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协同Cu@CAC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基础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703
【部分图文】:
赋予了微纳米气泡更丰富的含义,这与空化效应的特点有关:空化效应是指流体局??部区域的压强下降时,空化泡急剧溃灭,使流体局部产生热点,导致化学键断裂,??形成活性氧物种(见图1-2)。空化微气泡具有高能量、高活性、高Zeta电位等特性,??能够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无选择性的矿化。然而,高沸点的有机物难以以蒸汽的??形式进入空化泡内,因此空化泡溃灭对这类有机物产生的高温热分解效应较弱[8],只??能依靠活性氧物种降解,限制了空化微气泡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方面的应用。??进入21世纪以后,微气泡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微气泡发生装置的研制方??面,以溶气释气法和分散空气法为核心[9]的多元技术层出不穷,而微纳米气泡的特性??研宄逐步趋向于微观化,如微纳米气泡的形态可采用高速摄影仪和冷冻蚀刻法观测??气泡的粒径和分布情况;微纳米气泡增压溶解产生的自由基可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分光光度法等进行研究;微纳米气泡表面的高Zeta电位值可通过Zeta电??位仪测定。微纳米气泡的应用也从气浮为主转向工农业废水净化、河道修复、养殖??水体增氧、肿瘤靶向药物输送、洁肤美容等多个领域,因此微纳米气泡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1.??
动轨迹、分布等信息,是国内外研宄气泡形态分布采取的主要手段。冷冻蚀刻技术??是一项前沿技术,其在微纳米气泡表征方面的推广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高速摄像技术可应用于单个微气泡运动规律的拍摄。Mark?J.?Hsu等[15]采用图1-3??所示的装置观测超声造影剂内的单个微气泡。该装置是通过光电倍增管探测仪聚焦??散射光,其中,临界角在83?deg的微气泡在散射光范围内,可被聚焦并转化为PMT??信号,经过放大器、取样示波器后进入计算机,单个气泡运动规律可以通过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CCD)进行拍摄捕获,实现光电信号的转化。Peng?Xiao等[16]采用微??等离子体制造微气泡,根据微等离子体的发生速率与微气泡释放速率的差异,分别??采用增强型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ICCD)和CCD进行拍摄,可记录单个气泡的发??生、增长、脱离等离子体、溃灭的全过程。其中ICCD的分辨率较CCD更高,可应??用于粒径在2?um左右的目标拍摄。??/^ ̄?Pump??回?N??r^ri?[\1??1?—??和以―*?琴?p^n??H???-.1?? ̄| ̄??—??图1-3?CCD高速摄像装置??Fig.?1-3?CCD?high?speed?camera??除了单个气泡特性研究外,高速摄像技术也被应用于微气泡群的观测。冯玥等??[17]在反应柱装置底部配置微孔膜
铜制样品池中,迅速将样品池置于液氮浴中冷冻,在低温真空条件下切割粉碎样品,??向切割断面暴露的结构上喷涂铂碳,形成复型膜后即可在透射电镜下观测。该法测??得的微纳米气泡的频率强度与光散射法得到的相对数浓度趋势具有一致性(图1-4),??且液氮快速冷冻不会产生多余气泡,因此可以作为高速摄像法的辅助手段加以研宄。??I?1〇1?^??t8"?n?k??S?,?jL?i?2?已??C?6"?4?<???4?--?4?%?5.3??1?10?100?1000?10000??Size?(nm)??图1-4频率强度与相对数浓度的一致性??Fig.1-4?Consistence?of?frequency?intensity?and?relative?number?concentration??3)声学法??声学法主要利用不同粒径气泡与超声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的差异,产生不同共??振频率的声波,通过关系式反推出气泡的形态分布特征。Xue?Chen等认为,当气??泡粒径较小时,超声声波与气泡之间作用可用散射声截面crs和吸收声截面〇a两个指??标进行度量,再通过Fredholm积分方程反推出声能衰减量,得出气泡粒径分布规律;??陈丽[22]等采用超声衰减谱预测微气泡的形态分布特性,建立ECAH声学模型,运用??改进Chahine算法进行迭代运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聪慧;黄金荣;宋永超;许太林;张学记;;微纳米马达的运动控制及其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1期
2 王威;梅永丰;官建国;;微纳米马达研究的多学科交叉[J];科学通报;2017年Z1期
3 孔磊;牟方志;姜玉周;李小丰;官建国;;自驱动微纳米马达的设计原理与结构简化方法[J];科学通报;2017年Z1期
4 刘秋菊;熊若晗;宋艳芳;王珊珊;王婉婷;;微纳米气泡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3期
5 王嫘;刘聪;许忠斌;;微纳米多孔聚合物在食品包装和检测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7年19期
6 彭砚淼;;专家共话微纳米复合材料与产业前景[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7年01期
7 余震;陈定方;朱宏辉;袁莎;郑慧;;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微纳米切削模拟研究进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11期
8 ;南工大教授发明在微纳米级空间制备有序材料新方法[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2期
9 王永磊;王文浩;代莎莎;徐学信;薛舜;许斐;贾钧淇;;微纳米气泡发生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7年05期
10 王禹静;;微纳米气泡应用于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的进展与挑战[J];化工设计通讯;201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吉元;微纳米火箭的表界面及运动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崔国栋;微纳米多孔结构铁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3 王林;化学驱动微纳米马达运动规律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许太林;超声控制与驱动微纳米马达[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5 尹彩流;CaC_2-CHCl_3(CCl_4)体系制备微纳米碳球(管)及其结构表征[D];中南大学;2008年
6 胡庆;用于牙髓损伤修复的新型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仿生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罗海梅;基于微纳米工艺技术的新型光纤模间干涉器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陆方;基于季铵化微纳米二氧化硅的竹材改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9 王薇;种植体微纳米形貌对成骨细胞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雷波;新型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震林;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2 吕尧兵;微纳米粒子聚合物薄膜的辐射制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周金香;静电纺聚丙烯腈微纳米纤维染色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4 江亮;稀土氟化物微纳米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5 高元栋;改良型BFBR工艺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6 詹绍义;热喷涂车间微纳米粉尘迁移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曾庆杨;微纳米粒子协同层间增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8 陈鹏;微纳米气泡协同Cu@CAC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基础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9 陈宇超;葡萄糖体系微纳米马达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陈恺;Pt自驱动微纳米机器人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1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9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