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松花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10:58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以科技创新促发展的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对松花江流域开展了水质评价和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研究。对水生态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充分体现了“分级、分类、分区、分期”的水环境管理思想,是开展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此外,随着环境监测等技术的发展,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越来越多。在环境管理中,如果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将会得到更全面合理的环境评价结果,从而根据各水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特征制定水环境管理方案。因此本文将数据融合技术用于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和分区,以此促进大数据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本文首先用大数据分类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从五个维度对数据的可用性进行分析,形成本研究所需的环境数据库。然后采用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松花江流域典型监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权重由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共同计算获得,综合考虑了污染最严重指标的影响及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了两种赋权方法的优势。水质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4年松花江流域水质污染程度总体趋势较为平稳,以Ⅲ类、Ⅳ类水质为主。嫩江流域的总体水质状况相对较好,松花江干流总体水质较差。其次,运用数据融合技术,综合分析了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将生境维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产维持以及城市支撑维持五种水生态功能进行重要性等级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四个重要性等级。根据评价结果,将松花江流域在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65个四级分区。分区结果符合实际,可以在规划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方案时作为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其他流域的水生态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研究提供参考。研究以Arc GIS软件为平台,使研究过程更加简便可行。最后根据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结果,分析了五种水生态功能区在松花江流域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松花江流域的地域特点,针对五种功能区分别提出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但本文讨论的四级分区是在现有数据基础上分析得到的,随着人类活动干扰或自然变化的影响,应定期合理调整分区,从而满足水生态建设总体需求。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52
【部分图文】:

水系分布,松花江流域,水系分布,流域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 数据整理与研究方法区域概况流域属于我国重点流域之一,位于我国东北部,涉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水系十分发达,以嫩江和第二松花江为上游南北后形成松花江干流。因此,松花江流域由三部分构成,即流域和第二松花江流域(图 2-1)。

松花江流域,窗口界面,属性表,监测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自然邻域法插值通过算法找到据插值点最近的样本点子集,并分析区域的大小对这些样本运用权重进行插值,所有点的自然邻域与泰森多边形相关。

计算器,窗口界面,字段,栅格数据


-16-图 2-4 字段计算器窗口界面融合业生产维持和城市支撑维持功能的评价则需用镶嵌、栅格计算器等处理方法。镶嵌功能的栅格数据集结合形成成一个栅格数据集。和数据处理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利用栅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予伟;刘东润;陈献耘;;大数据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展望[J];水资源研究;2015年05期

2 衣强;;大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年04期

3 周长松;邹胜章;李录娟;夏日元;;几种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08期

4 李安增;王宁;王常权;邱燕;;大数据技术在环境信息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年01期

5 王金龙;李法云;吕纯剑;魏冉;李崇;;辽宁北部典型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与水生态服务功能评价[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6 马占东;高航;杨俊;席建超;李雪铭;葛全胜;;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资源科学;2014年04期

7 冯华;;浅谈水质评价方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年03期

8 曹慧明;许东;;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8期

9 刘洋;宋子恒;陈颖;;辽河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保护行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盛夏;张红;苏超;;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汾河水质评价[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丹阳;松花江流域城镇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2 左世文;城镇化进程中沈抚连接带水生态变化与四级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蒲欢欢;渭河流域水生态评价与区划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杨静;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4年

5 李红振;大兴安岭东部地区过伐针阔叶混交林森林多功能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6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76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c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