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00:06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我国是世界最大碳排放国,碳排放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国家文件精神不断强调和重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因此,减少碳排放、遏制气候变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应真正在各地区形成共识并积极付出努力。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区的长三角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级行政区,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约1/50,经济总量却约占全国1/4,碳排放量超过全国1/10,为碳减排的重点区域和我国经济与环境转型升级发展的重点关注区域。因此,辨析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探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对于改善该地区碳排放现状、引领推进全国碳减排的意义重大。本文从区域、省级、城市尺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变化特征,借助ArcGIS软件刻画了城市层面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状况;利用简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随机回归影响模型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长期拟合关系;利用脱钩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短期相互作用,特别运用影响力评价模型对影响因子在各城市脱钩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借助ArcGIS等分析软件对城市层面脱钩关系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5年,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不断增长,增长率则波动下降,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江苏是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总量较大、增速较快的省份;高度、中高度碳排放城市数量越来越多,整体碳排放格局逐渐恶化,呈现以上海为集聚区、中部碳排放量高并向两翼辐射的特征,碳排放集中带向东部地区偏移。(2)从长期拟合关系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简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倒“N”型形态,阶段性地呈倒“U”型形态,理论拐点出现在2013与2014年之间,对应的人均GDP为53793.07元;进一步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二次拟合,发现观察期内其并非倒“U”型形态,在样本研究区间拐点并未出现;在多种影响因素同时作用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受人口、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均GDP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每增长1.00%,碳排放量增加约0.09%;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技术进步指标测算同时纳入技术投入和技术产出,结果显示整体技术进步实现的碳排放减少量小于其带来的增加量。(3)从短期相互作用来看,长三角地区区域层面的脱钩状态逐步好转,由负脱钩向弱脱钩和强脱钩状态转变,碳排放因子的脱钩状态表现为种类多样化但趋势向好的演变进程,能耗因子则表现为多样化波动但趋势向好的演变进程,且后者对脱钩状态的影响更显著;城市层面脱钩状态存在显著差异但逐步减弱,大部分城市的脱钩状态逐年改善,强脱钩和弱脱钩城市逐年增多且呈集聚态势,并向东部偏移;两脱钩影响因子的脱钩状态在城市层面均呈现明显的种类多样化、分布差异化但趋势向好的演变格局,碳排放因子总体表现为由负向到正向影响的变化趋势,能耗因子在大部分城市中表现为正向影响且较为稳定,且对脱钩状态的影响更显著。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24;F124.5;F127
【部分图文】:

协调作用,能源,化石能源,二氧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作为能源消耗导致二氧增长付出的代价。如为继。因此,应当在,实现最终的可持续大量化石能源被消耗心观点是:用更少污、低碳生活、与自然息革命、生物技术革经济,走出一条适合

空间分布,城市能源,消费总量,空间分异


2015 年长三角地区 25 个城市能源消费总量空间分 2016 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统计年鉴计算所得长三角地区 25 个城市的能源消费总量空间分布呈向周围扩散的形态特征,中部总量最高,北部总量,总量相对越高。耗区的城市有 6 个,占所有城市数目的 24.00%,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发达城市。上海作为长家的经济中心,能源消费量最高,达到 8015.66 万二大城市,工业基础雄厚,沿海制造业发达,能准煤,排名仅次于上海,也是浙江进入高能耗区省会城市,经济规模虽不及苏州,但第二产业是其传能源消费量排名第三,达到 6848.27 万吨标准煤;

碳排放空间,三角,分异,碳排放


27图 3-10 2001-2015 年长三角地区 25 个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异情况数据来源:根据 2002-2016 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统计年鉴计算所得总体来看,空间分布呈现以上海为集聚区、中部碳排放量高并向两翼辐射的特征;2001-2015 年,分布图颜色整体越来越深,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整体格局逐渐恶化,空间分布演变呈现碳排放集中带向东部地区偏移、高度及中高度碳排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洪刚;陈凯;佟昕;;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溢出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刘渝琳;郑效晨;王鹏;;FDI与工业污染排放物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3 计志英;毛杰;赖小锋;;FDI规模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4 尚勇敏;曾刚;倪外;朱贻文;;中国典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与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2期

5 赵国飞;赵丹;王玉芳;;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6 王永刚;王旭;孙长虹;芦晓燕;;IPAT及其扩展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3期

7 高星;商巍;;中国省域R&D投入对碳排放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张勇;张乐勤;包婷婷;;安徽省城市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9 张宇;蒋殿春;;FDI、政府监管与中国水污染——基于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分解指标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4年02期

10 黄蕊;王铮;;基于STIRPAT模型的重庆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懿安;长三角地区工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关联性分析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邓玲玲;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王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7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7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