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02:41
非金属材料g-C_3N_4具备特殊的电子光学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催化条件下可以降解室内环境中的甲苯,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纯g-C_3N_4比表面积较小,晶格缺陷较多,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导致光催化降解甲苯效率低,限制其实际应用。本研究通过金属掺杂及半导体复合对g-C_3N_4材料进行改性,旨在获得可高效降解甲苯的光催化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利用Fe(NO_3)_3掺杂g-C_3N_4制备改性g-C_3N_4光催化材料,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XRD、SEM、TEM等表征和光催化降解甲苯实验。分析表征结果可知,Fe(NO_3)_3的引入使可见光吸收范围更广,降低了g-C_3N_4带隙能。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掺杂Fe的样品比纯g-C_3N_4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效果更好,且Fe的最佳掺杂量为15%,降解效果最高可达65%。水热法制备Bi_2WO_6过程中添加g-C_3N_4,合成Bi_2WO_6-CN光催化材料并球磨,对复合样品进行了XRD、SEM、TEM等表征和光催化降解甲苯实验。分析表征结果可知,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更大,吸附能力更强,新形成的异质结明显拓宽了可见光吸收范围。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最佳Bi_2WO_6的复合量在60%时,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效率可达到72%,两者复合后的光催化降解率有明显的提高。水热法制备Bi_2WO_6过程中添加15%-FeCN,合成FeCN-Bi_2WO_6光催化材料,对三元复合材料进行了XRD、SEM、TEM等表征和光催化降解甲苯实验。分析表征结果可知,三元复合材料比表面积达64.479m~2/g,吸附能力最佳,片层g-C_3N_4和球状Bi_2WO_6结合紧密,可见光吸收范围最宽,带隙最窄,极大提高了其催化活性。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eCN复合比为60%时,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效率可达86%,均高于其他改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O_(2-)对光催化效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出了Ⅱ型载流子转移机制,光催化剂重复实验表明复合材料拥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回收利用性。
【学位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643.36;O644.1;X701
【部分图文】:
(a)氮化碳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可根据自身实验条件,实验要求进行选择,该反应均可在有保护气或无保护气的条件下进行,从而也会导致缩聚成度不同,获得不同缺陷的氮化碳材料,同时其表面性能也会不同。图1-2所示为单氰胺在升温过程中逐步缩聚成g-C3N4的过程[20]。
图 1-3 常见半导体参数[25]通过对 g-C3N4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可知,g-C3N4的带隙在 2.7eV 左右ang X[26]等利用理论计算(DFT)对 g-C3N4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 g-C3半导体结构极为明显,sp2 杂化的 N2p 轨道构成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由 C2p 杂化轨道组成。g-CN的光催化原理如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0819
【学位单位】:福建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643.36;O644.1;X701
【部分图文】:
(a)氮化碳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可根据自身实验条件,实验要求进行选择,该反应均可在有保护气或无保护气的条件下进行,从而也会导致缩聚成度不同,获得不同缺陷的氮化碳材料,同时其表面性能也会不同。图1-2所示为单氰胺在升温过程中逐步缩聚成g-C3N4的过程[20]。
图 1-3 常见半导体参数[25]通过对 g-C3N4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可知,g-C3N4的带隙在 2.7eV 左右ang X[26]等利用理论计算(DFT)对 g-C3N4的能带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 g-C3半导体结构极为明显,sp2 杂化的 N2p 轨道构成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由 C2p 杂化轨道组成。g-CN的光催化原理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家喜;魏晓骏;沈佳宇;吕晓萌;谢吉民;陈敏;;光催化选择性合成有机物[J];化学进展;2014年09期
2 胡嘉;李佳慧;赵荣祥;李秀萍;;超声辅助制备In_2S_3纳米微球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4年08期
3 郭志民;张绍岩;;钒酸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陶瓷学报;2014年02期
4 张金水;王博;王心晨;;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J];化学进展;2014年01期
5 李芳芳;聂锦丽;黄英;李展鹏;朱晓琼;肖丹;;Ag掺杂的石墨型氮化碳材料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培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光阳极的微纳结构设计与界面调控[D];吉林大学;2017年
2 陈良辅;Nafion/TiO_2杂化离子膜的制备及其对PCBs的光催化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常亚利;贵金属修饰的氮化碳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2 朱东波;氮化碳等含氮碳材料的制备与表面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邹涵;改性石墨相氮化碳及其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冯宇;类石墨氮化碳/溴化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晓霞;光催化氧化降解低浓度含氰废水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0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9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