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太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1:09
   太子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流域内经济不断增长,流域内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2018年5月至9月期间对太子河上游山区段进行水质检测和植被调查,并结合太子河流域主要城市2005-2016年间废水排放量数据和经济发展情况数据,分析了流域内废水排放量和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并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去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流域环境与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太子河上游山区段进行水体采样和植被调查,由水质检测结果可知,所调查的17个点位中,有3个点位存在较大的人为干扰,水体中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都达到了地表水Ⅴ类标准值;由植被调查结果可知,所调查的17个点位中,乔木层生物多样性较低,灌木层稍好于乔木层,草本层生物多样性较高,个别点位也存在着人为干扰现象。整体来看,太子河上游山区段水质和生态状况良好。(2)由GDP总量、人口与废水排放量相关性分析可知,本溪市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始终与本溪市GDP总量呈现“脱钩”状态。鞍山和辽阳市人口数量从2010年以后开始下降,随后开始与GDP总量“脱钩”。目前本溪、鞍山、辽阳三市的工业废水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与第二产业经济下降有关,也与各市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有关。三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没有得到控制,特别是鞍山,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三市还应在治理生活污水方面加大力度。(3)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了太子河流域三地市人均GDP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拟合情况,本溪和辽阳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效果较好,R~2均大于0.07,显著性Sig小于0.05,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好,对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充分的统计学意义,可以较好地解释水环境污染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其余指标拟合效果不佳,尤其是鞍山市人均GDP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拟合效果均不太理想,污染物排放量随经济发展没有明显变化规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重点企业污染整治、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构建生态环境保障措施、大力发展流域循环经济等积极的环境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127;X52
【部分图文】:

示意图,太子河流域,太子河,示意图


第 2 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 2 章 研究区域概况2.1 太子河流域自然环境概况太子河横贯辽宁省中部地区,是辽河流域下游重要的支流。太子河流域位于东经 122°26′~124°53′,北纬 40°29′~41°39′之间。全长 413km,流域面积达 1388km2,年平均径流量 26.86 亿 m3。太子河的上游分为南支与北支,北支发源于新宾县红石砬子,南支发源于桓仁县白石砬子,两条支流在本溪下葳子汇集之后形成了太子河的干流。本溪、鞍山和辽阳三市是太子河的主要流经城市,太子河同时有较少部分流经抚顺和沈阳。

分布图,本溪县,人口密度,分布图


本溪县概况本章研究的太子河流域山区段主要涉及到本溪市的本溪满族自治县。本溪县东经 123°34′53″~124°45′42″,北纬 40°48′52″~41°93′50″之间,全县总面积达342.92 km2。本次流域环境特征调查主要包括太子河南支及观音阁水库上游干流区域,河段长度 102 km,流域面积大约为 2500 km2,主要的支流包括河南支、小汤河、泉水河、清河、小夹河和五道河等。太子河流域山区段相关区域和周边河流水系,在流域生态发展的进程中,历现存的陆地及水域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和多方面冲击,加上北冷气候条件的作用,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上受到的制约与影响是多重的[36]。城镇化进程加快,周边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不断增多,人为干扰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逐渐加强,生活污水排放格局由分散的面源污染向集中的污染排放转变;同时,太子河山区段上游人类活动的加强,如沿河岸农田开挖沙等对河流的干扰加大,河流汇水区及河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太子河,采样点位


图 3-2 太子河山区段采样点位图3.3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3.3.1 水质使用 YSI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professional plus)现场测量记录水温、pH 值、溶解氧(DO)和电导率(EC)。同时采取水样固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指标。总氮采取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铵态氮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采用五日培养法测定。水体样本的保存和预处理严格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给出的方法进行操作[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鑫;许东;付晓;吴钢;;辽河流域辽宁段水环境演变与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5年06期

2 张青山;邹君;;湖南省经济发展与水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6期

3 刘勇;;本溪县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经营措施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4年01期

4 格日乐图;王斌;李正才;杨校生;王小明;;水系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因子的关系——以浙江省8大水系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6期

5 黄涛珍;宋胜帮;;淮河流域经济增长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20期

6 郑旭;赵军;朱悦;王彤;;营口市水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S1期

7 虞依娜;陈丽丽;;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12期

8 马丽;金凤君;刘毅;;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J];地理学报;2012年10期

9 孙韬;张宏伟;王媛;王晨婉;;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中国“先污染,后治理”问题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8期

10 孙超;唐祖贵;魏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洪涛;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顾春雨;本溪市城镇化与水生态环境响应及协调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2 徐志璐;辽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陈晨;太子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4 闫莉;辽宁省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贺欣;太子河本溪段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杜青辉;基于生态的辽河流域水库调度模式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2年

7 徐成斌;辽河流域河流水质生物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9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79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