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七省区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
发布时间:2020-12-22 18:06
生物多样性丧失正严重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功能及其服务供给能力。生物多样性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目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式主要为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和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其中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就地保护最关键的形式之一则是建立完善的保护区系统。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是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维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战略。但是我国的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是在抢救式保护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的空间分布格局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研究以我国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青海和西藏七个省份为研究区,通过系统收集整理自然保护区的基本信息及其包含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其空间分布图进行数字化采集,构建了覆盖本区域较为全面的自然保护区属性信息与空间分布信息库,并评估其空间分布格局与保护空缺。能够为区域尺度上的保护成效评估和保护区网络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所涉及的西部七省区共建立国家级自...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概况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
自然保护区与海拔带叠加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被子植物濒危等级的评估[J]. 覃海宁,赵莉娜,于胜祥,刘慧圆,刘博,夏念和,彭华,李振宇,张志翔,何兴金,尹林克,林余霖,刘全儒,侯元同,刘演,刘启新,曹伟,李建强,陈世龙,金效华,高天刚,陈文俐,马海英,耿玉英,金孝锋,常朝阳,蒋宏,蔡蕾,臧春鑫,武建勇,叶建飞,赖阳均,刘冰,林秦文,薛纳新. 生物多样性. 2017(07)
[2]基于地形、水热指标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以云南为例[J]. 王艳霞,丁琨,周汝良.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3]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ed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J]. YE Xin,LIU Guohua,LI Zongshan,GONG Li,WANG Meng,WANG H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7(02)
[4]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J]. 刘国华. 生态学报. 2016(22)
[5]中国5种主要保护地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J]. 姜超,马社刚,王琦淞,孔石,马逍,宗诚. 野生动物学报. 2016(01)
[6]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概述[J].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06)
[7]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新机遇[J].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2015(05)
[8]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状况遥感监测研究[J]. 吴东辉,李玉龙,江东,黄耀欢,闫浩文. 甘肃科学学报. 2015(04)
[9]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特色资源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张洪吉,罗勇,滕连泽.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10)
[10]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面积、气候、边界限制的解释[J]. 郑智,龚大洁,张乾,赵海斌.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2)
博士论文
[1]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北京林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省际差异分析[D]. 周萌萌.贵州大学 2015
[2]基于Web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大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本文编号:2932186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概况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
自然保护区与海拔带叠加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被子植物濒危等级的评估[J]. 覃海宁,赵莉娜,于胜祥,刘慧圆,刘博,夏念和,彭华,李振宇,张志翔,何兴金,尹林克,林余霖,刘全儒,侯元同,刘演,刘启新,曹伟,李建强,陈世龙,金效华,高天刚,陈文俐,马海英,耿玉英,金孝锋,常朝阳,蒋宏,蔡蕾,臧春鑫,武建勇,叶建飞,赖阳均,刘冰,林秦文,薛纳新. 生物多样性. 2017(07)
[2]基于地形、水热指标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富集度评估——以云南为例[J]. 王艳霞,丁琨,周汝良.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3]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ed Areas in Northwest China[J]. YE Xin,LIU Guohua,LI Zongshan,GONG Li,WANG Meng,WANG H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7(02)
[4]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J]. 刘国华. 生态学报. 2016(22)
[5]中国5种主要保护地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J]. 姜超,马社刚,王琦淞,孔石,马逍,宗诚. 野生动物学报. 2016(01)
[6]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概述[J].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06)
[7]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新机遇[J].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2015(05)
[8]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状况遥感监测研究[J]. 吴东辉,李玉龙,江东,黄耀欢,闫浩文. 甘肃科学学报. 2015(04)
[9]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特色资源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张洪吉,罗勇,滕连泽.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10)
[10]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面积、气候、边界限制的解释[J]. 郑智,龚大洁,张乾,赵海斌. 应用生态学报. 2014(12)
博士论文
[1]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北京林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省际差异分析[D]. 周萌萌.贵州大学 2015
[2]基于Web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大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本文编号:2932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32186.html