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元素组成与健康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0-09-14 12:24
   太原市是世界上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加上太原市西、北、东三面环山的特殊地形,污染物难以扩散。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总体上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太原市的空气污染所面临的形势仍十分严峻。因此,开展太原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污染来源以及健康风险的研究刻不容缓。本研究在太原市随机选取了五个采样位点,使用大流量采样器(100 L/min)在2002年至2004年的采暖期(冬/春)和非采暖期(夏季)对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进行采样,采样共计118天,采集样本26个。采样完成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TSP中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并用富集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使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不同年龄(成人和儿童)、性别(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地区(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人群经呼吸途径暴露于致癌元素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在采样期间,TSP中一共可以检测到66种元素且采样期间TSP的平均浓度为424.81±239.35μg/m~3,PM_(10)的平均浓度为252.44±68.36μg/m~3,采样期间TSP和PM_(10)的平均浓度值均高于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浓度限值。(2)在整个采样期间,Ca的平均浓度为20389 ng/m~3,大约占颗粒物总质量的4.80%。而S、Fe、Si、Al、K、Mg和Na等地壳元素的平均浓度仅次于Ca,大约占颗粒物总质量的11.59%。(3)采暖期(冬/春)TSP及其组成元素的浓度大约为非采暖期(夏季)的1.5-3倍。TSP夏季浓度的平均值为248μg/m~3,冬季为478μg/m~3。S、Pb、Br、Mn、Se、As、Ni、Cd和Hg在采暖期(冬/春)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3μg/m~3、821 ng/m~3、725 ng/m~3、460 ng/m~3、79 ng/m~3、65 ng/m~3、34 ng/m~3、17 ng/m~3和3.5ng/m~3,非采暖期(冬/春)的平均浓度则分别为9.6μg/m~3、276 ng/m~3、138 ng/m~3、283 ng/m~3、0 ng/m~3、21 ng/m~3、21ng/m~3、6.8 ng/m~3和0 ng/m~3。元素Cr和Co的浓度则在非采暖期(夏季)较高。(4)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结果显示人类活动对太原市大气颗粒物的影响较大,主要来源可能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道路扬尘和工业生产。(5)不同人群经呼吸途径暴露于元素Mn和Cr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大于1,说明Mn和Cr元素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经呼吸途径暴露的HQ值儿童成人,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城市和农村则相差不大。不同元素经呼吸暴露的癌症风险值(R_i)10~(-6),且元素Cr的癌症风险值较高(R_i10~(-4))。以上结果表明,太原市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且对人体的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科学制定污染防治对策,改善太原市的空气状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13;X823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健康风险,大气颗粒物,太原市


技术路线图

太原市,位点,采样期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元素组成与健康风险评估天,采集样本 26 个。采样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采样期 I(2002 年 5 月 22 日-6 月 2日)、采样期 II(2002 年 12 月 9 日-2003 年 1 月 12 日)、采样期 III(2003 年 11 月 20日-2004 年 3 月 30 日)。其中采样期 I 为非采暖期,采样期 II、采样期 III 为采暖期。本研究主要选取了五个采样位点,其中采样位点 1,2 位于市区中心,采样位点3 位于市区以南,采样位点 4 位于市区以北采样位点 5 位于山区,如图 2.1 所示。

趋势图,PM10浓度,太原,年变化


太原市大气颗粒物元素组成与健康风险评估表 2.4 分析了 TSP 和 9 种与健康相关元素的相关性。由表可知,TSP 与 7 种元素(S、Pb、Br、Mn、Sr、Se、As)的相关性较高(r>0.7),其中,S 与 TSP 的相关性最高(r=0.92)。S 与 As(r=0.95),Se(r=0.92),Pb(r=0.89),Mn(r=0.87),Br(r=0.84)和 Sr(r=0.79)均有较高的相关性。S 是煤炭燃烧和煤炭焦化的标志性元素[66],说明煤炭燃烧可能是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加的原因之一。2.3.3 太原市 2001-2017 年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尼玛楚多;;大气颗粒物来源及特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08期

2 邵龙义;王文华;幸娇萍;李卫军;牛红亚;侯聪;杨书申;;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和影响效应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球科学;2018年05期

3 巫亮;;基于β射线法的大气颗粒物分级监测系统研究[J];环境工程;2018年07期

4 孙玉伟;刘春亮;祁昕;;四平市雾霾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和来源分析[J];山东化工;2017年02期

5 黄超智;李芬;;武汉市大气颗粒物监测的比对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7年02期

6 杨志文;元洁;吴琳;高晓月;毛洪钧;;2015年2月天津市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环境工程学报;2017年07期

7 杜鹏瑞;杜睿;任伟珊;;城市大气颗粒物毒性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9期

8 翟影;;吉林省大气颗粒物控制对策与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年12期

9 张霖琳;薛荔栋;滕恩江;吕怡兵;王业耀;;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监测技术与方法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10 崔凤;;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方法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家骅;丁珏;翁培奋;;大气颗粒物对雾霾天气的影响机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金象春;张贵英;肖才锦;王平生;王兴华;华龙;姚永刚;袁国军;倪邦发;;北京新镇地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C];2014年

3 王鹏;王崇臣;;气象条件对大气颗粒物中铅镉以及阴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李晓东;柳泽文孝;李海华;;成都市冬季粒径分级大气颗粒物的水溶性组分变化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白志鹏;;大气颗粒物环境基准研究历程与展望[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6 李红;王峰威;邓利群;柴发合;王淑兰;余学春;郑爱华;;环形溶蚀器大气颗粒物采样系统条件实验研究:涂层溶液浓度的季节对比[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牛_g文;;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作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8 曾建荣;包良满;龙时磊;陆文忠;谈明光;李燕;;上海冬季可吸入大气颗粒物中海盐源的贡献及其输运规律[A];中国颗粒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胡忻;张云;丁竹红;王体健;;南京市大气颗粒物粒经分布特征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林金明;刘艳;;东亚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辛;研究揭示大气颗粒物形成新机制[N];中国科学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杰 刘俊超;扬尘治理关键在于精细[N];中国环境报;2016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铁铮;“绿色穹顶”防霾威力如何?[N];中国花卉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雍黎;监测大气污染有了“火眼金睛”[N];科技日报;2017年

5 记者 叶乐峰;9城市完成大气颗粒物源解析[N];光明日报;2015年

6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 张宁;尽快建立大气颗粒物样品库[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赵文红;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危害[N];科技日报;2012年

8 记者 操秀英;我首次实现京津冀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监测[N];科技日报;2015年

9 刘杰 整理;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N];各界导报;2013年

10 记者  吴惠君 通讯员  张宁;我省首次使用离子色谱法分析大气颗粒物[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WDXRF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乃健;大气颗粒物暴露对大鼠肺部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其与慢阻肺样病理改变的关系[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3 唐晓星;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析的ICP-MS联用技术方法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8年

4 杨洪春;大气颗粒物监测仪在轨定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5 何翔;大气颗粒物表面非均相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显微红外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6 夏远;稀土矿区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组分对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年

7 吕立慧;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大气颗粒物走航探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周海军;包头市大气颗粒物环境地球化学特征[D];内蒙古大学;2018年

9 吴洪波;含硫化合物与矿尘氧化物及大气颗粒物的复相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段菁春;广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和穗港大气颗粒中有机碳/元素碳的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龙;南宁大气颗粒物中放射性核素与重金属含量测定[D];广西大学;2019年

2 吴雪伟;东北农业耕作和收割时期大气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9年

3 丁新航;太原市大气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

4 马泽源;城市游憩林对PM_(2.5)和PM_(10)的调控作用与影响因素[D];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

5 朱珊珊;河北邯郸市2013-2017年大气颗粒物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6 刘立彪;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室内外变化规律[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7 孟祥;聊城市徒骇河风景区大气颗粒物变化特征研究[D];聊城大学;2019年

8 白旭;太原市大气颗粒物元素组成与健康风险评估[D];山西大学;2019年

9 蒋颖;上海市居民区与工业区大气颗粒物重金属生物可给性与健康风险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0 丁倩;上海市部分地区大气颗粒物PM_(2.5)中溴代阻燃剂污染特征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8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18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