倩倩;;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技术[J];石油规划设计;2011年04期

6 李兴虎;;发动机润滑油的环境影响[J];内燃机;2009年01期

7 焦昭杰;张贤明;;废润滑油酸洗-碱洗-白土复合再生试验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胡豫;满瑞林;刘小风;曹晓燕;徐斌;;铝箔轧制油基础油的组成与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3期

9 孙新;李少萍;姚瑶;;碱洗法萃取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J];河南化工;2006年12期

10 周松锐;尹英遂;王媛媛;黄卫星;王晓强;;短程蒸馏技术在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的应用[J];化工进展;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建芳;废润滑油分类再生方法及再生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玉君;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现状与发展[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潜莎娅;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美丽乡村更新建设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扬扬;新型中速机油中烷基水杨酸盐型复合剂的组成和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吴楠;油品碱洗法脱硫及含硫废水无害化处理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5 张燕;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AC/PFC-PAM去除南淝河水体中磷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华;抽提絮凝—白土精制工艺再生废润滑油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兴卫;催化裂解废润滑油制备轻柴油技术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倩倩;短程蒸馏分离废弃重质润滑油及再生精制技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0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00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6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