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去除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20:14
   邻苯二甲酸酯(PAEs)作为环境中常见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具有生物累积、难降解、会对生物体内分泌产生影响等特性,伴随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其在环境中的检出率也愈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建设运行成本低,兼具美化环境的污水处理方法,应用领域广泛,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本文以日照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系统作为试验场地,选择被美国环保局(EPA)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六种PAEs:DMP、DEP、DBP、BBP、DEHP、DOP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比了人工湿地潜流基质填料的吸附特性;测定分析了人工湿地系统对六种PAEs的去除效果,探讨了湿地对PAEs的去除规律;采集潜流湿地的基质、植物样品,分析测定PAEs在潜流人工湿地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分析了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集潜流湿地现场的小粒径基质填料(粒径约为1cm),以覆盖生物膜火山岩、覆盖生物膜人工砾石、干净火山岩三种基质填料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苯酚作有机物的指示剂对三种基质填料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三种基质填料对溶液中苯酚的吸附到达平衡状态的速率较慢,在24h以内达到平衡状态;吸附热力学实验表明,在常温20℃下,三种基质填料对苯酚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r0.99),表明苯酚在基质填料表面的吸附是单层吸附;三种基质填料对苯酚的吸附平衡量随溶液初始苯酚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多,而吸附体系中苯酚的去除率则随之下降;三种基质填料对苯酚的饱和吸附量由大到小分别为:覆膜火山岩干净火山岩覆膜人工砾石;对比三种基质填料的比表面积大小可知,覆膜火山岩的比表面积约为干净火山岩的1.5倍、约为覆膜人工砾石的4倍。(2)在夏季(8月)、冬季(12月)采集日照市第二污水厂人工湿地系统的进水、二次布水渠、集水渠、出水四个采样点的污水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样中PAEs的组成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人工湿地系统的各采样点均检测到六种PAEs的存在,湿地系统对六种PAEs物质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DMP(47.1%)、DEP(44.05%)、DBP(39.25%)、BBP(36.7%)、DEHP(28.65%)、DOP(29.7%),人工湿地系统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平均去除率为34.1%,表明该人工湿地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系统夏季对PAEs的去除率较冬季高;PAEs六种同族体在湿地系统中的去除率随PAEs分子量、侧链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人工湿地系统的三个处理阶段:一级潜流湿地阶段、二级潜流湿地阶段、表面流湿地阶段,二级潜流湿地对PAEs的去除率最高,PAEs在表面流湿地中的去除率最低;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出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总浓度∑PAEs为10.23μg/L~11.443μg/L,六种PAEs中DEHP出水浓度最高,为5.884μg/L,其它PAEs浓度均低于3μg/L,经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出水DEHP含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限值。(3)选择日照第二污水厂人工湿地工程的潜流北区湿地作为采样区域,分别采集一、二级潜流湿地的两种基质样品(人工砾石、火山岩),四种植物样品(水葱、黄菖蒲、再力花、千屈菜),并采用超声提取/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采集到的湿地样品中PAEs的特征组成和污染分布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基质、植物样品中均检测到六种PAEs物质,PAEs六种同族体中DEHP、DBP含量最高;一、二级潜流湿地的人工砾石表面PAEs含量相差不大,二级潜流湿地的火山岩(火山岩基质仅配置在二级潜流湿地)表面PAEs的含量较人工砾石高;PAEs在潜流基质表面的留存量随季节变化,冬季(12月)基质表面PAEs的含量整体高于夏季(8月)的含量;四种湿地植物中再力花对PAEs的吸收量高于其它三种植物;二级潜流湿地植物PAEs含量整体高于一级湿地植物中的含量;对比同一时间段采集基质、植物样品中PAEs的含量发现PAEs物质在湿地植物中的吸收量高于基质填料对PAEs的吸附量。(4)以潜流北区8#湿地单元作分析对象,综合前面章节得到的研究结果,并考察日照第二污水厂人工湿地的设计参数,对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PAEs物质的年去除量、湿地基质、植物部分对PAEs的去除量进行了预测估算,通过估算得到潜流8#湿地单元对PAEs的年去除量约为3150.8g,基质填料对PAEs平衡吸附去除量约为41.9g,植物吸收作用对PAEs去除量约为455mg,湿地基质的吸附对PAEs的去除起主要作用。
【学位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703
【部分图文】: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吸光度,苯酚


图 2.1 吸光度对苯酚浓度的标准曲线2.4.4 数据计算与处理基质吸附实验中在 t 时刻的吸附容量 qt(μg/kg)及苯酚的去除率 R(%)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mCCVqtt 0(2.6a)100%00 CCCRt(2.6b)式中,C0和Ct分别代表初始溶液的苯酚浓度和t时刻吸附体系中的苯酚浓度(μg/L)V 代表溶液的体积(L);m 代表基质的投加量(g)。本节实验分别通过 Linear(2.6c)、Freudlich(2.6d)和 Langmuir(2.6e)三种吸附等温方程来描述基质对苯酚的吸附行为:QKCaee (2.6c)

曲线,吸附动力学,基质,填料


图 2.2 三种基质填料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曲线达到吸附平衡状态的覆盖生物膜火山岩的吸附量 Qe 为 1.962μg/kg,干净火山吸附量 Qe 为 1.581μg/kg,覆盖生物膜人工砾石吸附量 Qe 为 0.6μg/kg。由此可见,同的实验条件下,生长有生物膜的火山岩基质具有最大的吸附容量;而干净的火山较于覆盖生物膜的人工砾石吸附容量更大,则可能因为干净的火山岩本身具有多孔即便在没有生物膜覆盖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的微孔可以提供吸附位点,因此具有较强附能力,而人工砾石则不具有多孔结构,在成颗粒的状态下密度要大于多孔的火山故而在相同的质量下人工砾石的比表面积要远小于火山岩,因此对苯酚的吸附容量较低。2.5.2 基质对苯酚的吸附热力学结果分析按照 2.4.2 基质对苯酚的吸附热力学实验过程,三种基质在 20℃下对苯酚的等附线如图 2.3 所示。

等温吸附线,基质,吸附体系,苯酚


图 2.3 三种基质 20℃下对苯酚的等温吸附线2.5.2.1 初始苯酚浓度对基质吸附的影响研究吸附体系中初始溶液苯酚的浓度对三种基质填料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4。将图 2.3 和 2.4 结合来看可知,基质填料对苯酚的吸附量随吸附体系的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而体系中苯酚的去除率却随初始苯酚浓度的增多、基质吸附量的升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苯酚初始浓度的吸附体系中基质填料对苯酚的吸附都达到了吸附平衡状态,随着初始苯酚浓度在 200~2000μg/L 梯度范围内逐渐的增多,其对三种基质填料的吸附过程依然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可能因为基质在对苯酚吸附达到平衡过程中,其在基质固相、水相间的扩散交换存在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从图 2.3 和图 2.4 还可以看出三种基质填料对吸附体系中苯酚的去除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覆盖生物膜火山岩>干净火山岩>覆盖生物膜人工砾石,这一结果与吸附动力学实验测得的三种基质对苯酚平衡吸附量大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平;张宇;;人工湿地系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其改进对策[J];化工管理;2019年09期

2 王晓;曲媛媛;邓忠伟;;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年04期

3 吉凤丽;;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34期

4 徐德福;李映雪;方华;赵晓莉;吴芳芳;;蚯蚓对人工湿地系统优化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朱智媛;;高校人工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以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为例[J];四川环境;2009年02期

6 钱汪洋;许静;孙勤芳;;浅析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J];科技资讯;2009年17期

7 白峰青;李冲;朱文敏;陈娅鑫;;秋冬季节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净化效果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东;李岚波;王磊;;北方地区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氨氮、总磷试验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8年03期

9 陈起宏;;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5期

10 周巧红;王亚芬;吴振斌;;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武;;水生植物在北方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应用——以北京大兴念坛公园为例[A];2014“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学术论坛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4年

2 高鹏杰;;对人工湿地系统应用的探讨[A];2003年北京“水与奥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操;王子健;许宜平;黄炳彬;;人工湿地系统对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去除效果[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方荣杰;谭茂兰;李新建;吴昌智;粟世华;;人工湿地系统修复水稻田面源污染的试验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5 邓欢欢;葛利云;马美萍;赵长容;李建华;;人工湿地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物去除特性的光谱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刘雯;崔理华;;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7 杨敏志;曾奇韬;张超超;李长玲;;秋茄对不同基质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8 陈之依;;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对二级出水净化效果研究[A];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7年

9 刘传;刘欣庆;肖琦;;人工湿地系统基质除磷的模拟试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0 万金保;兰新怡;汤爱萍;刘峰;;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农村面源污染氮磷的去除[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爱平;人工湿地系统:修复环境的好帮手[N];科技日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付毅飞;圆江城人民碧水梦[N];科技日报;2005年

3 记者 李卓;“吃”进污水吐出清流[N];长沙晚报;2010年

4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构建清水修复技术体系 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N];中国环境报;2018年

5 时报记者 李富生 马静之;生态海东赢得世人瞩目[N];海东时报;2016年

6 记者 彭琰;打好治理攻坚战 还茅洲河“清白”[N];深圳商报;2016年

7 董仁杰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刘竹青 吴树彪;寻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途径[N];中国水利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晨阳 王润华 整理;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常委会发言集萃[N];华兴时报;2018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婧如;质量意识入人心 自主创新求发展[N];深圳特区报;2012年

10 记者 杨蕾 实习生 刘银璇;解决仙洲岛内生活污水问题[N];潮州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聪聪;人工湿地系统有机氯类污染物的去除及生物优化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丁怡;塘床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协同水质净化效果及生态调控机制[D];东华大学;2016年

3 杨旭;微污染饮用水源人工湿地预处理效能与作用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陈明辉;人工湿地系统氯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综合生态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海明;人工湿地的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D];山东大学;2014年

6 王玮;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的技术及其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雁;基于高阶差分的质量守恒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商卓;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去除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3 邓潇;湘中典型灌区稻田镉污染调查与灌溉水镉生态拦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4 李艳红;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银川市城市污水中试实验[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5 万明辉;营养盐富集型人工湿地系统脱氮除磷能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洪洋;人工湿地预处理引黄水库水效果与微生物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薛钧尹;含油废水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陆琦;人工湿地系统水力学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张磊;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净化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钱骏;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12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12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d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