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2 11:49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废旧锂离子电池数量激增,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及处理处置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废旧锂离子电池来源广泛,其正极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含金属氧化物功能集团等适宜吸附水体重金属离子的特征,回收并预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开展了一系列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于吸附水体重金属Cu2+、Pb2+、Cd2+和Zn2+的试验,并探讨了吸附机理。试验选用废旧磷酸铁锂离子电池(Spent lithium iron phosphate,SLFP)、废旧锰酸锂离子电池(Spend lithium manganate,SLMO),彻底放电后拆解,得到的正极材料作为重金属吸附剂,并选用商品化的磷酸铁锂电池(Lithium iron phosphate,LFP)、锰酸锂电池(Lithium manganate,LMO)正极材料作为参照,分析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吸附材料对Cu2+、Pb2+、Cd2+和Zn2+的金属离子吸附效果;考察了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共存离子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采用SEM、BET、XRD、Raman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前后的LFP、SLF...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


图1.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a)?LFP,?(b)?LM0[52]??1.4.2

形态分布,重金属吸附,吸附试验,重金属


2.?3.?2吸附试验pH的确定??溶液的pH是影响重金属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重金属在不同的pH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存在形式[61]。pH对重金属Cu、Pb、Cd、Zn形态分布的影响见图2.2所??示[62]。本试验中从废旧磷酸铁锂、锰酸锂电池中得到的重金属吸附材料也受pH的影响,??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正极材料LFP、LMO的载体(铝箱)的溶解,以及??LFP、LMO中Li+的脱嵌等反应[63]。综合上述条件,本试验设置pH=6±0.2,试验过程中??通过滴加〇.〇lmol/L的HC1和NaOH调节pH。??-14-??

吸附剂,吸附点,吸附机理,表面特性


????第3章LFP,?SLFP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与机理分析??3.?1吸附剂的表征及吸附机理分析??3.?1.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扫描电镜是用于观察和分析试验样品微观形态特征的表征手段,能够为研究LFP、??SLFP的表面特性提供依据。图3.1和图3.2分别是LFP、SLFP吸附Pb2+前后的扫描电??镜图,放大倍数为20000倍。SEM结果显示,吸附剂的表面不规则且不光滑,说明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与重金属离子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提供一定的吸附点??位,这是吸附剂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必要条件[54]。与吸附剂吸附Pb2+前的SEM图像相??比,吸附后扫描电镜图像的吸附剂表面覆盖了一些细小的颗粒物,这是由于LFP、SLFP??与重金属Pb2+发生了表面的物理吸附[641。此外吸附后表面形成的微团可能是LFP中的??Fe-0与Pb2+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6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胡江涛,郑家新,潘锋.  物理化学学报. 2019(04)
[2]微米级SPS微球的制备及对Pb2+的快速吸附[J]. 杨小翠,龚斌,彭尧天,肖凯军.  现代食品科技. 2019(04)
[3]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上的应用前景[J]. 吕佳歆,张翠萍.  化工时刊. 2019(03)
[4]短乳杆菌对Cr3+的吸附及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J]. 代启虎,李冉,葛俊苗,张雯,李柏林,欧杰.  环境化学. 2019(03)
[5]沋河水体重金属含量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价[J]. 权轻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5)
[6]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J]. 刘彦龙.  电源技术. 2019(02)
[7]水体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J]. 高东.  化工管理. 2019(04)
[8]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J]. 陆海,彭琼.  当代化工研究. 2019(01)
[9]废旧锂离子电池金属离子回收技术综述[J]. 王斌,梁精龙,李慧,杨宇,郑天新.  电源技术. 2019(01)
[10]重金属废水污染及治理技术应用探讨[J]. 王鹏,徐亚平.  环境与发展. 2018(12)

博士论文
[1]FeMnMg-LDH的制备及其对环境铅镉污染的钝化效应研究[D]. 周宏光.西南大学 2017
[2]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再利用研究[D]. 姚路.河南师范大学 2016
[3]废旧碱性锌锰电池和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研究[D]. 杨理.河南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甘蔗渣生物吸附剂的改性制备及其对水体重金属的吸附行为研究[D]. 王苏女.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氧化石墨烯/凹凸棒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对水中Pb(Ⅱ)的吸附研究[D]. 程霞兵.兰州交通大学 2017
[3]废旧LiFePO4锂离子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技术研究[D]. 李欢.福州大学 2016
[4]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D]. 郭辉.齐鲁工业大学 2016
[5]复合MnO2-Fe3O4吸附水中重金属及其循环利用的研究[D]. 张景.上海大学 2016
[6]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对碳纳米管的改性及其对Cd(Ⅱ)和Cr(Ⅵ)的吸附研究[D]. 罗超.兰州大学 2014
[7]尖晶石型锰酸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郭利萍.河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895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95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