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轴数字全息的多种水下微生物识别
【学位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835;TP391.41
【部分图文】:
图 1.1 水华和赤潮Figure 1.1 Water bloom and red tide在污水处理方面,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处理市镇和工业废水的最具成本效益和最常用的方法,微生物主要处理污水中的氮、磷、碳等污染物,可以有效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将复杂的含氮、磷等有机物降解为氮、磷无机物。污水微生物处理法不仅经济高效,而且实现了无害处理和资源的重复利用,对污水中微生物群落检测可以有效反应当前污水处理效果,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极其重要作用[5]。得益于近年来光学全息技术和光电接收器件(CCD)的飞速发展,再结合相应的图像处理算法,为快速高效自动探测水下微生物提供了新的一种思路。本文基于离轴数字全息成像理论形成了一套水下微生物自动识别探测的系统。与传统微生物显微镜识别方法相比,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水下微生物的快速准确识别,还克服了传统微生物识别耗时大,劳动强度大,使用环境有限,受检测人员主观影响大的缺点。该系统可对水下微生物进行非接触测量,快速识别微生物种类。
合肥工业大学学术硕士研究生论文 0U x , y , z aexp jk x cos ycos (2.3)2.1.2 菲涅尔衍射积分当光束经过小孔、或障碍物时,由于光的波动性,会偏离原直线传播路径的现象称为衍射,如图 2.1 所示。在紧靠小孔或障碍物的后方平面上,衍射光场的分布几乎与孔径或障碍物一样,并衍射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衍射图样形状与大小越来越偏离小孔后障碍物,这个区域称之为菲涅尔衍射区。
图 2.2 离轴数字全息再现光路ure 2.2 Off-axis digital holographic reproduction optic导的全息图复振幅透射率可知,再现光波通过全 0 0 00, ,exp 2B HU Ru x y u t x ysinA j y t t t tu u u *0 0 0 0, , exp 2U R Ut t A t O x y O x y j 0 0 0 0 0 0, , exp Bu t A R O x y A R O x y j x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倩楠;段存丽;冯斌;王凡;郭荣礼;;采用长工作距离物镜的低噪声相移数字全息显微研究[J];光电工程;2019年12期
2 盛伟;;教学型数字全息综合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J];大学物理;2019年05期
3 昝会萍;张引科;谷同凯;;处理双曝光数字全息的一种新方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4 邱培镇;王辉;金洪震;施逸乐;;数字全息信息记录最大化及简化相移技术[J];光电工程;2009年03期
5 李军;沈丽娜;常鸿森;李榕;;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相移数字全息实验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马慧;张永安;;实时数字全息法在温度场测量中的应用[J];激光杂志;2009年03期
7 刘冬尔;;数字全息3D图像再现的方法论述[J];数码世界;2017年12期
8 王凤鹏;邓世桂;张选洲;王兴权;曾祥志;;同轴数字全息视频动态跟踪处理实验[J];光电工程;2014年06期
9 王华英;刘飞飞;廖薇;宋修法;于梦杰;刘佐强;;优化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系统[J];物理学报;2013年05期
10 徐先锋;焦志勇;韩国霞;袁红光;鲁光灿;高飞;;广义相移数字全息反射物体成像实验设计[J];大学物理;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喆;微流控芯片定量检测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2 满天龙;自适应非相干数字全息快速三维成像[D];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
3 朱帆;相移数字全息在ITO玻璃基板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8年
4 邓定南;数字全息显微定量相位测量技术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5 程振加;数字全息衍射成像方法及其在偏振测量和超快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林巧文;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提高分辨率机理及其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7 钟丽云;数字全息的基本问题分析及实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王华英;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马利红;数字全息显微成像像质优化及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桂进斌;彩色数字全息及其在材料变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浩楠;高速同轴数字全息系统研究及粒子好场检测[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张业鑫;基于离轴数字全息的多种水下微生物识别[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3 董航;离轴数字全息颗粒物探测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4 刘咪;数字全息显微测量去噪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温凯;基于数字全息的无标记定量显微成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6 关志阳;超声激光数字全息显微同步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7 赵亚迪;双波长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应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8 赵龙华;菲涅尔非相干数字全息成像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9 张格涛;海洋浮游生物数字全息成像算法与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10 何九如;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数字全息分辨率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7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7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