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同步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19:09
【摘要】:目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市政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因其排放量大,且氮磷浓度远高于引起富营养化的限值,成为造成和加重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二级出水中氮磷的深度处理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硫铁矿和二级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为共同电子供体同步去除二级出水中的氮磷。探讨硫铁矿的除磷能力及硫铁矿反硝化系统去除合成二级出水中低浓度氮磷的可行性。并考察硫铁矿粒径、初始NO_3~--N和NH_4~+-N浓度及碳源条件对反硝化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微生物群落分析、反应前后硫铁矿的XPS表征等方式探讨硫铁矿混合营养反硝化系统的除磷机理和脱氮过程,并对二级出水中富里酸(FA)的可生物利用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硫铁矿自身具有除磷能力,可在6 h内去除75.3%的PO_4~(3-)-P。以硫铁矿为自养反硝化的电子供体去除合成二级出水中的氮磷时,在6 d内,12 mg/L的NO_3~--N可去除98%,出水NO_3~--N浓度为0.26±0.05 mg/L;初始浓度为1.5 mg/L的PO_4~(3-)-P可在24 h内被完全去除,出水PO_4~(3-)-P浓度为0.39±0.27 mg/L。影响因素实验的结果表示,硫铁矿粒径越大,越难以被化学和生物氧化,从而除磷效果越差。而当硫铁矿粒径小于1.00 mm时,其对系统的脱氮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当粒径大于1.00mm,反硝化能力被抑制。较高的初始NO_3~--N浓度和NH_4~+-N浓度对脱氮速率具有不利影响;在不同的碳源条件下均能实现同步脱氮除磷,采用FA模拟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时可以进行反硝化作用,并发现在反硝化过程中FA先被分解为微生物可利用的类蛋白物质后再被利用,同时伴随着腐殖化趋势。此外,当系统中同时存在有机和无机碳源时,硫铁矿自养反硝化与异养反硝化为协同作用。以葡萄糖模拟二级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时,反硝化过程为两阶段反应。前36 h主要发生异养反硝化,主要功能菌属为Simplicipira和Cloacibaterium;36 h后主要发生自养反硝化,主要功能菌属为Sulfurimonas和Thiobacillus。异养反硝化的贡献度为55%~62%。系统中的PO_4~(3-)-P主要通过与硫铁矿化学和生物氧化(Dechloromonas和Ferritrophicum)产生的Fe~(3+)结合生成FePO_4沉淀以及被Fe(OH)_3吸附络合而去除。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开发经济有效的氮磷深度处理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
【图文】:

XRD图谱,天然硫,铁矿,XRD图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D8 focus,Bruker,德国),设置的衍射角(2θ)范围为 0~90o。硫铁矿的如图 2-1 所示。结果显示天然硫铁矿与 FeS2的晶体结构相似度达 92%,说成分为 FeS2,此外 XRD 图谱杂峰较少,显示没有其他矿物存在。为了进一步对硫铁矿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能谱仪(Energy disptrometer,EDS)(SSX-550, SHIMADZU, 日本)测定天然硫铁矿的元素组显示天然硫铁矿由含量(w/w)为 41.19%的 Fe,36.69%的 S,20.59%的 O,i 和 0.43%的 Al 组成。其中,O 元素的检出可能是由于硫铁矿在清洗与烘中表面被 O2和水氧化生成了 SO42-(Sánchez-Andrea et al., 2011)。

硫铁矿,部分氧化,络合,变化趋势


磷性能了不同系统中 PO43--P 浓度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看大幅度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含 Fe2+的溶液在配制后晚,导致其中部分 Fe2+被氧化,而硫铁矿在清洗与触,导致硫铁矿表面也被部分氧化,如式(2-et al., 2011;Chandra et al., 2010)。氧化后产生的 沉淀或络合,造成 PO43--P 浓度的迅速降低。FeS2+3.5O2+H2O→Fe2++2SO42-+2H+Fe2++0.25O2+H+→Fe3++0.5H2O

总铁,两个系统,硫铁矿,微生物


FeSO4+M 和 FeSO4+M+N 两个系统中 PO43--P 浓度在 0.9~1.1 mg/L 范围内波动,没有显著变化,说明活性污泥菌胶团对 PO43--P 没有吸附作用。图 2-3 显示了在 4 个系统中 Fe2+和总铁的浓度变化趋势。在添加硫铁矿的系统中,Fe2+和总铁的浓度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1 mg/L),这一现象印证了硫铁矿在厌氧条件下自身氧化和溶出较弱的推论。而在添加 FeSO4的系统中,Fe2+和总铁的浓度均在前 0.5 h 降低后维持稳定,这与 PO43--P 浓度变化相契合。FeSO4+M 和FeSO4+M+N 两个系统中的 Fe2+和总铁浓度分别稳定在 8.47 ±1.27、8.86 ±1.10 mg/L和 9.09 ±0.96 mg/L、9.14 ±1.10 mg/L,比 FeSO4+N 系统中稳定后的 Fe2+和总铁浓度(10.87 ±0.27 和 11.53 ±0.38 mg/L)分别约低 2.40、2.01 和 2.44、2.39 mg/L,但图2-2 显示这两个系统中的 PO43--P 去除量比 FeSO4+N 系统减少约 0.3 mg/L。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接种的微生物中残留的磷较多,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接种的微生物(如Dechloromonas 和 Ferritrophicum)氧化了部分 Fe2+生成沉淀(详见 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超;石寒松;王琦;周骏;;硫自养反硝化技术在污废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7年08期

2 袁莹;周伟丽;王晖;;不同载体条件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试验[J];净水技术;2012年06期

3 叶良涛;左胜鹏;;脱氮硫杆菌自养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4 张彦浩;钟佛华;夏四清;;利用氢自养反硝化菌处理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9年05期

5 夏四清;钟佛华;张彦浩;;氢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21期

6 邓旭亮;王爱杰;荣丽丽;肖勇;王祯华;;硫自养反硝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水处理;2008年03期

7 阮峗杰;谭洪新;罗国芝;王晨尧;车轩;孙大川;;硫自养反硝化对含盐水体脱氮及其动力学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8 袁莹;周伟丽;王晖;何圣兵;;不同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9 王豫琪;张增强;陈园;沈志红;王珍;何国强;;基于碳酸氢钠为碳源的氢自养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晖;周伟丽;欧阳丽华;张振家;;硫自养反硝化结合生物活性炭处理硝酸盐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郑猛;盛彦清;孙韶玲;赵国强;王婧;;硫对氢自养反硝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A];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C];2017年

2 宋孟;李棒;梁帅;王洪杰;;污水厂尾水硫自养反硝化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研究[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7年

3 李棒;宋孟;梁帅;王洪杰;;硫/沸石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研究[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7年

4 胡金翠;李德生;邢薇;李金龙;;pH对多元微电解自养反硝化脱氮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分析[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7年

5 阮起炀;蔡伟伟;陈瑶;高旭;周江源;姚宏;;河北某淀粉厂沼气脱硫工艺及成本效益分析[A];《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9年

6 车轩;罗国芝;谭洪新;吴嘉敏;蒋燕;齐巨龙;孙大川;;脱氮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反硝化特性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王爱杰;陈川;任南琪;刘春爽;邓旭亮;;废水碳氮硫同步脱除新工艺及其功能微生物分析[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邓淑华;勇往直前的人,没有终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金龙;基于Fe基质生物载体的低C/N比污水自养反硝化脱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佟爽;基于自养反硝化工艺处理低有机碳水中硝酸盐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3 郑猛;地表水中硝态氮的去除及其与硫的相关性[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年

4 李彭;不同电子供体深度脱氮工艺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5 胡思海;航天发射场苯系物和硝酸盐的异养与自养反硝化协同去除作用[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陆彩霞;氢自养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高浓度硝酸盐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茹;铁型脱氮技术及其微生物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8 郭鸿亮;Pseudomonas sp.C27反硝化脱硫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佩琦;混合营养型反硝化的脱氮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解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张稳;基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同步去除二级出水中氮磷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马景德;FeS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总氮去除及微生物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李杨;不同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效能比较与脱氮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张浩;东阳市污水处理厂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协同铁盐化学除磷深度处理工程技术应用[D];辽宁大学;2018年

6 左宇;硫自养生物反硝化过程N_2O排放特征与机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7 付炳炳;采用含硫铁化学污泥作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8 周艳;氢自养反硝化与纳米铁还原耦合体系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9 葛小帅;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ZGL1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0 刘凡;硫铁矿自养反硝化性能及条件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本文编号:2804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04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