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碳排放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容量配置
发布时间:2020-12-12 13:17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对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作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在时间和气候上的互补特性,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对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了系统输出电能的质量。根据风、光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配置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不仅可以减少系统能量浪费率,还能降低系统成本减少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研究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探究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和蓄电池的特性和主要性能参数;研究各发电单元的功率输出模型。其次,搭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成本计算模型计及各发电单元的初始投入、运营维修费和后期处理费;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模型计及各发电单元生产制造、运输安装、运行维修、报废处理等阶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破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从积极效益和消极效益两方面考虑搭建系统环境效益计算模型,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偏好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搭建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然后,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对风光互补发电系...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共直流母线式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经
学硕士论文?第二章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将系统输出的电能输送给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使用,能的质量要求更高。一般情况下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都配有储能设备,一主。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按照组网方式一般可分为共交流母线式风光互补流母线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共直流母线式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先将风力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然后与光伏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一起汇入直流系统,再经入电M其结构如图2-3所示[2M〇1。共交流母线式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首先将的直流电经过逆变汇入交流系统,然后将交流电通过交流变频器变为与电网相经过;IT压并入电网其结构如图2-4所示PW。??
?第二章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及特性??风力发电机系统主要由风轮、传动系统、发电机、调速装置、机舱、塔架等组成。其结构??如图2-5所示[41]。??时??6?传动系统■:?发电机]??\?机舱???轺??li??塔??架??图2-5风力发电机的结构??风力机的叶片装在轮毂上组成叶轮,叶轮的功能是将风能转换为动能。调速或限速装置可??以使风轮偏离主风向,利用空气阻力或改变叶片的桨距角使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保持恒定或保持??在一定限度值内,而不是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41传动系统一般由低速轴、联轴节、高速轴、??齿轮箱和刹车结构等组成,叶轮产生的动能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转子,发电机最终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容量在10KW以上的风力发电机一般采用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小容量风??力发电机一般采用永磁式或无刷自激式交流发电机。机舱将传动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等密??封起来,免受风雨的侵袭起到保护作用。塔架不仅要支撑风轮、发电机、机舱等,还要承受风??压以及运动中的动载荷。??风力发电机系统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包括风力机和风力发电机两部分。??风能作用在风力机的叶轮上,风轮被推动旋转,风能被转换为了动能:风轮和风力发电机的转??子通过传动系统相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J]. 唐浩,杨国华,王鹏珍,李瑞,张丽娜,王金梅. 电测与仪表. 2017(16)
[2]光伏与光热发电发展前景对比分析[J]. 高博,卢卫青,罗亚桥,李远松,郑国强. 电源技术. 2017(07)
[3]计及多约束条件的风光互补容量配比研究[J]. 姚天亮,吴兴全,李志伟,李鑫,王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09)
[4]关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J]. 高瑜.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4)
[5]基于CO2排放量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J]. 唐浩,杨国华,王鹏珍,李卿,张丽娜,刘帅,秦军琴. 电力建设. 2017(03)
[6]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低碳效益建模研究[J]. 唐浩,杨国华,李卿.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6(05)
[7]并网型风光互补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J]. 胡林献,顾雅云,姚友素.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6(03)
[8]减排进入巴黎模式[J]. 何佳艳,赵方忠. 投资北京. 2016(01)
[9]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策略分析与展望[J]. 赵毅,赵丽媛,钱新凤.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5(05)
[10]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型风光互补发电容量优化[J]. 刘艳平,贾春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5(10)
博士论文
[1]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和能量预测技术研究[D]. 姚传安.河南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电力市场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上网电价模型和竞价策略研究[D]. 韩一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含光伏电源的交直流配电网可靠性分析[D]. 刘伟波.东北电力大学 2016
[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吉荔.天津科技大学 2016
[4]风光互补发电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与研究[D]. 郭延纯.河北工程大学 2015
[5]环境效益约束下的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D]. 丁晓花.宁夏大学 2015
[6]无速度传感器的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研究[D]. 李亚强.重庆大学 2015
[7]全寿命周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效益研究[D]. 皮薇.华北电力大学 2015
[8]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并网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低碳综合效益评估[D]. 米肇丰.天津大学 2014
[9]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策略与储能容量优化的研究[D]. 沈希军.山西大学 2014
[10]太行山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D]. 化云鹤.河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12631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共直流母线式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经
学硕士论文?第二章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将系统输出的电能输送给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使用,能的质量要求更高。一般情况下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都配有储能设备,一主。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按照组网方式一般可分为共交流母线式风光互补流母线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共直流母线式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先将风力流电整流为直流电,然后与光伏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一起汇入直流系统,再经入电M其结构如图2-3所示[2M〇1。共交流母线式并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首先将的直流电经过逆变汇入交流系统,然后将交流电通过交流变频器变为与电网相经过;IT压并入电网其结构如图2-4所示PW。??
?第二章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及特性??风力发电机系统主要由风轮、传动系统、发电机、调速装置、机舱、塔架等组成。其结构??如图2-5所示[41]。??时??6?传动系统■:?发电机]??\?机舱???轺??li??塔??架??图2-5风力发电机的结构??风力机的叶片装在轮毂上组成叶轮,叶轮的功能是将风能转换为动能。调速或限速装置可??以使风轮偏离主风向,利用空气阻力或改变叶片的桨距角使风力发电机的转速保持恒定或保持??在一定限度值内,而不是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41传动系统一般由低速轴、联轴节、高速轴、??齿轮箱和刹车结构等组成,叶轮产生的动能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转子,发电机最终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容量在10KW以上的风力发电机一般采用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小容量风??力发电机一般采用永磁式或无刷自激式交流发电机。机舱将传动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等密??封起来,免受风雨的侵袭起到保护作用。塔架不仅要支撑风轮、发电机、机舱等,还要承受风??压以及运动中的动载荷。??风力发电机系统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包括风力机和风力发电机两部分。??风能作用在风力机的叶轮上,风轮被推动旋转,风能被转换为了动能:风轮和风力发电机的转??子通过传动系统相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J]. 唐浩,杨国华,王鹏珍,李瑞,张丽娜,王金梅. 电测与仪表. 2017(16)
[2]光伏与光热发电发展前景对比分析[J]. 高博,卢卫青,罗亚桥,李远松,郑国强. 电源技术. 2017(07)
[3]计及多约束条件的风光互补容量配比研究[J]. 姚天亮,吴兴全,李志伟,李鑫,王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09)
[4]关于完善我国风电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J]. 高瑜.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4)
[5]基于CO2排放量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J]. 唐浩,杨国华,王鹏珍,李卿,张丽娜,刘帅,秦军琴. 电力建设. 2017(03)
[6]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低碳效益建模研究[J]. 唐浩,杨国华,李卿.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6(05)
[7]并网型风光互补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J]. 胡林献,顾雅云,姚友素.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6(03)
[8]减排进入巴黎模式[J]. 何佳艳,赵方忠. 投资北京. 2016(01)
[9]电力行业二氧化碳减排策略分析与展望[J]. 赵毅,赵丽媛,钱新凤.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5(05)
[10]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型风光互补发电容量优化[J]. 刘艳平,贾春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5(10)
博士论文
[1]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和能量预测技术研究[D]. 姚传安.河南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电力市场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上网电价模型和竞价策略研究[D]. 韩一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2]含光伏电源的交直流配电网可靠性分析[D]. 刘伟波.东北电力大学 2016
[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 吉荔.天津科技大学 2016
[4]风光互补发电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分析与研究[D]. 郭延纯.河北工程大学 2015
[5]环境效益约束下的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D]. 丁晓花.宁夏大学 2015
[6]无速度传感器的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研究[D]. 李亚强.重庆大学 2015
[7]全寿命周期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成本—效益研究[D]. 皮薇.华北电力大学 2015
[8]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并网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低碳综合效益评估[D]. 米肇丰.天津大学 2014
[9]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控制策略与储能容量优化的研究[D]. 沈希军.山西大学 2014
[10]太行山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D]. 化云鹤.河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12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126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