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2 12:20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年5月18-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又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而长江上游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和关键区域,其沿江重化工业密布,“重化工围江”等问题严峻,导致生态环境风险“红灯”频现。如何在“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的前提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避免工业陷入“先污染、再治理”的粗放集聚困境,把污染“关进笼子”?“生态集聚”就成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工业体系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因此,实现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的可持续耦合演进,将是破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促进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对于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对工业生态集聚进行了理论建构;其次,描述了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发展概况,结合区位熵和EG指数对其工业集聚发展水平进行了统计描述,并从资源消耗、污染物排行和污染治理三方面对其工业生态环境发展概况进行了描述;随后从集聚生态、集聚规模、集聚效益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业生态集聚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上游地区2000-2017年工业生态集聚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认为工业生态集聚是工业集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及外部环境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其发展规模与地区资源禀赋相协调,发展规律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生态失衡到生态整合的动态演进过程,发展关系复杂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并遵循着“工业集聚→工业生态集聚→工业生态集群”的动态演进规律;第二,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多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业园区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度较高,工业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且长江上游4省市中重庆市的工业环境发展状况最好;第三,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生态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基本维持在“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顺序,工业集聚规模水平则较平稳,基本维持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顺序,工业集聚效益呈不断增长趋势,基本维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顺序。而工业生态集聚水平整体上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且4省市中,重庆在2000-2005年以及2015-2017年工业生态集聚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四川省在2006-2014年间超过重庆市,从第二位跃居到首位,云南省发展较平稳,一直处在长江上游地区中的第三位,贵州省工业生态集聚水平则一直处于末位;第五,工业要素禀赋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水平起正向促进作用,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水平起负向抑制作用。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针对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强化工业生态集聚,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第二,有效推进环境规制,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第三,加强生态环保技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第四,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严守生态底线。第五,积极鼓励引进外资,推动引资与环保共赢发展。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427;X322
【部分图文】:
工业集聚、工业生态集聚及工业生态集群之间的动态演进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图 4.1 2000—2017 年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占比资料来源:2001—2018 年中国及长江上游 4 省市《统计年鉴》,经整理。4.1.2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发展比较分析(1)基于省市间的比较由表 4.1 可知,长江上游地区 4 省市间的工业发展状况差异显著,从 200—2017 年长江上游 4 省工业增加值基本维持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顺序,年均增速由大到小依次为贵州 17.4%、重庆 15.7%、四川 15.5%、云南 11.6%,省市工业增加值占各省GDP比重都较大,平均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川36.73%重庆 36.38%、云南 33.43%、贵州 33.08%,且均呈“倒 U 型”变化趋势。表 4.1 2000—2017 年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占比年份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2000 634.0 35.4 1154.5 29.4 328.7 31.9 704.0 35.0
图 4.2 长江上游地区省级开发区分布 单位:家资料来源:2018 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经整理。4.2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水平分析通过前文对工业生态集聚的理论建构可知,工业集聚与工业生态集聚之间遵循动态演进规律,工业生态集聚是工业集聚的高级空间组织形态,并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集聚水平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节基于区位熵和EG 指数对长江上游各地区及不同工业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期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为工业生态集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4.2.1 基于区位熵分析(1)区位熵区位熵能够测度地区的特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其能够反映出地
本文编号:2824376
【学位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427;X322
【部分图文】:
工业集聚、工业生态集聚及工业生态集群之间的动态演进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图 4.1 2000—2017 年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占比资料来源:2001—2018 年中国及长江上游 4 省市《统计年鉴》,经整理。4.1.2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发展比较分析(1)基于省市间的比较由表 4.1 可知,长江上游地区 4 省市间的工业发展状况差异显著,从 200—2017 年长江上游 4 省工业增加值基本维持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的顺序,年均增速由大到小依次为贵州 17.4%、重庆 15.7%、四川 15.5%、云南 11.6%,省市工业增加值占各省GDP比重都较大,平均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川36.73%重庆 36.38%、云南 33.43%、贵州 33.08%,且均呈“倒 U 型”变化趋势。表 4.1 2000—2017 年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占比年份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工业增加值(亿元)占 GDP比重(%2000 634.0 35.4 1154.5 29.4 328.7 31.9 704.0 35.0
图 4.2 长江上游地区省级开发区分布 单位:家资料来源:2018 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经整理。4.2 长江上游地区工业集聚水平分析通过前文对工业生态集聚的理论建构可知,工业集聚与工业生态集聚之间遵循动态演进规律,工业生态集聚是工业集聚的高级空间组织形态,并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集聚水平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节基于区位熵和EG 指数对长江上游各地区及不同工业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以期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工业生态集聚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为工业生态集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4.2.1 基于区位熵分析(1)区位熵区位熵能够测度地区的特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其能够反映出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传清;龚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工业集聚水平测度[J];改革;2015年10期
2 原毅军;谢荣辉;;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内在联系[J];科学学研究;2015年09期
3 唐松;;区域产业品牌效应、外部性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域空间模型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5年08期
4 毛旭艳;;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生态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杨仁发;;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2期
6 徐升华;杨同华;邹家成;;生态产业集群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J];情报科学;2014年10期
7 李筱乐;;市场化、工业集聚和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4年08期
8 张可;汪东芳;;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6期
9 李顺毅;王双进;;产业集聚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4年08期
10 张艳平;;区域金融服务业集聚与工业集聚协调发展水平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4年05期
本文编号:2824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2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