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SWAT模型的洱海西部和北部面源污染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9:14
   面源污染是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洱海是我国典型富营养化初期湖泊,也是典型的面源污染型湖泊。洱海流域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山区绵延坝区狭窄,河流数量多流程短,坝区水库密集、灌溉水系发达,流域污染入湖途径复杂。洱海流域平坝地区沟渠是面源污染进入湖泊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洱海流域入湖沟渠水质水量进行监测,分析其沟渠入湖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并从不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面源污染较重的海西流域入湖地表径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的响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SWAT模型,在洱海西部流域平坝区考虑沟河关系,北部流域河谷区考虑库河关系,构建不同类型流域的水文水质模型,分析洱海西部和北部流域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关键污染源与关键污染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成果对洱海流域面源治理及湖泊水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洱海流域入湖沟渠氨氮平均浓度旱季高于雨季,总氮、总磷平均浓度旱雨季差异不明显,按总氮平均浓度排序为东部西部北部;总氮、总磷入湖负荷均呈现西部东部北部,雨季88.17%的总磷负荷集中在洱海西部入湖。(2)海西流域汇水区尺度上城镇用地对总磷浓度影响突出,耕地中的高施肥种植区对总氮、硝氮影响突出;随距湖距离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径流水质的影响减小。(3)通过SWAT模型模拟,2015年海西流域总氮、总磷入湖负荷分别419.26 t/a、44.03 t/a,分别是海北流域总氮、总磷入湖负荷的1.38倍与2.14倍。化肥的施用与降雨期的叠加是造成海西与海北流域氮磷污染的重要原因。从空间分布上,海西流域氮磷高污染区集中在喜洲镇及大理镇大部分区域。海北流域氮磷高污染区集中在平坝地区河流两侧的子流域,主要位于三营镇、右所镇及邓川镇部分区域。(4)2015年耕地(水田和旱地)对总氮输出总量贡献最大(43.02%),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及和城镇用地)对总磷贡献最大(47.58%)。肥料施用对总氮、总磷入湖贡献率在海西流域与海北流域均达到30%以上;海西流域农村生活对总氮负荷占比较大(17.69%),海北流域分散畜禽污染对总磷负荷占比较大(21.94%)。
【学位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52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面源污染,洱海,实测法


基于 SWAT 模型的洱海西部和北部面源污染模拟研究拟的方法,通过实测法研究入湖沟渠时空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洱海西部和北部面源污染特征,并解析不同污染源及不同土地利用贡献率。

遥感影像,洱海,流域区,沟渠


分析了洱海流域入湖沟渠氮磷污部坝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空间分析与度上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径流水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温度为 季主要集中在 5-10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北部为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沟渠共有 221 条,71.49%的入湖沟渠位25 条),17.19%位于洱海东部(38 条类型主要为农田、村落、城镇、林地.

分布图,采样点,分布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基于 SWAT 模型的洱海西部和北部面源污染模拟研究分析 4 月 7 日-10 日和 2017 年 7 月 22 日- 26 日对在沟渠入湖口上游 100 m 处布设采样点(见量,并采用 GPS 仪记录采样点经纬度及沟渠酸化后当天带回实验室,并在 24 h 内测定 ρIP) (DIP,溶解性无机磷)、ρ(TN)、ρ(NH4 ρ(DTP)采用过硫酸钾-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定;ρ(NO3--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威;王毅力;储昭升;;草皮缓冲带对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的削减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2 张闻涛;邢奕;卢少勇;薛巍;蔡珉敏;曲洁婷;;入洱海河流临湖段底泥氮的分布[J];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02期

3 叶春;李春华;邓婷婷;;论湖滨带的结构与生态功能[J];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02期

4 王鹏;齐述华;陈波;;赣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13期

5 庞燕;项颂;储昭升;薛力强;孙莉;;基于GIS的洱海农村生活污水及其TN产排强度空间分析及控制对策[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0期

6 许泉立;杨昆;李建;杨玉莲;;洱海流域用地变化的智能体建模与非点源污染响应模拟[J];水利学报;2014年11期

7 张福平;赵沙;周正朝;魏永芬;;沣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水质变化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4期

8 於梦秋;蔡颖;刘华;龚蕾婷;冷欣;安树青;;太湖流域入湖河流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的影响——以乌溪港、武进港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9 欧阳威;黄浩波;蔡冠清;;巢湖地区无监测资料小流域面源磷污染输出负荷时空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10 王哲;谢杰;方达;吴德意;孔海南;刘爱武;李梅新;刘文祥;;洱海北部2种典型种植制度下农田氮污染负荷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习斌;典型农田土壤磷素环境阈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张秋玲;基于SWAT模型的平原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家科;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庞靖鹏;非点源污染分布式模拟[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文超;凤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关键区识别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张召喜;基于SWAT模型的凤羽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830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0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