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氮、磷等营养盐含量过高,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工景观水体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水体景观功能的丧失,这与人类对于改善居住环境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形成矛盾。而城市景观水体一般具有低C/N的特性,因此依靠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常常不能有效去除污染物,针对具有低碳高氮水质特征水体的处理方式又因为碳源不足及外加碳源增加成本和操作难度等问题的制约而发展缓慢。本研究中的内生碳源反硝化利用反应器,针对低碳高氮水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反应器进水方向的切换,使反应器内部各级生物量实现连续的“积累—利用”过程(内生碳源利用),实现在低碳条件下,利用内生碳源进行反硝化脱氮的目的。本文基于已稳定运行两年的内生碳源利用反硝化生物滤池,以反应器从F向进水切换至R向进水的一个完整运行周期为研究对象,对F向进水稳定运行时期、R向进水稳定运行时期及切换进水方向初期(过渡阶段)三个时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微生物代谢特征及生物群落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一个完整换向周期内反应器对硝氮、总氮、亚硝氮、COD_(Cr)、浊度的去除情况进行研究:在F向和R向进水期间,反应器对总氮和硝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35%及40%以上,亚硝氮进水浓度波动较大但出水均小于0.1 mg/L,去除率可达80%以上,COD_(Cr)在这两个进水阶段去除率在60%左右,进水浊度同样波动较大但出水基本均在1 NTU以下,去除率可达85%以上;在反应器进水由F向变为R向的过渡阶段,由于运行条件改变对微生物的冲击以及水流对后端(换向前进水端)生物膜的冲刷作用,反应器对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均有所下降,其中COD_(Cr)与浊度甚至会出现出水高于进水的情况,过渡期持续时间在20天左右;同时,在反应器运行的三个阶段内,溶解氧的变化均呈现出逐级降低的趋势,反应器后端溶解氧浓度低于0.5 mg/L;两个进水方向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进水端生物量增加较快,而后端生物量在微生物对内生碳源利用下呈减少趋势。(2)利用Biolog-ECO平板对三个时期各级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进行分析,反应器各级微生物代谢反映于平板上的AWCD值(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即平均颜色变化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变化整体呈现出前两级低于后两级的变化趋势,且在换向过渡阶段反应器各级AWCD值较F向和R向进水的稳定运行阶段有所降低,过渡期微生物代谢活性相对不高;前两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低于后两级,过渡期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于F向和R向进水稳定运行期;在F向和R向进水稳定运行期间,反应器第I级糖类利用占比最多,第III、IV级酸类利用占比最多,过渡阶段各级碳源利用差异不明显;结合DQ-fd图走向来看,第I级微生物显性底物为糖类,第II、III、IV级显性底物为酸类且第III级DQ和fd值均最高,表明其对酸类物质的利用潜力和相关微生物丰度均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各级微生物已利用的Biolog-ECO板上的31种碳源中提取出三个主成分,第III级与PC1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最高,与PC3相关性低,第I级与PC1呈负相关且相关性高,PC1种占比最高的碳源为酸类物质,其对微生物群落代谢的空间分布有较为显著的影响。(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F向和R向稳定运行阶段内反应器各级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在内生碳源反硝化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门为分类单位时,Proteobacteria(变形菌)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作为反应器后端微生物的优势菌门占比可达70%以上;以属为分类单位时,反应器后端的反硝化菌属均略高于前端,反应器中水解发酵功能的菌属和以酸类物质为主要碳源的菌属在后端均有一定占比;反应器后端以Pseudomonas spp.(假单胞菌属)为代表的菌属在厌氧条件下易被降解释放出有机质,从而作为反应器后半段厌氧菌的碳源,与反硝化菌属协同作用完成内生碳源反硝化脱氮。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
【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图 2.1 内生碳源反硝化利用过滤装置示意反应器在自然挂膜后,设两个不同的进水方向 F 和 R,在各进水方向下,沿流方向首先流入的即为第I级反应器,之后原水自第I级反应器侧向流入配水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勇凤;李昊成;朱永久;杨德国;;湖北长湖富营养化状况及时空变化(2012-2013年)[J];湖泊科学;2015年05期
2 段跟定;王先宝;金鹏康;王晓昌;;横流式滤池处理地表水作为景观用水的应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17期
3 王霖;种云霄;余光伟;龙新宪;;黑臭底泥硝酸钙原位氧化的温度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全过程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6期
4 丁鹏元;初里冰;张楠;王星;王建龙;;O池溶解氧水平对石化废水A/O工艺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污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年02期
5 刘长青;李梅华;曲燕慧;康兴生;毕学军;;基于Biolog技术倒置/常规A~2/O工艺不同碳源类型条件下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的差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4年04期
6 李如忠;刘科峰;钱靖;杨继伟;张翩翩;;合肥市区典型景观水体氮磷污染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J];环境科学;2014年05期
7 王绍祥;杨洲祥;孙真;刘燕;汪成伟;荆毓航;;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环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14年03期
8 张亚丽;张依章;张远;孟伟;刘相超;万峻;;浑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氮污染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9 李飞鹏;张海平;陈玲;;小型封闭水体环境因子与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相关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10期
10 林逸君;闻志强;朱力;林建平;岑沛霖;;Clostridium thermocellum与Clostridium beijerinckii偶联发酵玉米棒芯产丁醇[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鞠花;以污泥低氧水解酸化产酸作为碳源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802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0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