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法律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11:34
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主要是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水资源管理包括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两个方面,且不可分割。法律手段是最有效地管理水资源的方式,而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和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实行分别立法,主要体现在《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两部法中,这就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形成了我国水法律的二元法律规范体系。鉴于此,本文从整合这两部法律的角度出发,指出上述分别立法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法律机制的观点。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法律机制的概述。一是逐层界定了“水资源”、“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及“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法律机制”的概念。二是根据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分析了构建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法律机制的必要性。最后从综合生态系统方法论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视角阐述了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一体化视域下我国有关水资源开发保护法律制度的实践困境。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的目标、主体和保障三个角度来分析《水法》与《水污染防治法》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定上存在的不协调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立法理念。二是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的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主要体现在水质水量管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水资源利用规划与水资源保护规划等方面。三是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缺乏保障,包括协调机制、监管机制以及法律责任体系的不完善。第三部分是国外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的法律规定及借鉴。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日本、法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的法律规定,总结和分析国外的成功经验,改进我国的水资源开发保护立法,为构建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法律机制提供思路和方法。第四部分是我国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法律机制的完善。根据第二部分剖析出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一是转变立法理念,设立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立法模式。二是建立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机制,确立专门的水资源开发保护综合管理部门,协调好水资源利用规划与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关系,实现水质水量一体化管理。三是从完善协调机制、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体系三个方面,健全水资源开发保护一体化保障机制。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68
本文编号:2807531
【学位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亮;;借鉴国际经验探析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及污染治理[J];环境保护;2015年09期
2 蔡守秋;沈海滨;;水污染防治法的现状与发展[J];世界环境;2015年02期
3 姚金海;;《水法》立法理念的调整与变革——兼论《水法》的修改[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年05期
4 沈百鑫;;比较法视野下的水法立法目的——我国水法与欧盟《水框架指令》及德国《水平衡管理法》[J];水利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5 秦天宝;;论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的完善[J];环境保护;2014年04期
6 王健;;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协调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张金锋;郭铁女;;澳大利亚、法国水资源管理经验及启示[J];人民长江;2012年07期
8 梁剑琴;;水资源司法问题亟需重视[J];环境经济;2012年Z1期
9 沈百鑫;;德国和欧盟水法概念考察及对中国水法之意义(上)[J];水利发展研究;2012年01期
10 姜亦华;;日本的水资源管理及借鉴[J];生态经济;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广兵;蔡守秋;;关于水环境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评估[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一鸣;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7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07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