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对磺胺二甲基嘧啶污染水体与底泥的修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15:43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磺胺类抗生素的产量和消耗量也越来越高。由于大部分的磺胺类抗生素并不能被生物体代谢,积累在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底泥中的磺胺类抗生素也越来越多。长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毒性损伤,引发变态和过敏反应、激素水平异常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因此它所具有的环境风险不容小觑。本实验以生物炭为载体,制备氧化石墨烯/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并用于水和底泥体系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去除。实验内容和实验成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浸蘸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GO-BC)。通过元素组成、pH、Zeta电位、BET比表面积测定,以及SEM、XPS分析等手段表征了GO-BC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GO-BC与原始生物炭(BC)相比,物理化学性质都得到改善。氧化石墨烯的引入,使得GO-BC组成元素中氧元素含量增加,BET比表面积增加,孔容变小。说明氧化石墨烯可能分散在生物炭表面或者稳定于生物炭孔隙间。通过XPS结果分析可知,GO-BC富含含氧官能团,且种类和数量都比BC多,其吸附性能会得到改善。(2)第二部分选取磺胺二甲基嘧啶(SMT)作为磺胺类抗生素的典型来模拟污染水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第一部分中的GO-BC吸附去水体系中的SMT。对比研究了污染体系的pH和离子强度、化学老化来研究化学老化对GO-BC吸附SMT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测定与相关方程的拟合,综合实验结果探讨GO-BC吸附去除SMT的机理。最后研究了材料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O-BC对水体系中SMT的最大吸附量为6176mg·kg~(-1),是原BC的2.14倍。当pH值为3-6时,GO-BC和BC对SMT的吸附随着pH的增加变化并不显著。随着pH由中性到碱性条件过渡,吸附剂对SMT的吸附容量逐渐下降。离子强度能够显著影响GO-BC对SMT的吸附,离子强度越大,静电屏蔽、聚合效应、竞争吸附越明显,吸附容量越小。化学老化增加了GO-BC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其吸附性能也随之提高。GO-BC对SMT的吸附作用具有很强的pH依赖性,π-EDA作用力是整个吸附过程中的主要吸附机制,还有静电作用、氢键作用、疏水作用等机制协助进行。GO-BC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3)第三部分研究了底泥体系中pH和电解质浓度、化学老化对GO-BC吸附底泥中SMT的影响;同样测定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探讨GO-BC吸附去除SMT的性能。结果表明:GO-BC对SMT吸附作用的pH依赖性依旧比较显著,随着pH的增加,吸附剂吸附底泥中SMT的性能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底泥体系中NaCl电解质浓度的增大,静电屏蔽作用和Na~+的竞争吸附作用更明显,而底泥体系中有机质的作用增强,整体上对吸附容量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化学老化实验中,AGO-BC和ABC对河道底泥中SMT的吸附量明显增加,且随着体系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加的幅度也就越大。并且GO-BC、BC对底泥体系中SMT的吸附速率受化学吸附影响较大。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703;X52
【部分图文】:

磺胺类,杂环基,抗生素,基本结构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于水,但在稀碱中溶解度较高,与液碱性很强。在沸水、盐酸、甘油有机溶剂中不溶。磺胺类抗生素结构基,如噻唑、嘧啶、吡嗪、噻唑等。又含有伯胺基,呈弱碱性,因此这与酸或碱成盐类而溶于水。常见部.2 所示。

磺胺类,抗生素


物质的一些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等)与土壤环境中的物质作用络合或者螯合反应,被吸附到土壤体系中。还有一部分分散到土抗生素会发生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这种生物转化可能还包括代向其母体化合物的转化[7]。此外,磺胺类抗生素的土壤分配系数,吸附性能差,淋溶性强,很容易造成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人体排泄物经由城市管网收集,被送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另,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含有磺胺类抗生素的废水也经收集被运送至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然而,有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工艺对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大部分抗生素的去除效率都是很低的,在处理过程存在代谢产物向母体化合物的转化[9]。最终抗生素随着污水处理排出,进入地表的河流湖泊中。作为除草剂施用在农林业中的磺生素,最初被植物吸收,积累在叶和根系组织中[10, 11]。最终随着的一步步积累和传递,通过生物富集积累在人体内,从而对人体害。此外,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还会通过光降解或非生物降解的形式发生变化。

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图,纳米复合材料,孔结构


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对磺胺二甲基嘧啶污染水体与底泥的修复机理研究2.3.3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结果分析图 2.1 中的图 a 为 GO-BC 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图,图 b 为 GO-BC纳米复合材料中稳定于孔结构内的 GO 放大图。GO 普遍稳定分布在 BC的表面以及孔隙内部,并没有破坏 BC 原有的孔结构。在保证原有多孔结构不变的条件下,表面积的增加会更有利于改善其吸附能力。氧化石墨烯层片的卷动使得其表面有许多的褶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表面积[90]。这与前面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相吻合。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宏虹;宫艳艳;唐景春;黄耀;高凯;;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8期

2 季雪琴;孔雪莹;钟作浩;吕黎;;秸秆生物炭对疏水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研究综述[J];浙江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3 孔丝纺;姚兴成;张江勇;姚晓东;曾辉;;生物质炭的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4期

4 路莹;鲁楠;赵雅辉;袁星;;磺胺甲噁唑在磷钨酸/二氧化钛复合膜上的光催化降解[J];环境化学;2014年04期

5 戴静;刘阳生;;生物炭的性质及其在土壤环境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3年06期

6 郭欣妍;王娜;许静;单正军;叶波平;汤卫国;;5种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7 邵一如;席北斗;曹金玲;高如泰;许其功;张慧;刘树庆;;抗生素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及去除[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07期

8 沈群辉;冀秀玲;傅淑珺;刘园园;李琳;;黄浦江水域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染初步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10期

9 郭照冰;周飞;张超智;包春晓;林明月;秦开桂;;超声降解水中的磺胺嘧啶[J];环境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10 邓尧;黄肖容;邬晓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学;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林;生物炭和改性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转化性能及作用机理[D];浙江大学;2017年

2 周志强;生物炭对磺胺类抗生素在石灰性紫色土中迁移行为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田路萍;生物炭化学氧化后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污染物的吸附[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4 马远萍;催化臭氧化技术去除典型的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

5 罗彬;多种碳质材料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特性与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6 杨子增;UV/O_3降解水中磺胺嘧啶的效能和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邹晓丽;超声协同零价铁/过硫酸盐Fenton-like体系降解磺胺类药物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庄珍珍;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9 孙秋月;饮用水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去除典型抗生素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10 李靖;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噁唑的吸附[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90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90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