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陆海统筹视域下入海排污口监管体制的重塑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10-28 15:30
   入海排污口监管制度,是当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和弱项,既有陆源污染物排放监管体制未理顺的原因,也有入海排污口监管缺乏体系化设计、监管手段未聚焦入海排污口"着力点"的局限。陆海统筹视域下入海排污口监管,需在区分技术类型和管理类型的前提下,改变传统"备案+禁限规定"监管要求,衔接入海排污口与陆源污染源监管,确立入海排污口分类监管与环评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有效关联的精细化监管的格局。
【部分图文】:

渠道关系,控制体系,污染物排放,海洋


技术类型是依据技术规范确立的入海排污口类型;管理类型是管理实践中纳入环境管理范围的类型。另一有关联的概念是陆源监管对象,指为有明确法律规范或规范性文件予以规范调整的入海排污通道。入海排污口类型的合理化和法定化,是监管制度构建的前提。当前大量排污口脱离监管的根源,重要因素之一是技术类型、管理类型和管理需求相互不照应,监管规范脱离管理类型,监管制度脱离管理需求。随着2017年和2018年开展的海洋督察及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的推进,我国入海排污口的技术类型和管理体系逐渐清晰,为科学划分排污口类型奠定了基础。从当前发布的技术规范和规范性文件来看,我国入海排污口在陆源污染排放控制体系中排海渠道的关系如图1所示(2)。在我国海洋陆源污染物排放控制体系与排海渠道关系图中,依技术规范,入海排污口属于人工排水设施中排污口范畴,入海排污口技术类型包括了工业直排海、市政排放、生活源污水排放、农业源污水排放等。在工业直排口中,又包括了工业企业直排口、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直排口、工业聚集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直排等类型。而管理类型包括范围为企业直排口、市政直排口、混合直排口及其他[]。而依据2017年海洋督察和2018年开展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陆源监管对象则还包括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排放口、排涝泄洪口、入海河流(大多指接入排污管道的沟渠)[]。它们与入海排污口管理类型存在交叉,但并不完全重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建军;蔡淑娟;佟元铭;;广东省入海污染变化趋势及减排对策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年04期

2 温泉;;不得不说的入海排污口[J];海洋世界;2006年06期

3 孙鹏;;浅谈大连市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现状及治理措施[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03期

4 郭杨;;辽宁省主要入海直排口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17期

5 刘汉霖;聂红涛;王雅丽;孙雪;魏皓;;基于统计数据的滨海地区污染物入海通量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天津市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9年06期

6 胡益峰;郑榕;蒋红;方添坤;;舟山本岛区域入海排污口现状调查与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年07期

7 李翔宇;张操;;大连黄海地区入海排污口高分辨率航测排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年17期

8 贾卓;汤友华;李秀;郭振华;;基于WebGIS的入海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海洋技术学报;2016年02期

9 周晓霞,杨作升;48年来黄河入海水沙过程及其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J];海岸工程;2002年01期

10 石敏;;“十二五”期间辽宁省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变化与入海通量分析[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莹;山东省入海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袁宇;稀疏数据条件下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的估算[D];东北大学;2009年

3 邹涛;夏季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张燕;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刚;胶州湾入海点源、海水养殖污染物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石红;入海排污口选址适宜性评价与案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周超凡;青岛市镇街行政区氮污染物入海排放数量计算方法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刘娟;渤海化学污染物入海通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李岚;广州海域陆源入海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王同顺;黄河入海径流和近海水域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探讨[D];鲁东大学;2017年

7 周玉;连云港海洋环境容量估算及入海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翟雅男;入海排污口选址比选方法研究及案例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曲玉环;东营市陆源入海污染物调查与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于帅;黄河调水调沙影响下河口入海泥沙扩散及地貌效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60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60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