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两控区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5:35
   “两控区”,即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简称,是国务院于1998年在我国环境出现严重污染的背景下出台的环境政策,旨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与酸雨的形成,以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后续这一理念被延伸为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的本质其实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正在采取日益严苛的环境规制措施以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实现绿色发展。那么,严格的环境规制究竟能否提升GTFP并促进绿色发展呢?对该问题的回答无疑有助于制定和推广与绿色发展战略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并为下一步的绿色发展规划做出决策。本文在以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指数的基础上,将1998年提出的两控区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两控区政策对GTFP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两控区政策的实施显著抑制中国城市GTFP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究其原因,两控区政策不仅能通过政府科技支出的溢出效应和污染排放的减少给GTFP带来正向影响,也能通过抑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高成本、低收益的绿色技术创新及持续增加的能源投入抑制GTFP的提升,并且后一种影响的程度超过前一种。此外,对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而言,两控区政策促进了GTFP的增长,但并不显著,而对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除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之外的城市)而言,两控区政策抑制了GTFP的增长,同样并不显著。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321;F127
【部分图文】:

城市图


图 1 两控区城市图2.2 “两控区”现状与污染控制进程两控区政策的实施旨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煤炭作为我国工业生产能耗的主要来源,其大量使用必然导致二氧化硫的排放和酸雨的形成。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量从 1990 年的 9.8 亿吨上升至 2016 年的 44.2 亿吨,居高不下。与此同时,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也连年攀升,直至 2006 年达到峰值 2.24 亿吨,随后开始趋稳。具体排放情况参考下图 2。

二氧化硫排放,华中,工业,华南


图 2 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及煤炭消耗量(1990-2016)化硫排放主要集中在燃煤产区、能源基地以及部分重工业化城市,而些沿海城市的排放量较少。分地区来看,以 2016 年为例,山东的二氧严重,其绝对化水平均超过 100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 10.3%。北京和海排放量分别为 3.3 万吨和 1.7 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 3%和 1.5%。-5,000,00010,000,00015,000,00020,0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左:工业二氧化硫(万吨) 右:能源消耗量(万吨标准煤)

密度图,密度图,政策,金融发展


匹配后 0.099 0.099 0.000 -0.170 0.869人力资本 匹配前 9.871 9.662 12.700 4.470 0.000匹配后 9.874 9.869 0.300 0.120 0.908FDI 匹配前 0.997 0.037 4.300 1.350 0.176匹配后 0.036 0.029 0.000 4.030 0.000技术水平 匹配前 5.241 5.076 8.500 2.970 0.003匹配后 5.243 5.246 -0.100 -0.060 0.952产业结构 匹配前 19.320 6.309 3.000 0.960 0.337匹配后 1.342 1.331 0.000 0.560 0.576基础设施 匹配前 7.707 7.667 3.700 1.310 0.191匹配后 7.708 7.704 0.400 0.140 0.886金融发展 匹配前 4.576 3.194 1.300 0.430 0.668匹配后 0.667 0.658 0.000 1.160 0.246此外,我们还可比较匹配前和匹配后的倾向得分密度差异以判断匹配后数据是否实现了平衡(见图 4)。根据图 3 知,匹配后的两控区城市与非两控区城市的倾向得分值差异相对于匹配前出现大幅度减少,再次证实匹配后数据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芳;谢建国;樊学瑞;;生产率冲击与经常项目失衡——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的研究[J];财贸研究;2019年08期

2 张帆;;金融发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年09期

3 杜月;徐文舸;;全要素生产率的四大影响因素[J];中国投资;2018年03期

4 张德霖;;当代生产率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1989年05期

5 肖扬;金畅;;质量、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参与[J];宏观经济研究;2018年06期

6 冯海发;中国农业总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J];统计研究;1988年03期

7 S.阿明 ,高銛;论脱钩[J];国外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8 宫希魁;;论流通中的劳动生产率问题[J];经济科学;1988年03期

9 蔡汝魁;;科学技术活动的投入产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9年09期

10 宋垚;;四川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市场;201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睿哲;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孙广召;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9年

3 覃飞;“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影响研究:风险、生产率及业绩[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黄漓江;进口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的证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5 侯文静;我国医护人员出勤主义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6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肖欢;开放经济下异质性企业技术采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高丽娜;产业空间集聚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明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兴运;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18年

2 郑梦宇;规模异质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3 程瀚锋;我国省域物流效率的空间计量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9年

4 刘方文;两控区政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5 颜洋明;金融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6 张佳佳;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大学;2019年

7 王阿慧;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8 冯佳韵;产业集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9 吴春燕;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10 刘乐;中国企业所有制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0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0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