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损害包括因环境污染等侵权行为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和对生态环境自身造成的损害。本文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构建是为了解决责任人不明、责任人无履行能力、责任依法免责三类特殊情形下的环境损害赔偿问题。环境损害基金的建立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进行救济,有利于为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提供资金支持,最终达到救济受害人,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目前主要依靠传统的民事侵权责任制度进行规制,但是由于环境损害的特殊性,传统民事侵权责任在处理环境损害责任赔偿时显现出很多不足之处。为了弥补民事侵权责任对环境损害赔偿之不足,环境法学界开始出现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救济理论。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是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救济的方式之一,是一种兜底性的环境损害责任补偿制度,对于分担环境损害责任风险,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环境损害补偿相关的规定只散见于部分单行法中,无法为其他类型的环境损害提供基金补偿,因此,有必要尽快地构建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国内外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相关规定为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的构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如日本的公害补偿制度及美国超级基金法在处理相关环境损害问题上制定了比较成熟、完善的制度,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在基金的管理、征收、使用、监督等具体制度设计上也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上述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同样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尽量扩大我国环境损害基金的来源,避免出现资金不足等问题。结合我国环境损害问题的现实状况,在借鉴国内外基金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基金管理制度、征收制度、使用制度、监督制度四个方面,对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构建展开了论述。基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情,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难度大、风险高,应由国家指定部分典型行业及区域对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先行试点,待该制度经过实践检验,并修改完善后再逐步推广。
【关键词】:环境损害 责任社会化 补偿基金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方法9-11
- 1.2.1 文献研究9-10
- 1.2.2 比较研究10
- 1.2.3 实证分析10-11
- 2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概述11-16
- 2.1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相关概念界定11-13
- 2.1.1 环境损害11-12
- 2.1.2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12-13
- 2.1.3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13
- 2.2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功能及特征13-16
- 2.2.1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功能13-14
- 2.2.2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特征14-16
- 3 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6-22
- 3.1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16-19
- 3.1.1 现行环境民事侵权制度的缺陷16-17
- 3.1.2 完善环境损害责任救济社会化理论的需要17-18
- 3.1.3 统一立法的缺失及现行单行法的不足18-19
- 3.2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构建的可行性19-22
- 3.2.1 理论基础上的支撑19-20
- 3.2.2 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借鉴20-22
- 4 现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考察及启示22-32
- 4.1 域外主要国家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相关法律制度22-28
- 4.1.1 日本公害补偿法22-25
- 4.1.2 美国超级基金法25-27
- 4.1.3 其他国家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27-28
- 4.2 国内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相关法律制度28-29
- 4.2.1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28
- 4.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28-29
- 4.3 国际油污损害基金法律制度29-30
- 4.4 国内外相关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启示30-32
- 4.4.1 保障充足的资金来源30
- 4.4.2 注重环境损害问题的预防30-31
- 4.4.3 重视国际合作31-32
- 5 我国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构建设想32-43
- 5.1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立法目的32
- 5.2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32-41
- 5.2.1 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设置32-34
- 5.2.2 基金征收制度34-37
- 5.2.3 基金使用制度37-40
- 5.2.4 审核监督制度40-41
- 5.3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试点推行41-43
- 结语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6期
2 徐以祥;;论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体系[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徐祥民;巩固;;环境损害中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兼论环境法的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5期
4 李丹;;环境损害救济制度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22期
5 张红振;曹东;於方;王金南;齐霁;贾倩;张天柱;骆永明;;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6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法理依据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3期
7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4期
8 李宗林;;论环境损害[J];魅力中国;2009年25期
9 陈太清;;行政罚款与环境损害救济——基于环境法律保障乏力的反思[J];行政法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吴宇欣;;环境损害鉴定主体法律责任法理基础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秋实;;浅论跨界环境损害[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晓静;;论跨境环境损害的损失分担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国家危险行为的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从日本排放高放射性污水谈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6 杨萍;;环境损害补偿基金若干问题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7 潘富石;;法国工业环境法的介绍[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鄢斌;崔然;;政府环境危险行为的责任性质及其承担——以福岛核泄漏事故排污行为为线索[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孔俊伟;邓晓敏;;环境损害民事诉讼中的证明问题——从两份截然不同的判决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秀英 执业律师;急需补齐环境损害评估的短板[N];东莞日报;2014年
2 张黎;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李禾;全国性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成立[N];科技日报;2006年
4 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人保财险公司理赔管理部高级业务主管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上)[N];国际商报;2008年
5 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为人保财险公司理赔管理部高级业务主管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下)[N];国际商报;2008年
6 中意合作《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定技术与鉴定机制》项目培训团;学习意大利经验 建立环境损害评估体系[N];中国环境报;2009年
7 李松;部分欧洲国家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介绍[N];中国贸易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王从帅 记者 闫艳 见习记者 李苑;企业主当义工补偿环境损害[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林灿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界损害问题的归责与赔偿研究”负责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从康菲漏油事故看重大环境损害的归责与赔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张红振 王金南 曹东 於方 牛坤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经验及启示[N];中国环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华国;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张寒;跨界环境损害国际法律责任体系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3 李伟芳;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伟伟;论跨界环境损害的法律责任制度[D];复旦大学;2014年
2 吴景瑜;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驰;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江小琴;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李杨;跨界环境损害中的国际法律责任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刘广月;论跨界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及赔偿[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王庆鹏;我国非突发性环境损害救济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姚艳山;论环境损害的民事救济[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李丽杰;论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求偿[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张艳;论环境损害的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损害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